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分析探討】華人移民Up主的族群身份展演與反響——基於b站有關視頻的話語分析
2022年11月16日15:28  來源:中國僑聯

一、研究緣起

族群身份認同理論及相關研究是當代社會科學的新興熱點。跨國人口流動加劇以及散居者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為族群身份認同理論與研究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安德森(Anderson)首先提出“遠程民族主義”這一概念,來探討交通與通訊技術革命對國際勞動力市場、國際移民以及身份認同的影響。席勒(Schiller)進一步將遠程民族主義界定為:散居者借由現代交通、通訊和互聯網技術等,來與他們視為祖籍國或祖籍地的特定地區保持聯系的一系列跨國政治實踐。這些研究主要探討散居者的政治身份認同。也有學者補充指出散居者其實不是由領土主權,而是由他們的心態和價值觀來定義的,散居者的跨國文化與經濟實踐因而也受到關注。遺憾的是,現有研究在分析這一群體的族群身份認同時更偏向“散居者立場”(diasporic stance),討論他們如何在開展國際交往、建立散居者間組織,以及在居住國復制“家外之家”的過程中分別與“同情的外人”、“散居者內部”及“當地人”協商身份,展示自己的族群身份認同。相比之下,祖籍國民眾的立場及其與散居者的互動協商則未受到足夠關注。實際上,族群身份的主張與取得不僅需要散居者進行“自我族裔化”(self-ethnicization),而且需要在更大的共同體中受到認可。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為世界各地的散居者打造跨越邊界的“虛擬族群社區”(virtual ethnic community)提供了支持,這些“電子散居者”(digital diaspora)通過“消費祖籍國媒體”(homeland media consumption)來展示對祖籍國發展的關切。在由互聯網連接的跨國世界中,散居者逐漸實現了由“雙重缺席”到“共同在場”的轉變。這種“共同在場”的狀態不僅體現在散居者與祖籍國親人以及其他散居者的關系上,也體現在其與祖籍國社會的關系上。祖籍國民眾與散居者共享虛擬族群社區,是散居者發布的身份認同話語的主要傾聽者與回應者。那麼,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雙方是如何共享情感與協商身份的?上述互動反過來如何影響祖籍國民眾對所屬共同體的認知?這些涉及主體間性的問題在以往討論中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與祖籍國民眾的回應評價,為我們探討散居者族群身份的主體間性意義及其影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經驗載體。海外華僑華人的身份認同不僅是僑務部門關心的重點領域,也成為眾多學者聚焦的熱點議題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在中國網絡媒體上發布自制視頻,呈現他們在居住國的生活景觀。其中,如何延續在祖籍國的文化習慣,以及對祖籍國經濟表示關切是這些視頻的重要主題之一。它們為華人移民向祖籍國民眾展示其“日常族群身份”(everyday ethnicity)提供了素材,並借由網絡媒體在祖籍國民眾中傳播。我們將華人移民Up主發布這些視頻的行為及相關話語稱為“族群身份展演”。學界對這種身份展演與協商的政治經濟背景、社會文化影響、話語策略選擇等進行了大量探討。但目前研究的深入性與當前網絡媒體背景下族群身份展演主體與主題的多樣性以及影響的多面性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程度的不匹配。總的來說,已有研究較少關注華人移民在網絡媒體尤其是祖籍國網絡媒體上的族群身份展演,而且也缺乏關於這種展演對祖籍國民眾民族自覺意識影響的討論。

本文聚焦於華人移民Up 主在bilibili 網站上發布的以中華文化和中國經濟為主題的視頻以及中國民眾發表的彈幕與評論,並對它們進行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與“過程追蹤”,旨在探討以下問題:華人移民是如何運用祖籍國網絡媒體進行族群身份展演的?祖籍國民眾對這些展演的反響如何?

二、分析框架:散居者的族群身份展演與反響

全球化在挑戰民族國家邊界的同時,也促發了各民族為增強其成員的團結與凝聚力而不斷確認本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趨勢,這反而凸顯了集體和個人層面的身份意識:“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區別於他們?”如果將此議題聚焦到散居者群體,可以發現有的散居者難以完全融入居住國而發展出“抵御性族裔身份認同”,有的則是持“彈性公民身份”(flexible citizenship)的跨國移民者。盡管散居者的類型及其身份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多元,但其與祖籍國的互動也變得更加便捷與密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祖籍國網絡媒體成為散居者進行族群身份展演、向祖籍國民眾尋求情感支持的媒介之一。不少散居者有意識地運用話語型構(discursive formation)向特定受眾展示其族群特性在異國的延續,並爭取使其主張的族群身份得到祖籍國社會的承認。這種族群身份展演之所以成為可能,主要得益於網絡媒體所依托的互聯網技術。它能夠幫助個體實現從“物理不在場”到“在線具身化”(online embodiment),從而生動地呈現個體與共同體的密切關系。這些族群身份展演在祖籍國民眾間傳播並引發反響。作為展演的主要觀眾與權威評價者,祖籍國民眾在觀看視頻后以彈幕、點贊、評論等形式做出回應評價,與散居者就其所主張的身份進行表態與協商。這一過程同時也強化了祖籍國民眾的民族自覺意識(見圖1)。

本文將通過分析華人移民與祖籍國民眾在b 站的話語互動,來探討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與反響。本研究的語料來源於2020 年5 月至2021 年12 月在b 站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移民Up 主上傳視頻的文字謄寫及視頻的彈幕與評論。本研究採用目標式抽樣法,將研究對象限定為出生在中國的第一代移民。我們在b 站上以“華人”“移民”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到移民Up 主賬號,並根據Up 主的履歷、粉絲數量、活躍度和發布相關視頻的播放量,最終選取77 位粉絲數量在1500人以上、視頻播放量在2000 次以上的Up 主,以及粉絲量較少、但保持每周至少更新3 個視頻的新入駐Up 主為研究對象。

三、族群身份展演:華人移民的話語型構

華人移民在b 站發布的視頻可以被視作一種具有情景化與結構化的社會建構作用的話語型構。盡管身份的多樣性意味著華人移民的身份認同不必然指向同一現代主權國家,但作為文明體(civilization-state)的中國因其體量、歷史、人口和文明的完整性而凸顯出來,是華人移民心理文化結構中“想象的母國”。華人移民在視頻中運用話語型構來凸顯自身在這一“想象的母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角色與作用。其中,中華文化以及中國經濟與華人移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華人移民族群身份展演的重要主題。

(一)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與傳播者

杜維明先生曾闡述“文化中國”的理念,散居於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后代組成它的第二表征世界。華人移民通過展示自身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者與傳播者的話語型構,創造性地將中華文化同時置於“我們”與“他者”的比較視角下,以此凸顯中華文化的魅力並表達自身的文化認同。

一方面,華人移民通過展示自身在海外對原鄉文化的再現與尋覓,來塑造其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者的身份。其中,中華飲食文化與品種繁多的地域性美食是華人移民展示的重點。張令在移民美國后常常拍攝自己做家鄉菜的視頻,他在一則做洛陽羊肉湯和辣椒燒餅的視頻中說道:“現在一碗鮮美的羊肉湯就OK 啦,拿燒餅准備開吃…… 反正做出來是跟我們洛陽的這個湯一模一樣…… 大家別嫌我這碗大,在我們那兒喝羊肉湯碗就是這麼大,我這是專門去買的碗。”在視頻中,張令將他做的羊肉湯與燒餅界定為“我們洛陽”的傳統飲食,突出自己再現這些原鄉文化的努力。除了再現家鄉菜,華人移民也在視頻中表達他們尋覓到家鄉味道時的心情。移居日本的金溯在拍攝尋訪廣式甜品鋪的視頻時,仔細描述了這家店帶給她的“回國”的感覺:“說真的每次一來步行街,我就感覺跟回國了沒什麼差別……我現在要去一個廣式糖水鋪……光看這外邊的裝潢就覺得特別親切。不過不知道這邊跟國內的菜單是不是一樣的,但我感覺它味道做得還是挺正的。”移民Up主在其話語型構中將家鄉菜作為原鄉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代表,他們再現或尋覓家鄉菜的努力也就順理成章地被賦予了“在海外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的宏大意義。移民Up主不僅嘗試向祖籍國民眾展示其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的角色與作用,並且努力擴大這些展演的傳播面。移居馬來西亞的喬平常常拍攝視頻記錄當地的中華飲食餐館。盡管她在個人主頁中表示這些視頻“技術含量”還較低,但她細心地為這些視頻加上“收藏這個秋天”、“2021年度美食大賞”、“創作加成計劃”等由b站發起的話題活動標簽。由此,移民Up主的族群身份展演可以獲得祖籍國網絡媒體的官方推薦,在媒體平台增加曝光率,從而擴大傳播面。

另一方面,華人移民還通過展示他者的正面評價來彰顯自己作為中華文化傳播者的身份。雨琪移居芬蘭后與當地人組建起新家庭,她經常在b站發布自己向芬蘭家人傳播中華文化時家人的反應。部分視頻標題如下:“芬蘭公婆最愛的中國菜居然是這個?!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孜然羊肉一口就停不下來!開啟中餐新世界!”“芬蘭人認漢字猜意思!!了解中國漢字的起源和變化,感嘆中文真有魅力!!”除了呈現自身傳播中華文化的實踐,有的移民Up主還展示當地人主動學習中華文化的過程。例如,移居德國的陶燕發布了許多視頻,來展示她的德國家人如何“下中國象棋”,“做麻婆豆腐”,或者積極學習“打麻將”。在視頻的敘事邏輯上,這些Up主首先通過強調視頻中人物是“芬蘭人”或“德國人”來確立體驗者的他者身份,繼而展示他者對中華文化的積極評價,以此凸顯自身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努力與成效。在視頻的呈現形式上,這些Up主使用了許多特效來突出表現他者接觸中華文化時的反應。例如雨琪在上述視頻中特寫了芬蘭家人在嘗到中國菜或了解到有趣漢字時的驚喜表情,並在視頻中增加愛心貼圖以及“真是忍不住夸贊連連吶”“越啃越香”等藝術字,這些流行元素的加入起到了烘托氣氛、加強語氣、增強效果的作用。在視頻的推廣方式上,移民Up主們主動將視頻投稿至b站發起的創作活動欄目,爭取b 站的官方推薦。例如,移居亞美尼亞的陳強將拍攝亞美尼亞家人為他制作粽子的視頻投遞到“心動的飯局”活動欄目中。這些特別的敘事邏輯、呈現形式與推廣方式,體現了移民Up主對探索更具感染力、趣味性和傳播力的話語型構的積極嘗試。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証者與支持者

隨著全球化的深化,移民群體與母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多樣化。華人移民的另一類話語型構涉及自身在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作用,他們在族群身份展演中積極主張自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証者與支持者。

一方面,華人移民在展演中塑造自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見証者的身份。其一,Up主通過呈現他者對祖籍國產品的青睞,來強調祖籍國產品因其優良品質而受到當地人認可。移居巴基斯坦的季沙拍攝視頻展示當地人對中國生產的手機的喜愛程度:“我老婆用了三個手機,華為、OPPO、vivo 讓她用了個遍。上一次去買手機的時候,我們看了很多手機,但是她一眼就看上了這個vivo手機,店裡面有很多人給她推薦其他品牌,她不要。”在設置這則視頻的標題時,季沙強調“巴鐵媳婦徹底被征服,也太好用了”。其二,Up 主介紹祖籍國品牌在當地的發展進程,並將這些品牌抽象為中國經濟實力的象征。定居澳大利亞的劉凱拍攝視頻反映中國品牌在當地的快速發展:

20年前我在澳洲的超市、市場、一元店看到的是滿滿的made in China……卻沒有品牌名字……源自我拳拳的愛國之心,我是多麼想在澳洲見到中國的品牌,而不單單是中國制造啊……20 年時光荏苒……經過埋頭苦練,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出現在澳洲,並且有做強做大的趨勢……在澳洲人心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品牌是中國的驕傲華為,接下來是聯想、阿裡巴巴、小米、抖音……我為這些品牌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希望有更多中國品牌可以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劉凱積極向祖籍國民眾介紹中國品牌如何拓展海外市場,賦予其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意涵。在敘述中,他將中國品牌在當地20 年前后的發展變化進行比較,這種歷時性比較凸顯了移民Up 主自身作為祖籍國品牌“從無到有”全過程的見証者的身份,同時也有助於強化觀眾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印象,激發觀眾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同樣地,移民Up 主也將這些表現中國產品在當地受歡迎程度的視頻投稿至b 站發起的創作活動欄目。例如,移居塞爾維亞的胡安拍攝了當地的華為企業,並為這支視頻加上了“哪一刻,讓你覺得祖國不一樣了?”的話題標簽,以推動展演的廣泛傳播。

另一方面,華人移民通過強調自己在海外堅持“以族群為中心的消費”(ethnocentric consumption)來彰顯其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支持者的身份。在澳大利亞定居的羅杰發布視頻表示自己偏愛消費中國產品,並為這種偏好賦予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全澳第二家華為旗艦店在悉尼隆重開業,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是必須用行動支持一波咱們的民族品牌,簡單粗暴買買買,走起……特殊時期,咱們海外華僑也隻有通過這種方式來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其實我覺得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中國人,這種時候就應該團結一致,能出錢出錢,能出力出力,盡快地幫助咱們民族品牌渡過難關。

羅杰在展演中表達了對中國產品在居住國競爭狀況的關切,並強調自己作為“民族品牌消費者”與“國外的中國人”的雙重身份及意涵,進而將微觀層面的消費行為整合進“支持中國經濟發展”這一宏大敘事中。他為視頻配上了節奏強烈的音樂,並特寫自己購買的華為手機,以此凸顯出他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個人貢獻。此外,羅杰還在標題中使用了許多青年亞文化詞匯,如“簡單粗暴”“買買買”。這些青年流行語言與族群身份敘事相拼貼,由此產生的新式認同話語更易於被祖籍國的年輕觀眾接受。

可見,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實際上是一種反身性(reflexive)行為。移民Up 主在組織與編排話語型構時也在揣測來自祖籍國民眾的社會期望,並主動適應祖籍國網絡媒體的傳播規律。這些趣味性設計不僅增加了展演的傳播機會,還有助於提升華人移民話語型構的感染力,促進祖籍國民眾的理解與共情。華人移民嘗試與祖籍國民眾共享身份認同的努力,在祖籍國民眾中引發了不同反響。

四、族群身份展演的反響:祖籍國民眾的回應評價

如果說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更多體現在文化與經濟維度,那麼祖籍國民眾的回應評價所指涉的身份認同則還包含“對主權的文化感受”,具有民族與國家層面的意涵。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cultural consciousness)的概念:“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已經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對祖籍國民眾而言,華人移民就像一面既熟悉又陌生的鏡子。祖籍國民眾在觀看與評價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過程中協商后者所主張的族群身份。這些話語互動同時也促使觀眾從本土視角反觀自身,深化了他們的民族自覺意識。

(一)“正宗”或“不正宗”:中華文化原真性的協商

相較於華人移民,祖籍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在更大程度上具有“經驗原真性(experiential authenticity),這使他們在詮釋中華文化的話語權上不言而喻地佔有優勢。觀眾在觀看移民Up 主的展演后就視頻中出現的中華文化“正宗”或“不正宗”這一問題展開協商,並在此過程中深化了自身的文化自覺意識。

觀眾堅信自己來自原鄉的日常經驗與記憶代表了最“正宗”的中華文化內涵,並以之為標准來評價展演中的中華文化原真性。一方面,有的觀眾以自身在祖籍國的飲食習慣為參照,對華人移民所展演的中華飲食文化的原真性表示認可。其一,觀眾對Up 主所主張的傳承者身份做出確認。他們評價張令喝的羊肉湯成色“弄類不賴”,用的碗“也很到位”,據此認為張令所傳承的中華飲食文化“看起來很正宗”,整體“跟國內區別不大”。張令的中華文化傳承者身份在這一互動過程中獲得確認。其二,觀眾對Up 主所主張的傳播者身份給予肯定。一些觀眾評價雨琪為芬蘭家人制作中國菜“澆油很中式”,因而是“地道的中國做法”。還有觀眾主動為Up 主傳播中華飲食文化提出建議:“看出來了,酸甜口的基本上都能讓外國人喜歡,其次就是一些濃油赤醬這種全世界都受歡迎的菜式﹔鯽魚豆腐湯可以給安排嗎?不知道外國人喜不喜歡中國的湯水文化。”觀眾主動替雨琪總結哪些傳統飲食“能讓外國人喜歡”,並基於個體的飲食經驗提議其他可以拓展的菜式。

另一方面,也有觀眾對華人移民傳承與傳播的中華文化的原真性提出一些可協商的地方。一是指出Up 主在居住國傳承中華文化時沒有做到完全再現。比如針對張令喝的羊肉湯,有觀眾評價道:“肉不對,我們這是燒的肉,你那是燉的”﹔“做的燒餅‘沒有油旋’”。二是提出Up 主向他者傳播中華文化時出現了某種與居住國當地文化相結合的趨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原真性。例如,有觀眾指出雨琪給芬蘭家人做中國菜“香菇炒上海青”時“拿芬蘭的菇炒上海的白菜”,並對這種在地化的傳播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這也太將就了,蘑菇和香菇完全兩碼事”﹔“你這個口菇是拿來做披薩用的”﹔“蘑菇本身味道濃烈,混合起來會串味的”。同樣地,還有觀眾不贊成雨琪將中華傳統菜肴與居住國主食結合在一起的做法:“面包和中國菜不搭,米飯饅頭面條還行。”觀眾將食材視作區別不同民族文化的標志,並基於對中華文化獨特性的信念而對雨琪的再發揮行為提出不同意見。但總體而言,觀眾對華人移民在文化維度的族群身份展演大多持肯定態度,即便對其展演內容與形式有些不同看法,也多表示“有提高空間”,但沒有否認移民Up 主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者與傳播者的身份。

觀眾在“評頭論足”的過程中也強化了文化自覺意識。他們在彈幕與評論中向移民Up 主以及其他觀眾普及所掌握的中華文化知識,以此彰顯自己作為中華文化“正統”傳承者與傳播者的身份。有觀眾在雨琪發布的向芬蘭家人教授漢字的展演中補充道:“科普小知識:繁體的壹貳三是朱元璋為了防止官吏貪污做假賬而做的字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漢語中三就表示多”﹔“‘大’字最初的含義也是人,后來才慢慢演變為現在的意思”。這些觀眾或有意識地使用繁體字,或引用古語,或強調自己對某一漢字的認知符合其原初意義,由此彰顯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具有原真性。有觀眾進一步表示:“感覺我都有興趣學甲骨文了耶,很有意思,這個過程好啊,了解中國文字來源”﹔“我也是,現在是手機電腦打字多了,突然寫字時發現好多字都怎麼寫都忘了”﹔“作為對外漢辦的老師,我覺得你們的點子太好了”。可見,有關中華文化原真性的協商不僅激發了觀眾繼續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也強化了他們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機遇”或“挑戰”:中國經濟適應性的商榷

就華人移民所主張的中國經濟發展見証者與支持者身份,觀眾在回應與評價時更多聚焦於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適應性”上。這一過程也深化了觀眾支持中國經濟提高競爭力的自覺意識。

一方面,觀眾對華人移民的話語型構表示一定程度的認可。一是肯定華人移民所展現的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圖景,相信國產品牌的全球競爭力。例如,“要想做到中國這樣又便宜又好,隻有中國這個大市場做后盾才辦得到”﹔“隻要是地球人根本離不開中國制造,高中低檔中國都造,哪怕是非洲原始部落裡面照樣有中國制造的小商品”。二是贊賞移民Up 主購買國產商品的行為並給予積極評價。如“你支持華為,我支持你”﹔“買華為是因為希望自己國家強盛起來,愛國不羞恥,支持”。華人移民的見証者與支持者身份由此分別獲得確認。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觀眾與華人移民就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沖擊展開商榷,這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后者所主張的中國經濟發展見証者與支持者的身份。其一,觀眾對中國經濟發展見証者的話語型構提出不同意見。例如,有觀眾指出國產品牌在走出國門的同時也失去了部分國內市場,“中國人身邊的外國品牌…… 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如,有觀眾以提醒的口吻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需應對來自其他經濟體的影響:“現在要警惕,畢竟我國人工成本開始越來越高…… 東南亞那邊,人工成本比較低”﹔“面對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其二,觀眾提出移民Up 主單純消費國產品牌的行為不足以支持中國經濟應對全球競爭,並對能夠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行為提出自己的看法:“技術封鎖和技術突破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領…… 我們要爭的是下個紀元的全產業鏈升級。”觀眾的這些競爭性敘事主要側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以及如何才能更有力地支持其發展等具體議題上,並沒有完全否認移民Up 主所主張的見証者與支持者身份。

在上述有關中國經濟適應性的商榷中,觀眾深化了助力中國經濟提高競爭力、更好地把握機遇的自覺意識:“吾輩當自強,還是那句話,擼起袖子加油干。”他們認為這一責任與使命應該在適應而非逆全球化的基礎上完成。其一,觀眾建立起與移民Up 主相似的“以族群為中心的消費”敘事,積極支持國產商品,“我的態度是能用國產的就不用合資的,能用合資的就不用進口的。比如我用的肥皂和沐浴露都是六神的。”其二,觀眾認為在幫助中國經濟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國產品牌還應提高自主科技水平,“永遠隻有好的技術好的服務才能發展”。其三,觀眾指出技術進步不意味著技術壟斷,認為中國經濟應該在積極擁抱全球化的過程中繁榮進步,“實際上沒有一個國家完全掌控技術,都是一部分…… ”﹔“共贏才是王道,抵制才是愚蠢的行為”。上述為中國經濟“出謀劃策”的討論,體現了觀眾對中國經濟在全球化深化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反思。

如上所述,祖籍國民眾圍繞中華文化原真性以及中國經濟適應性兩個主題,與華人移民展開話語互動與身份協商。這一過程受個體原本認知框架和宏觀社會文化結構影響,同時也強化了觀眾自身對民族與國家的文化特質和經濟利益的自覺意識。從祖籍國民眾對展演的反響可以看出,華人移民的族群身份展演在提升華人移民自身關注度的同時,客觀上也起到了激勵祖籍國民眾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關心與支持中國經濟的作用。

五、結語

基於對b 站有關視頻的內容分析,本文討論了華人移民在中國網絡媒體上的族群身份展演以及祖籍國民眾對這些展演的反響。華人移民Up 主通過發布自制視頻來展示自身在祖籍國文化與經濟發展進程中的角色與作用。祖籍國民眾與華人移民通過話語互動,就后者所主張的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者以及中國經濟的見証者與支持者的身份進行協商。在這一過程中,觀眾與移民雖然在中華文化原真性與中國經濟適應性議題上存在一定爭議,但多集中於展演的內容與形式以及對具體議題事實的商榷上。祖籍國觀眾在回應與評價過程中也深化了自身的民族自覺意識。

本研究為我們理解當代華人移民與祖籍國的關系提供了新視角。華人移民在網絡媒體上對其族群身份的塑造與展示不僅是一種尋求社會適應、情感支持與發展機遇的策略,更是內在身份意識與認同的喚起與深化。一方面,華人移民將在海外的文化生活及消費習慣與祖籍國的發展聯系起來,在“喚起、重構、固化和刻寫”既有社會記憶的基礎上展示自身對祖籍國的認同。這些話語型構滲透於華人移民與祖籍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更易於被后者所理解、引發共鳴和實現共享。另一方面,華人移民通過策劃各類議題、設計視覺與聲覺特效、運用祖籍國互聯網空間的流行表達,來組織與編排其話語型構,從而擴大族群身份展演的傳播范圍,拉近與祖籍國民眾的心理距離,爭取他們的理解與共情。祖籍國民眾在觀看華人移民視頻作品的過程中加強對他們選擇的理解,傾聽他們在海外的思念與自豪、委屈與憤怒,為他們提供感情支持。這種族群身份展演成為華人移民依托互聯網進行“社會地位補償”的新途徑,體現出華人移民嘗試適應當地生活與調和不同文化的生存智慧。

隨著網絡視聽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媒體尤其是視頻網站逐漸在國家權力之外發展出一種異質性的文化領導權,成為影響新一代青少年娛樂消費方式、文化選擇和思想認同的新興力量。互聯網的技術邏輯與體制外的市場力量同時為民族國家認同帶來了新挑戰和新機遇。一方面,它們正在“重構傳統宏大敘事結構的認同樣態”,這可能“使虛擬空間中的民族國家認同由聚合式的中心輻射走向圈層化的離散”。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也使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身份認同的共存與對話成為可能,推動了認同樣態的豐富化與多維度化。從本研究來看,祖籍國網絡媒體不僅為散居者提供了表達身份認同的平台,而且為本國民眾創造了自我映照的契機。散居者由於兼具“我們”與“他者”的雙重意涵,他們對“想象的母國”的詮釋積極推動了祖籍國民眾民族自覺意識的強化。作為民族共同體的核心成員,祖籍國民眾在回應評價散居者的族群身份展演的日常話語實踐中深化了對自身民族文化與經濟的認知與定位。這種民族自覺意識既是相關社會文化主體在世界參照體系下主動進行自我關照與反思的產物,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在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中對“各美其美”的理解與堅守。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網絡媒體具有選擇性、過濾性的特征。虛擬空間中的族群身份展演只是散居者族群身份的一種特殊呈現形態,可能與散居者在現實生活中的身份認同及其相關實踐存在差異。但我們不應忽略網絡媒體在促進散居者與祖籍國民間社會溝通對話、共享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

華人移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參與者、受益者和卓有成效的貢獻者。互聯網技術與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我們應搭建廣泛、多元的網絡媒體,更好地發揮華人移民在融通中外、推動中外友好合作中的作用。華人移民既是中國故事的講述對象,也是中國故事的講述主體。我們應該在華人移民群體、居住國以及祖籍國社會之間打造更多友好交流的渠道,增進各方的相互理解與人文溝通,這將有益於我們在新形勢下“建構多主體、立體式的國際傳播格局,提高我國國際傳播影響力和國際輿論引導力”。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積極引領華人移民的表達方式和祖籍國民眾的民族國家認同感,促進雙方的共享共情,實現從“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夯實民意基礎。

(摘自:黎相宜、朱薈嵐:《華人移民Up主的族群身份展演與反響——基於b 站有關視頻的話語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2年第3期。注釋從略,如有需要請參見原文。)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