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僑建 江蘇無錫僑界開展“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
2022年12月09日16:31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廣大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愛國愛鄉、融通中外、資源豐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激發僑界人士團結一心持續奮斗的昂揚激情,共同助力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江蘇無錫市僑聯黨組決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僑建,開展“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牢記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用共同的“根、魂、夢”把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和留學生團結起來,匯聚成僑界磅礡力量,同心同德、攜手並進,為扛起“三大光榮使命”、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僑界貢獻。

二、目標任務

團結動員全市廣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和留學生,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扎實成效,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

——通過“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使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引導廣大僑界人士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將愛國之情根植於心、踐之於行。在廣大華僑華人心中厚植“根、魂、夢”,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最大公約數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

——通過“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使聚僑智獻僑力的行動更加自覺。胸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揚愛國愛鄉光榮傳統,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無錫高質量發展。當好“民間外交家”,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通過“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使暖僑心護僑益的實效更加凸顯。構建完善為僑服務大格局,健全維護僑益工作機制,優化新僑創新創業環境。當好僑胞貼心人、僑務工作實干家,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解決好僑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僑界群眾根本利益。

——通過“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主題活動,使夯基礎強功能的堡壘更加牢固。加強僑聯自身建設,以黨建帶僑建,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創新基層組織建設的思路方法和工作模式,擴大基層僑聯組織覆蓋面,深化僑情應用,加強互動聯系,在最廣泛地團結凝聚僑界人士方面取得新進展。

三、具體任務

以同圓共享中國夢為主題,以“根”“魂”“夢”為主線,通過開展“五大行動”,推動全市僑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無錫經濟社會發展。

(一)開展“政治領航”行動,在思想引領上實現新提升。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加強僑界群眾思想政治引領,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

1.堅持黨建引領,提升政治領導力。持續開展“五融五深化”行動,圍繞“一支部一品牌”“一聯盟一特色”目標,加強功能型黨支部建設,提升黨建聯盟共建水平。做精“僑先鋒”品牌,培塑50名僑界黨員先鋒,形成10個先鋒矩陣,發揮示范引領效應,推動黨建帶僑建不斷走深走實。

2.抓牢理論武裝,提升思想引領力。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開展“僑我學習貫徹二十大”系列活動,組織理論研討、專題輔導、課題調研,使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僑界人士到中共一大會址、井岡山、延安開展現地教學,到廈門大學感受華僑愛國精神,弘揚僑界愛國愛鄉傳統。

3.加強教育引導,提升組織凝聚力。提升“僑我講故事”宣講團影響,持續開展進企業、進校園、進媒體、進機關、進社區“五進”系列宣講,講述留學報國、造福桑梓的典型事跡。積極打造“海歸追夢人”電視專訪欄目,宣揚50名無錫優秀海歸青年典型事跡﹔優選海歸青年事跡材料,匯編出版《海歸追夢人》。開展5場准留學生行前教育,組織假期回國留學生感知祖國和無錫的發展變化,堅定愛國報國之志。

(二)開展“錫引全球”行動,在助力發展上實現新作為。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決策主動擔當作為,積極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無錫實踐,做強“僑連五洲 錫引全球”品牌,廣泛匯聚僑智僑力,為無錫發展貢獻力量。

1.打好“主動仗”,服務重大戰略決策。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產業融合、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用好“為僑發展服務中心”“僑智創新中心”等平台的聯系對接機制,深化僑界招商引才服務聯盟、貿易促進聯盟的協同聯動機制,服務無錫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用好“創業中華”品牌,開設“一帶一路”思想匯,舉辦“一帶一路”發展系列論壇、長三角——粵港澳協同創新論壇、長三角城市僑創沙龍、全民創業大賽海外專項賽,做好中國僑商投資大會在江蘇舉辦期間的僑商無錫行活動,助力項目招引。

2.用好“組合拳”,助力海外人才招引。完善“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機制,以親緣、地緣、業緣為紐帶,團結凝聚海外新僑,以僑引僑做好海外人才招引。與國外僑團、華僑華人常態聯系,加強與海外人才的交流互動,宣傳無錫發展成就和人才政策。做好留學全過程服務,建立留學生數據庫,全面掌握無錫留學生所在學校、所學專業,實現精准對接、精准服務、精准引才。聯合多部門為留學人員提供行前指導、海外生活、假期實習、歸國就業、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服務保障,讓家長和海外留學生時時感受黨委政府的關心。以優秀海歸青年、創業新僑的愛國愛鄉事跡立起僑榜樣,引導留學生弘揚留學報國優良傳統,投身無錫現代化建設。

3.筑好“引鳳巢”,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強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新增20家新僑創新創業基地,提升基地服務功能,弘揚“僑幫僑”“老帶新”傳統,提供創業導師幫扶指導,加強對接服務,提供更好創業支持。發揮大學僑聯、僑團組織、科技園區“產學研”合作平台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合作及成果交流對接。與銀行、人才集團等單位合作,為創新創業提供“創業貸”和政策對接等服務。

(三)開展“唱響無錫”行動,在友好開放上實現新突破。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無錫故事,向世界宣傳推介無錫,助力構建世界格局中的無錫。

1.打好“鄉情牌”,厚植聯誼基礎。做優“雲上”春節、端午、中秋等系列活動,通過雲端與海內外僑胞聯誼、留學生互動,增進家鄉感情,留住鄉愁記憶。做精做細海外無錫鄉情驛站,在作用發揮上下功夫,向海外僑胞和留學生傳遞祖國家鄉的關心﹔按照不同國家地區,細分海外聯誼交流群,增強互動效果。健全聯席會議、榮職薦任等聯誼工作機制,海外顧問和海外委員增加至80人。

2.打好“服務牌”,講好無錫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無錫地域特色文化,新增10家海外華裔青少年夏令營營地,將文化交流基地納入海外華裔青少年夏令營體系,開辦“親情中華 魅力無錫”海外華裔青少年特色夏令營,覆蓋不少於5萬人次。構建“文化基地+華文學校+無錫學校”工作格局,推動文化基地進學校、進企業,服務華僑尋根、培根需求。拓展線下往來和“雲”客廳線上互動聯誼等渠道,通過海外無錫鄉情驛站、海外僑領僑商,向世界展示魅力無錫的城市形象和發展環境。

3.打好“文化牌”,傳播中華文明。挖掘並積極申報一批國家和省級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新增市級文化交流基地30家,形成梯次配備。打造文化研學路線,加強文化交流基地聯動,形成積聚效應。新增中餐文化海外推廣基地10家、中醫文化海外推廣中心10家、推廣使者10位。引導海外僑校與無錫學校合作,舉辦華文大賽,深化華文教育,傳承中華文化。舉辦網絡廚藝大賽、華裔青少年中醫體驗之旅等活動,積極爭辦2023“親情江蘇 魅力江蘇”全球中餐業領袖峰會,推動中醫交流、中餐繁榮,推動無錫地域文化“走出去”。

4.打好“國際牌”,促進民心相通。實施“讀懂中國 感知無錫”行動,會同在錫高校和相關部門,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錫留學生到無錫僑企考察、參觀、實習,感知無錫開放友好姿態和產業國際合作水平,了解中華文明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牽線在錫高校外國留學生畢業回國后去無錫在海外設立的企業工作,踐行“一帶一路”共建倡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四)開展“錫心護僑”行動,在維護僑益上實現新作為。始終牢記為僑服務宗旨,致力當好僑界群眾貼心人,以助僑惠僑新成效不斷鞏固黨與僑界群眾的血肉聯系。

1.匯聚法治力量,積極依法護僑。聯合司法、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完善護僑工作體系,形成常態聯動護僑機制。完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強涉僑民商事調解員隊伍,提高多元化解工作成效。健全僑界意見建議反饋機制,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僑聲、回應需求。廣泛建立“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涉僑法律糾紛調解室”“僑法宣傳角”等陣地,開展“僑法宣傳月”活動,為普法宣傳、化解糾紛、法律服務提供支持。

2.開展暖心行動,主動服務惠僑。打造5家中醫惠僑基地,搭建線上線下醫療義診、保健養生、咨詢答疑平台,為僑界群眾提供健康服務。拓展活動中心功能,建設成僑界人士聯誼交流、活動開展、服務保障的重要場所。用好“僑界專家大講堂”平台,組織4場面對面交流活動,為僑商僑企提供咨詢建議。

3.落實關愛舉措,加強愛心助僑。繼續實施老歸僑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對全市176名老歸僑落實關心關愛舉措。聯合江南大學,開展大學生關愛老歸僑“一對一”志願服務,結對服務困難老歸僑,常態化開展日常暖心關愛服務。

(五)開展“錫僑薈聚”行動,在組織壯大上實現新跨越。不斷增強僑聯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將更多熱心僑聯事業的優秀新僑吸納到僑聯隊伍中來。

1.拓寬工作面,持續推進基層建設。全面加強僑界黨組織建設,積極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對具備黨組織組建條件的推動應建盡建﹔對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全覆蓋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化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健全功能型黨組織運行機制,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嚴密僑聯組織體系,探索“基層黨組織、基層僑聯、僑胞之家”三位一體建設模式,推動基層僑聯向更多園區、校區、企業延伸覆蓋。

2.提升延展度,著力建強社團組織。各社團按期完成換屆,年底前實現僑商會、僑青會在市(縣)區一級全覆蓋。開展“青春加油站 僑青活力行”系列活動,服務僑青在創業就業、婚戀交友等方面的需求,增強組織的生機活力。發揮社團聯系廣泛優勢,傳遞好黨的聲音,當好橋梁紐帶,服務好僑界群眾。

3.練好基本功,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多渠道、全方位歸集海內外僑情信息,完善僑情數據庫,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涉僑課題研究,用好線下資源、雲端資源,深化僑情調研和分析應用。深入到基層組織、僑企僑社和僑聯委員中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全面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掌握情況、開展工作。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僑聯組織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統籌部署安排,加強指導推進。各市(縣)區僑聯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推進措施。各基層僑聯組織和僑社團要專題研究推進,緊密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抓好落實。廣泛發動僑界人士積極參與,不斷放大“僑心向黨 追夢有我”的引領效應。

(二)營造濃厚氛圍。創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載體積極發聲,通過新聞媒體、海外華文媒體以及自有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集中報道活動成效和特色做法,形成團結奮斗、銳意進取的良好氛圍。加強典型引領,注意選樹先進典型,宣傳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形成追隨效仿、百舸爭流的積極效應。

(三)確保工作實效。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服務中心,彰顯作為,充分展現全市僑界群眾僑心向黨、圍繞中心、團結奮斗的積極風貌。牢固樹立標准意識、精品意識、成果意識,創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不斷增強主題活動的政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及時總結活動經驗,固化工作成果,形成創亮點、樹品牌的社會效應。

來源:無錫市僑聯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