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南僑總會與陳嘉庚研討會、海外僑胞和平潭國際旅游島
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平潭召開 隋軍出席並講話
2022年12月06日14:04  來源:中國僑聯

12月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福建省華僑歷史學會承辦,平潭綜合實驗區僑聯、陳嘉庚紀念館、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集友銀行福州分行協辦的“南僑總會與陳嘉庚”研討會在福建平潭舉行。中國僑聯原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出席並講話。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福建省僑聯黨組成員、主席陳式海致辭。福建省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朱根娣主持會議。

隋軍指出,南僑總會是抗日戰爭時期,由菲律賓僑領李清泉、印尼僑領庄西言等共同推動成立、陳嘉庚先生擔任主席的大規模華僑抗日救國團體,是南洋華僑沖破地域觀念、共同成立的華僑救亡團體聯合組織,為支援祖國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南僑總會主席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他一生愛國、一生創業、一生興學,對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他的實踐和精神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嘉庚精神”。希望新時代僑史研究工作者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引領廣大僑界群眾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華僑華人研究的學科特色,結合研究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真正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意義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南僑總會事跡和嘉庚精神的時代價值,以榜樣力量匯聚僑心僑智僑力,推動海外僑胞構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贏、團結友愛、充滿活力的僑社僑團,動員廣大僑胞大團結大聯合、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加強新時代華僑華人研究工作,進一步研究宣傳華僑精神,進一步研究創新海外聯誼聯絡模式,進一步研究涵養華裔新生代資源,為僑務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式海在致辭中表示,“南僑總會與陳嘉庚”研討會不僅是福建僑史學界總結南僑總會與陳嘉庚等僑領的歷史性貢獻的一次學術會議,也是重溫海外僑胞愛國愛鄉歷史,推動和諧僑社建設的交流活動,更是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實際行動。南僑總會雖然已經過去80多年了,但其抗戰組織活動大規模、大團結、大聯合的特點,動員之廣、貢獻之多、影響之深十分顯著。要加大僑史研究力度,認真梳理“南僑總會”的歷史貢獻,挖掘以“嘉庚精神”為代表的“華僑精神”的實質內涵,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會上,日本華人教授會會長廖赤陽、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主席陳友信分別作視頻發言。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文史館館員李明歡教授,福建省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聶德寧教授分別進行現場發言。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春旺,雲南省僑聯主席高峰,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秀明和僑史學界專家學者等100余人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加會議研討。

12月3日-4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省僑聯、實驗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海外僑胞與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平潭召開。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研究員陳祥健,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福建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式海,雲南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高峰,平潭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吳禮源線下出席會議。

隋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平潭發展關懷備至、情結深厚。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第21次登島考察,親自為平潭擘畫“一島兩窗三區”的戰略藍圖,指出“平潭面臨的機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為平潭開放開發指明方向。福建是著名僑鄉,僑務資源豐富,平潭也是福建僑胞較為集中的祖居地之一。此次在平潭舉行研討會,既能夠實地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平潭改革發展中的實踐偉力,也是深入交流探討如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凝聚僑資僑智僑力,為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獻計出力的實際行動,是僑界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責任使命。

隋軍指出,要完整、准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悟黨和國家對廣大僑胞的深情期許、對僑聯僑務工作的重視期待,積極開展學習宣傳和研究闡釋工作,進一步增強忠誠擁護“兩個確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切實增強做好僑聯工作和華僑華人研究工作的榮譽感、使命感。要凝聚僑資僑智僑力,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實現新突破。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十多年來,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平潭發展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一島兩窗三區”的戰略定位,持續先行先試、創新實干,在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特色產業培育、兩岸交流融合、生態環境保護、民生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旅游品牌日漸唱響,開放開發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發展基礎,但與國際旅游島的目標要求還有較大不足和一定差距。要充分發揮僑的作用,著力在文旅產業發展上發揮僑資僑企優勢作用,在對外宣傳推介上發揮僑社僑團平台作用,在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上發揮僑胞鄉賢橋梁作用,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僑界專家學者要全方位加強交流合作,圍繞黨和國家關心和強調的宏觀戰略問題,圍繞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涉僑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圍繞僑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促進涉僑部門、僑商僑企、僑團組織、高校院所和各省市僑史研究學會之間的有效溝通,形成僑界學術研究合力。

陳祥健表示,平潭是“因台而設,因台而特”,在兩岸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平潭的特殊區位和發展定位,注定將吸引海內外同胞的關注和支持,僑資僑智僑力將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這次“海外僑胞與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研討會意義重大,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平潭充分發揮僑界聯系廣泛,資源富集優勢,實現與海外僑胞共同發展的具體實踐。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研討,既可以在空間上做到近距離與遠距離相結合考察平潭,又可以在時間窗口上做到近距離與遠距離相結合研究平潭,把研究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當前問題與兩岸統一后的前景展望結合起來,增強平潭建設國際旅游島的信心決心。

吳禮源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向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表示,實驗區成立十余年來,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新興城市,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當下,平潭正以“國際風范、青春時尚”為主線,加快打造音樂藝術歡樂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游體驗舒心島等,推動旅游島高質發展、煥發魅力。進入新時代,平潭更加重視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在交流聯誼、文化旅游、經貿合作等諸多領域發揮僑的作用。期盼專家學者們暢抒高見、不吝指教,幫助平潭更好地拓展發展思路,加快“一島兩窗三區”建設。

會上,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教授張振江,中國僑聯常委、德邁國際產業集團董事長施乾平,溫州大學華僑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包含麗,中國僑聯常委、佳信海壇控股集團董事長林正佳等,結合各自研究從事領域,圍繞海外僑胞與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海外僑商的作用和使命、海外華文教育的現狀和發展、海外僑胞如何助力平潭發展等,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作大會發言。

研討會上,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李鴻階,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教授張國雄,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李安山等近20位專家學者作了交流發言。與會專家聚焦平潭國際旅游島發展戰略,深入分析平潭優勢與不足,圍繞創新跨境金融服務、重視鄉親鄉賢作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發揮海外僑胞民間力量、優化旅游產業布局、構建有競爭力的良好法治保障環境更好吸引僑資外資等內容提出了意見建議。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春旺,中央統戰部培訓中心副主任趙健,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秀明,浙江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秘書長周鬆一和來自華僑華人研究學界的專家學者、部分省級僑聯領導干部、僑界企業家等7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研討。

在平潭期間,隋軍赴平潭台灣創業園、平潭跨境電商物流園、台企宗仁科技(平潭)股份有限公司、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和僑企環球深海魚(平潭)實業有限公司調研。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