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口述史研究】口述史在華僑華人研究中的實踐——以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為例
2022年11月16日15:47  來源:中國僑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受美國現代口述史潮流的影響,口述史開始在英國興起與發展。與早期美國口述史主要面向社會精英階層不同,英國口述史致力於展現“自下而上”的歷史觀,更注重發掘工人、婦女、少數族裔等邊緣群體的歷史。與英國口述史興起同一時期,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大量移民涌入英國,英國從傳統的移民輸出國轉變為移民輸入國,從而使英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自然,英國外來移民歷史也自此成為英國口述史採集與研究的重要對象,並出現了大量有關移民歷史的口述史作品。

在英國所有移民中,中國移民佔據著重要份量。中國移民英國至少有150年的歷史,英國更是歐洲第一個建立唐人街的國家。1800—1945年,約有2萬中國人移居英國。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英國華僑華人數量不斷增長,截止到2019年,英國華僑華人人數超過70萬,成為英國社會第三大少數族裔。加之中國在世界影響力日益擴大,在英華僑華人受到英國各界的重點關注,華人移民歷史更是成為英國移民口述史的研究熱點。隨著近些年口述史逐漸成為顯學,國內華僑華人口述史的研究和論著不斷涌現,但鮮見以移民目的國為視角的研究。本文即以英國為例試作論述,以期展現口述史在西方華僑華人研究中的實踐。

一、口述史在華僑華人研究中的意義

縱觀現代口述史學發展脈絡,移民一直是口述史實踐與研究的焦點。這不僅是因為伴隨著二戰后的新移民潮,移民本身受到歷史學、社會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的廣泛關注,更在於越來越多學者在之后的口述史實踐中發現,口述史方法給移民研究帶來了全新范式。與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從外部記錄下來的方式不同,口述史可以使我們從內部了解移民群體的歷史。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當代西方口述史學開始出現所謂的理論轉向,包括“記憶轉向”“敘事轉向”“關系轉向”“女性主義轉向”“情感轉向”與“空間轉向”等,也深刻影響了移民口述史的研究與實踐,使口述史在解釋移民的記憶形成、話語表達、身份認同、遷徙空間等方面具備獨特價值。

眾所周知,華僑華人在國際移民群體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西方移民研究中,不乏以華僑華人為對象的口述史實踐。比如,在現代口述史學的誕生地美國,於華人研究領域有開拓之功的美國華人學者譚碧芳(Judy Yung)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與麥禮謙(Him Mark Lai)和吉尼林(Genny Lim)合作,採訪了39位曾在天使島遭受囚禁的中國移民,記錄下他們心酸的回憶,並最終出版了在華人研究領域影響巨大的《埃侖詩集》(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此后,譚碧芳將學術目光聚焦於華人女性群體,通過口述史採訪陸續出版了《圖說美國華人婦女史》(Chinese Women in America:A Pictorial History)、《解放纏足:舊金山華人婦女社會史》(Unbound Feet:A Social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n San Francisco)、《解放聲音:舊金山華人婦女歷史記實》(Unbound Voices: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n San Francisco)等一系列口述史書籍,引起了美國口述史學界對中國移民口述史的廣泛關注與討論,更推動了美國華僑華人口述史作品的大量問世。

同樣,在國內,自改革開放后,我國口述史在理論與實踐上開始與國際接軌,口述史出版物總體上呈遞增趨勢,據統計,1980—2017年,口述史的出版物約為2300種。其中也包括諸多華僑華人口述史作品,如,2004—2012年中國華僑歷史學會主持的“歸僑口述歷史”項目對全國11個省400多位歸僑進行了採訪並出版成果11冊。又如,20世紀60年代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研究人員曾對歸國的1000余位東南亞華僑進行口述採訪,採集資料500余份,近5000頁600多萬字。近年來,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對這些口述資料進行重新整理與編輯,於2018年正式出版《東南亞華僑口述歷史叢編》共8冊。這些書中訪談資料涉及教育、經濟、政治、民族主義、女性主義等眾多層面,揭示了許多以往學界從未關注到的內容和議題。

總之,21世紀以來,隨著華僑華人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華僑華人研究在國內外愈加受到重視,使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呈現出一片繁盛之勢。而在各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研究實踐中,英國的個案是非常值得分析與稱道的。這不僅是因為英國口述史學界深受“自下而上”歷史觀的影響,善於深入挖掘中國移民中的底層群體,產生了諸多優秀作品,也在於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秉持著鮮明的公共開放的特征,形成了社會廣泛互動與參與的良好氛圍,這是當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尤其需要借鑒與學習的。

二、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興起的歷史背景與早期發展

英國口述史興起初期就已關注到美國口述史學界對中國移民群體的研究。但英國本土學者真正將中國移民作為研究對象要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這和二戰后英國制定的移民政策和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移民浪潮密不可分。盡管在進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英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移民平等地位,華僑華人地位也得到一定改善,但有色族裔移民仍然在就業、居住、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對待。尤其是華僑華人受到長期黑化與歧視。

與此同時,受到二戰后新社會運動與新社會史潮流的影響,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口述史學界將口述史實踐與研究深入到不同的社會邊緣群體,其中就包括移民群體。在不少口述史學家看來,“(口述史)對於少數族裔的歷史書寫尤為重要,因為這些少數族裔沒有能力或缺乏機會以書面形式記錄他們的歷史”。所以,當時不少英國口述史家就在這樣的學術思潮與社會發展浪潮的共同推動下,期望通過口述史,更立體客觀地展現英國華僑華人的多維面向。

(一)倫敦華人社區口述史

在西方傳統移民研究中,移民社區在移民種族認同與同化過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這也直接影響了早期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的實踐與創作,使之對傳統中國移民社區尤為關注。比如倫敦東區萊姆豪斯(Limehouse)在19世紀已是倫敦最重要的中國移民聚居區。在英國報紙與小說筆下,這裡充斥著性和暴力,以及隨處可見的鴉片館。於是,“鴉片”成為英國社會貼在華人社區的惡意標簽。但隨著中國移民口述史的展開,“鴉片”則成為英國人客觀了解早期華人社區生活的重要線索。早在20世紀70年代,倫敦大學精神病學研究所成癮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弗吉尼亞·貝裡奇(Virginia Berridge)就採訪了20世紀20年代的毒品管制人員,記錄了20世紀早期萊姆豪斯華人社區居民吸食鴉片的資料,用以撰寫英國毒品使用史。然而,與以往僅依靠官方資料的毒品史研究不同,貝裡奇的研究顯然受到新社會史的影響,他強調說:“需要在一個更廣泛的框架內設定藥物在社會中的使用,該框架考慮到其他異常領域和社會政策形成的發展。最近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究都強調,自下而上的發展觀往往與自上而下的看法大相徑庭。”貝裡奇在這些口述資料的支持下,認為“吸食鴉片的中國人並不邪惡,大多只是普通勞動人民”,以往因華人吸食鴉片而將他們與邪惡劃上等號是不正確的,由此,他認為,正是種族敵意造成了鴉片使用在官方和專業層面上的情感“偏離”。

“萊姆豪斯”“鴉片”“移民”,這些關鍵詞既涉及社會的邊緣群體,也囊括了底層社區,非常符合英國當時的研究旨趣。20世紀80年代以后,更有不少英國學者以鴉片貿易和社區生活為切入點考察萊姆豪斯華人社區的歷史變遷。其中,不少受訪者是與中國移民有密切接觸、具有獨特經歷的英國人,使得口述內容更易於被英國主流社會理解與接收。像《唐人街安妮——1920—1935年東區的鴉片貿易:一個女鴉片販子的故事》這樣具有豐富故事情節的口述史作品甚至還榮獲了1985年倫敦周末電視“1914—1939年現代倫敦的建立”口述史公開賽冠軍。它講述了一位嫁給中國移民的英國女性賴安妮(Annie Lai)的所見所聞與親身經歷,她於1921年16歲來到萊姆豪斯,一方面在萊姆豪斯從事骯臟的鴉片和賣淫交易,有著不光彩的職業﹔另一方面則是為生計奔波,時常受到當地人歧視和警察欺壓,有著令人同情的人生。安妮的敘述代表了一個英國女人的獨特視角,盡管她與一個中國鴉片販子的婚姻是唐人街丑聞的一部分,但這部作品同時也反映了華人社區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無論是安妮還是她丈夫都不是英國人想象中的流氓形象,她丈夫雖然是鴉片販子中的高層,但並非無惡不作,而更像典型的中國家庭男子。同時,這些口述內容也揭露了不少中國移民所受到的非公正待遇。比如隨著1919年種族騷亂以及英國社會對“黃禍”的恐懼,英國執法部門對中國移民的壓迫變本加厲。

盡管安妮的故事可能不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萊姆豪斯華人社區最典型的生活,但處於邊緣社區與社會最底層的個體陳述,無疑具有鮮明的特點與突出的感染力。作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倫敦東區中國移民研究的縮影,口述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英國主流社會過去對華人社區的主觀偏見,推動了英國倫敦華人社區研究邁向更為理性、客觀與深入的新階段。

(二)利物浦華人社區口述史

除倫敦之外,利物浦也是英國華僑華人的聚居地。早在19世紀中葉,就有中國水手在利物浦登岸之后定居,而這裡也擁有歐洲最古老的唐人街。與早期倫敦華人面臨的困境一樣,利物浦華人也長期受到種族歧視。1907年,利物浦市議會對利物浦的中國移民進行了調查,發布了帶有一定偏見的《委員會對中國人在利物浦定居點的調查報告》,內容大都關乎吸食鴉片、酗酒滋事、違法犯罪等負面記錄,而對當時英國人對中國移民的歧視與排斥則避而不談。但事實上,20世紀30年代就有學者在調研報告中指出,華人在利物浦大都安分守己、吃苦耐勞,並未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大量中國移民深受當地婦女,尤其是當時也居於弱勢地位的愛爾蘭女子的喜愛,因而普遍存在中國移民男子與當地白人女子通婚的情況。而他們的后代,其中就有不少參與了早期利物浦華人口述史項目,如1989年出版的《利物浦華人:利物浦華人社區的歷史》就是典型代表,它以口述史為基礎,穿插大量家庭照片,生動地描繪了20世紀早期利物浦華人社區的歷史。盡管這本書並不屬於嚴格的研究論著,但卻成為此后英國華僑華人研究的重要參考與引用來源。它以生動新穎的方式喚起了英國人對華人移民歷史及家庭生活的關注,這遠勝於單純數據與結論的羅列。由於作者出身原因,該書尤其關注跨國婚姻的家庭生活與社會狀況,從中也讓英國社會了解到白人妻子如何融入身處西方社會的中國家庭當中。比如,盡管華人社區很少與英國主流社會進行廣泛接觸,但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群體中,存在著廣泛親密的關系紐帶,而白人妻子很快能夠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融入到緊密的家庭結構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書不僅記錄過去的美好記憶,還詳細描述了跨國家庭受到的歧視與不平等待遇。如,同樣的工作,中國男人的薪酬不到白人的四分之一。與中國男人結婚的白人婦女也同樣遭受利物浦社會公開的種族歧視,就業十分困難。而且,這種種族歧視還延伸到孩子身上,當地的百貨公司寧願考慮不稱職的白人,也不願錄用這些混血后代。顯然,這一強烈的反差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同情與共鳴。由此可見,早期不少華僑華人口述史作品通過展現社區內部的美好景象與外部中國移民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真實情況,以期改變英國社會對華人的偏見與歧視。

可以說,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的興起有其復雜的歷史背景與現實需要,正如莫納什大學歷史教授阿利斯泰爾·湯姆森(Alistair Thomson)論及移民口述史時所言:“族群內部的變化以及與主流文化有爭議的關系往往是記錄和傳播移民起源和遷移故事的動機。”早期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作品盡管為數不多,但是大都借親歷者的講述,對英國華人社區給予客觀公正的描述與評價,這使之成為深入了解英國華人社區形成與內部真實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極大地改變了過去英國社會對華人的盲目歧視與偏見。

三、20世紀末至今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的多平台呈現

大約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少數族裔口述史開始受到英國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英國各地區紛紛建立了移民歷史資料庫,其中也包括大量中國移民資料庫。這使得有關項目與作品層出不窮,由此打開了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的新局面。

(一)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機構的積極推動

英國各大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發揮了重要作用。大英圖書館具有英國最豐富的口述史資料庫,其中就包含大量中國移民的口述資料。如訪談節目《英國華人》是2007年英國BBC電台四台“文化智慧”(Culture Wise)欄目制作的一個系列訪談集,內容主要探討了20世紀60年代以前來英華人的生活。此外,一些華人聚集地的地方圖書館和檔案機構也藏有本地區中國移民口述史資料,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倫敦大都會檔案館。作為歐洲最大的地方政府檔案館,倫敦大都會檔案館收藏了大量有關中國移民社區的檔案資料,包括豐富的口述史資源。難能可貴的是,檔案館還對這些資源進行了詳細的統計與介紹。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地方檔案館、博物館推動了有關中國移民的口述史項目。這些項目使當時一些學者認識到,口述史除了有助於填補地方史的空白之外,對記錄移民的漫長歷史也有重大貢獻。

另外,英國不少政府部門、高等教育機構與文化基金會也大力推動中國移民口述史項目的開展,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英國遺產彩票基金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該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提供至關重要的遺產保護資金。其中就資助了不少中國移民口述史項目,比如“英國華人職業傳承史”(British Chinese Workforce Heritage)、“倫敦唐人街口述史”(London Chinatown Oral History Project)、“重溫舊華埠記憶——尋找東倫敦唐人街萊姆豪斯歷史”等等。

正是依托這些機構的幫助,一些少數族裔民間組織也借此展開少數族裔口述史項目,其中產生了不少優秀的華人口述史作品。比如倫敦哈默史密斯和富勒姆區的少數民族社區成員發起了少數民族社區口述史項目(The Ethnic Communities Oral History Project),他們認為,倫敦少數民族的經歷沒有得到充分記錄。1994年,該項目出版了口述史成果《居英華人之心聲》,該書不僅包含豐富的原始採訪文稿,還配有精美的插圖,更難得的是,書中同時提供中文原文和翻譯后的英文,從而提供了一個兼顧中外讀者的文化交流平台,以幫助中外讀者共同理解一個長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中國移民社區。

(二)新媒體、新技術的廣泛運用

進入21世紀之后,新媒體、新技術的出現給口述史帶來前所未有的新發展,使口述史作品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而這同樣推動了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的進一步開展,使創作視角更加深入,作品形式更加豐富。與此同時,受到英國馬克思主義第二代史學家在英國史學“文化”轉向中重新調整學術領域的影響,這些口述史成果開始從簡單反映個人經歷轉向多元化的文化解讀與跨學科研究。

首先,數據存儲的發展推動華僑華人口述史超越了錄音磁帶與紙質書籍等傳統媒介。2008年,來自約克郡的6名華人社區歷史學家進行了30次採訪,採集了來自利茲、約克和謝菲爾德華人的歷史記憶。在英國口述史學會的建議下,所有內容以DVD數字格式進行存檔,這是約克郡首次使用數字格式分享華人社區的發展歷程。

同時,伴隨著20世紀末以來西方口述史學的“情感轉向”,“西方口述史學界開始注重對口述史訪談中明顯具有主觀性特征的喜怒哀樂等情感或情緒信息的挖掘與記錄,並發揮口述史的特質與功能以加強對情感問題的探究。”受此影響,西方口述史學界也日益關注移民復雜的情感心理與情感表達,尤其近二十年借助互聯網的流行,以華人移民情感為紐帶的口述史作品跳出靜態的圖文、影像等傳統形式,呈現情感互動的新形態。比如曼徹斯特大學艾哈邁德·伊克巴爾·烏拉種族關系資源中心(Ahmed Iqbal Ullah Race Relations Resource Centre)是一個開放圖書館,專門研究種族、民族和移民問題。該中心有著極其豐富的線上資源,尤其是以“閱讀種族,收集文化(Reading Race,Collecting Cultures)”為主題的博客分享與討論十分活躍,包含大量對華人口述史發展的評介。比如像《華人私語》(Chinese Whispers?)、《漫長的旅程:中國移民的曼徹斯特之旅》(A Long Journey:Chinese Migration to Manchester)等博文都是通過對口述史項目、作品的介紹與點評,深刻展現華人到英國的艱辛經歷與華人身份認同的曲折心路。網上分享與交流的形式尤其受到英國年輕群體的廣泛關注,成為當地年輕人了解自己地區、社區歷史的有效途徑。這實際上表明,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開始從早期注重於改變西方人對華人的傳統偏見轉向肯定華人對英國社會發展的貢獻,並將華人移民史納入到地方社會發展史當中。

此外,大量由口述史改編或具有口述史紀錄片性質的影視作品也推出了線上展示或收看服務平台,比如英國電影協會(BFI)網站專門推出了《中國聲音》(China Voices)專欄,專欄中的影片皆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英電影制作人拍攝的華人在英國生活的故事。除了過去重視的華人奮斗史與社區變遷史之外,這些有趣而深刻的故事還重構了英國華人的情感歷程,探索了多元文化沖突與融合,尤其是涉及中國傳統家庭觀念與第二代英國華人文化錯位的情感問題,反映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與英國文化在移民社會中的共存與摩擦。當然,不少項目不止一種線上交流與展現方式,比如“倫敦唐人街口述史項目”(London Chinatown Oral History Project),自2013年開始採訪了總計90位在英國出生以及在20世紀50—90年代移民倫敦的華僑華人,所有採訪資料皆包含中英雙語,收藏於倫敦大都會檔案館。同時,該項目還建設了一個雙語網站,使口述史項目不止於音頻和文稿等傳統形式,還涵蓋了紀錄片、網上虛擬博物館、攝影展覽、文化教材、手機APP等一系列生動內容。

(三)考察視角的拓展與深入

隨著考察視角的進一步拓展,英國口述史學界還誕生了一批針對細分群體的華僑華人口述史作品,比如對華工口述史的採集與整理。眾所周知,勞工史在英國傳統史學研究中佔據重要份量,然而,英國傳統學術研究卻極少涉及來自中國的勞工移民,更遑論研究這些跨國勞工在英國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際上,大多數早期中國移民的身份就是勞工,其數量十分龐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就招募了10余萬華工。這些中國勞工過去缺乏文獻記載,直到50多年以后才被人們提及。但即便如此,公開論及一戰中國勞工的文章很少,而且往往相當不准確。值得慶幸的是,口述史不僅使這段險些被忽視的歷史得以更生動地呈現,更使這些華工及其后代獲得本該屬於自己的認可與尊重。在帝國戰爭博物館所收藏的一戰老兵採訪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聲音”(Voic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中,我們聽到一些講述中國勞工方面的內容。在紀實文學中也出現了中國勞工的身影,馬克·奧尼爾(Mark O’Neill)所著《中國勞工旅: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遺忘的中國勞工》(The Chinese Labour Corps:The Forgotten Chinese Labourers of the First World War)詳細描述了一戰中國勞工的招募經過,以及他們在異國他鄉的日常經歷和危險工作,其中,作者不僅採用了傳統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也利用了大量口述資料。隨著人們對一戰中國勞工的愈加關注,不少學者和華人開始呼吁展開專門以一戰中國勞工為對象的口述史項目。2017年11月12日晚,BBC第四頻道播出了一部口述史紀錄片《英國被忘卻的軍隊》(Britain’s Forgotten Army),這部時長一小時的紀錄片首次公開展示了新近發現的有關一戰華工的信件、日記和文件,並從華工后代和歷史學家的口中追憶這段未被記錄的歷史,其中包括華工當年如何被招募來到英國和法國,他們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修建公路、戰壕、鐵路等等。這些故事充分表明,中國勞工的一戰經歷同樣精彩和偉大,他們的工作強度和危險程度不亞於在一戰中浴血奮戰的歐洲士兵。

上述口述史視角的拓寬更多地是關注到華人細分群體,而與之相伴的視角深入,則是從跨學科角度挖掘華人個體生命史,以展現華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貝克斯利的心靈(Mind in Bexley)是成立於1986年的心理健康慈善機構,機構創始人希望利用口述史的方法開展廣泛的治療和非臨床心理健康活動,以改變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傳統大型機構模式。“銘記歷史”(Minding Histories)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於2009年開展的口述史項目。其主要與當地越南人和華人社區的合作,探索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倫敦貝克斯利區移民心理健康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盡管立足於心理健康領域,但該項目通過受訪者親身講述一些影響移民心理健康的獨特經歷,使人們對移民復雜心理的形成有了全新維度的認識與理解。

綜上,如果說20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的主要目的在於改變英國人的傳統偏見的話,那麼在步入八九十年代之后,英國口述史學界已將中國移民在英國的奮斗歷程視為英國近現代發展史的一部分。隨著英國學界對華僑華人口述史愈加關注,相關口述史實踐的敘事視角更加多元,採集方法更加多樣,訪談對象更加廣泛。這推動了華僑華人口述史書籍、紀錄片、展覽、網站等成果百花齊放,層出不窮,使英國成為歐洲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與傳播的重鎮,其獨特的人文價值也日益受到學界與社會的肯定與贊賞。

四、英國華僑華人開展的口述史實踐

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考察:一個是由英國本土學者或研究機構開展的實踐,另一個則是由英國境內的華人學者或華人機構發起的實踐。就后者而言,起始時間甚至可能要早於前者。20世紀60年代初,新加坡華人吳貴竹就在牛津大學求學期間對倫敦華僑華人展開研究調查,其中曾通過口述史方法採訪了一批中國海員,並於1968年出版了《中國人在倫敦》(The Chinese in London),探討了中國人之所以能夠在這個孤立的異國他鄉生存的原因。

除華人學者外,為數眾多的華人團體與機構近些年也組織了不少華僑華人口述史項目。如,位於蘇格蘭的華人社區服務中心(Chines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artnership)2017年發起了“認識華人”(Get A Chinese)口述史項目,該項目旨在記錄1950年后移居英國的老一輩中國人的經歷,並解釋他們是如何在一個全新而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此外,倫敦紐漢華人協會(Newham Chinese Association)於2019年開展了華人口述史項目,以記錄半個世紀來紐漢和皇家碼頭有關中國移民的生動故事。這些故事共同反映了華人社區的文化凝聚力和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另外,各類華人公益組織亦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英國子午社(The Meridian Society)是一家成立於2005年的公益性組織,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以幫助世界大眾更好地理解華人社區的發展。為此,子午社推出了大量具有創造性和多樣性的文化藝術和學術活動。比如,前述中國勞工口述史曾受到英國學界與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其中除了英國學者自身的學術興趣之外,還有不少華僑華人機構為之努力推動。子午社就制作了一部口述史電影《華工:一戰中不可忘卻的面孔》(Forgotten Faces of the Great War:The Chinese Labour Corps),該影片通過採訪中國勞工后代,同樣深刻地展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華工的戰地工作及其戰后的生活狀況。

此外,一些華人醫療健康機構也熱衷於開展華人口述史項目,如位於倫敦的全國華人保健中心(Chinese National Healthy Living Centre)不僅為華人社區提供健康保健服務,還致力於社會文化事業。2005年,該中心組織採訪了31位不同背景的華人,以記錄華人在英國的遷移和定居記憶。項目成果不僅包括訪談與研究文稿,還包括一部講述華人老年人生活故事的紀錄片。類似的還有華心會(Chinese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在2005年10月開展的中國移民口述史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口述史採訪將中國移民的老一代和年輕一代聚集在一起,提高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其成果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包括一部紀錄片、一張可以學習中國文化的互動光盤、一個網站和一本面向兒童的教育手冊,全部提供給當地社區圖書館。

目前來看,由華人社團組織的最大項目,當屬倫敦明愛學院於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開展的為期三年的大型口述史項目——“英國華人職業傳承史”(British Chinese Workforce Heritage)。該項目通過對90人的口述史採訪,記錄了在過去150年裡倫敦華人的職業歷史及貢獻。該項目實施方案科學可行,前期提供了翔實的計劃,組成了9人的指導小組,15人的採訪團隊和多達100人的志願者。採訪按年採訪不同職業的受訪者,並將之分為“啟航”、“融入”與“今天”三大主題。同時,該項目非常重視社會宣傳,不僅聯合查令十字圖書館(Charing Cross Library)推出了攝影展、文化展,還建有專門的項目網站,向公眾展示採訪錄音與檔案資料。正因如此,英國華人職業傳承史項目影響巨大,不僅受到英國主流社會的肯定,也受到中國學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正如遺產彩票基金會主席蘇·鮑爾斯(Sue Bowers)所言:“這個開創性的項目探尋了一個半世紀以來在英華人的職業歷史以及他們為倫敦社會做出的貢獻。”

可見,由英國華僑華人組織開展的口述史項目內容豐富、視角宏闊、形態多樣。與英國本土學者研究視角相較,這些項目皆是從主體視角考察華人在英國的成長與奮斗經歷,從而從另一個角度展現東西文化的沖突與交融,也反映出華僑華人對自身身份的認定與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國學術界、主流社會與華人社團的共同推動下,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成果豐碩,不僅填補了英國華僑華人歷史文獻的長期空缺,也對英國對華移民政策和華僑華人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政策研究方面,如1984年,英國內政部委托屬下“種族關系與移民小組”就利用口述訪談的方式,對英國華人的生活狀況進行過一項大型調查,並於1985年1月完成了《英國華人社會報告書》,詳細介紹英國華人的歷史及現狀。在學術研究方面,近年來,英國的中國移民研究越來越重視利用口述史成果,如巴克利·普萊斯(Barclay Price)於2019年出版的《中國人在英國》(The Chinese in Britain:A History of Visitors and Settlers)就是新近的典型代表。該書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國人赴英的著作,時間跨度從1687年第一個有記錄的中國游客到20世紀來英國定居的中國移民,展現了中國移民在三個多世紀以來對英國文化生活的積極影響。書中不僅吸收了報紙、回憶錄、日記等傳統資料,還借鑒了大量口述訪談記錄,反映了華人長期被歷史記錄忽略的真實處境,這部分內容成為該書極具史料價值的閃光點。可以預見,口述史資料與口述史方法將在未來英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綜上可見,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隨著口述史在英國從興起到興盛,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誕生了一批高質量的實踐作品。在英國學術界和華僑華人社團的共同努力下,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實踐已成為英國乃至歐洲移民研究的重要內容。當然,也為我們當下華僑華人領域的口述史實踐與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借鑒。

(摘自:陳鴻超、楊祥銀:《口述史在華僑華人研究中的實踐——以英國華僑華人口述史為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2年第3期。注釋從略,如有需要請參見原文。)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