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僑鄉研究】鄉村振興視野下僑鄉的轉型發展——以閩南澳頭僑鄉為例的分析
2022年10月17日16:47  

近代歷史上,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民眾出國人數眾多,形成大大小小的僑鄉。根據《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僑鄉卷》,“僑鄉”,字面上的意思是“華僑的故鄉”。隨著僑情的發展變化,有的學者認為,“僑鄉”並不只是“華僑的故鄉”,而是華僑華人及其后裔的故鄉。陳達是最早進行僑鄉研究的社會學家。陳達把僑鄉稱為“華僑小區”,它的特征是遷民人數較多,歷史較長,遷民對於家鄉有比較明顯的影響。這種著眼於海外華人數量、歷史和影響的界定,成為后來“僑鄉”界定的基礎。可見,作為中國海外移民及其與祖籍地關系的產物,僑鄉的發展與海外移民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福建等地的傳統僑鄉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有的僑鄉隨著海外移民與家鄉聯系的恢復與密切,在家鄉進行大規模投資、捐贈等,助力家鄉經濟社會獲得了快速發展﹔有的僑鄉則因老移民與家鄉關系的中斷,僑鄉的發展未能很好借助僑務資源,從而呈現出“衰落”的景象﹔還有的地方因為新移民群體而成為新僑鄉。不少學者注意到僑鄉的多元化發展。如黃曉堅注意到傳統僑鄉的衰退及僑鄉發展的三種方向:即“退化”中的僑鄉、“中興”中的僑鄉和“新生”中的僑鄉。黃靜將中國傳統僑鄉分為三種:即中興型、衰退型和穩定型。兩位學者的觀點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但都注意到海外移民對僑鄉不同發展路徑的影響和作用。李明歡等關注福建西北部的明溪縣,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新移民的增長及其對該縣社會、經濟發展多方面的影響而成為新僑鄉。鄭德華從總結僑鄉研究的歷史入手,提出僑鄉研究屬於地域研究的范疇,強調要注重僑鄉的地域特性和歷史特性。

由此可見,僑鄉的發展路徑與“僑”密切相關,僑鄉的發展轉型是區域發展的重要部分。然而,除了僑的因素與地方因素外,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與政策導向也是形塑僑鄉發展路徑的重要力量,是僑鄉實現發展轉型的重要依托。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下,不少僑鄉充分挖掘原有的僑務資源,實現了向城鎮化和現代化的轉型發展。這一視角下的僑鄉研究還沒有引起學界充分關注。

閩南是我國的重點僑鄉,澳頭是閩南典型僑鄉之一。幾百年來,海外移民無論是選擇“完全定居”還是選擇“衣錦還鄉”,發跡后回饋故裡、建設故裡與榮耀先祖的傳統觀念成為僑鄉形成與發展的重大因子,“僑鄉”特色的人文景觀因運而生,成為僑鄉活態文化遺產。澳頭的發展除了受僑的因素影響外,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也是其重要的形塑力量。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影響下,澳頭實現從傳統僑鄉逐漸向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轉型,形成本土性和國際性兼容的僑鄉文化景觀,在活態(living)、動態(dynamic)的永續發展中承繼傳統文化、融合外來文化,反映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內涵。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提出“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是人類在地表活動的產物,包含自然風光、田野、建筑、村落、廠礦、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飾等所構成的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征和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征。故此,本文擬以文化景觀為研究視角,以近年來筆者所做的田野調查、口述訪談及地方史料等為依據,探討僑的資源與國家發展戰略背景下僑鄉的發展路徑。

一、海外移民與澳頭僑鄉傳統文化景觀的形成與傳承

澳頭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東南海岸突出地,面積近90萬平方米,其聚落形似一隻匍匐向西南方向入海的大龜(一說“鰲”),因位於海灣凹曲處,故名“鰲頭”“鰲東”,所在海域名“鰲海”“鰲江”。澳頭在歷史上是閩南有名的古渡口和重要的海陸交通要點。村民善造舟船,帆檣輻輳南來北往,“‘走北船’到北方,‘走南船’下南洋”。道光元年(1821),澳頭人駕船經廈門直達新加坡,成為我國第一艘直航新加坡的貨船和新加坡開埠后的第一條商船,開啟文字記載中的澳頭直航海外移民之路。此后,澳頭雙桅帆船不斷運載“過番”的村民到南洋各地謀生。晚清時局動蕩,民國戰事頻仍,澳頭人前仆后繼出洋,澳頭逐漸發展成為著名的“海港僑村”。

目前,澳頭閩南特色榕樹遍布路邊、空地和屋側,部分樹齡超過建村時間,頗具防風、防旱、防澇及庇蔭等作用,是與先民共創澳頭至今的活態自然景觀﹔閩南傳統建筑紅磚厝或條石厝多環繞曾與海相通的“懷遠湖”,以及從西面插入的小海灣兩側,以樂安橋B相連,中外元素融合的洋樓(“番仔樓”)沿入村主道修建,這些涉僑建筑是澳頭舉目可見的人文景觀。其形成和傳承則與海外移民息息相關。宗祠宮廟是聚落祖業蓬勃發展的根基,而海外移民榮歸故裡或寄回僑匯興建的洋樓則注入了其移居地的文化,在長時段活態、動態的積累中逐步演化為僑鄉的傳統文化景觀。

(一)作為僑鄉文化根基的宗祠宮廟

作為僑鄉宗親傳統的象征、海外華僑華人與祖籍地聯系的根,家廟和宗祠是僑鄉代表性的文化景觀。而海外移民在這些文化景觀的打造與傳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代移居澳頭的蔣蘇二姓,在村西臨海地方修建巷距僅85厘米的相連家廟。今日所見之蔣蘇兩家廟,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均為翹脊飛檐燕尾式閩南建筑。蔣氏家廟坐東朝西面向廈門五通碼頭,蘇氏家廟朝南遙對金門島。蔣氏家廟修建時間較早,最早可能是1392年﹔蘇氏家廟修建於清代,內院還保留蘇廷玉捐銀一千元的石刻。抗戰期間,澳頭慘遭日軍濫炸,蔣氏家廟前落被毀,蘇氏家廟牆面破損。改革開放后,海外澳頭人爭先恐后返鄉尋根謁祖,為報“祖先恩澤”並使海外新生代“明義知根”,商議重修家廟。1987年,新加坡蔣思永、蔣最初、蔣壬江、蘇南宮,馬來西亞蘇福山,美國蘇長含等率先垂范,各地澳頭人共襄盛舉,集資一百多萬元人民幣,委派蘇釗政、蔣本立、蔣才照、蘇圻快等籌劃主持,按原制式重修三座蘇姓、一座蔣姓家廟。1988年10月10日,蔣蘇家廟同時舉行落成典禮,海外澳頭人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及台港澳等地絡繹而來,蔣才照將蔣蘇家廟慶典影片帶回新加坡翻錄后廣為流傳,既彰顯了海外澳頭人對祖籍地宗親傳統的守護,也體現了海外澳頭人與原鄉文化之間的傳承。

位於海墘的蘇氏萬發祖祠建於清康熙年間,經時代洗禮建物傾圮嚴重,2016年,海內外澳頭人發起重修。2018年祖祠落成慶典上,新加坡、泰國等國及港澳台和內地的宗親代表舉辦“海外華僑子孫回鄉尋根祭祖活動”,也體現了海外澳頭人對祖籍地宗親傳統的守護。

作為源遠流長的信仰文化景觀,土地廟、媽祖宮等分布在閩南各地,是祖籍閩南之華僑華人共同的信仰歸宿,海外澳頭人通過澳頭廣應宮守護著他們的信仰傳統。

澳頭廣應宮修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又稱“媽祖宮”,現建筑為兩進佔地168平方米,位於臨近古渡口的村東南角,每年正月十三及三月廿三日媽祖聖誕舉行民俗慶典,是海內外澳頭人互動的重要時刻。慶典時各家各戶自備糕棗虔誠祭拜並公演閩劇助興,各鄉社武術隊集中在澳頭社觀摩表演,獻藝比賽。據載,乾隆五年(1740),蔣氏五房出船25艘載貨到錦州、天津、煙台、秦皇島等地貿易,為了順應季風出航,在正月十三日供奉天上聖母,而回鄉者則要騎馬進行“蜈蚣陣”、“宋江陣”等民俗表演,同時展出從北方帶回的純棉衣、襖、帽等。另外,澳頭涉及媽祖宮的傳說還有蔣氏力士“媽祖宮口托鐵錠”﹔媽祖誕辰日午后海面成群白海豚逐潮戲浪,村民稱之“海豚拜媽祖”,曾是鰲江海域一大奇觀。海外澳頭人對廣應宮寄托深厚的情感,成為守護信仰傳承的核心力量,如1935—1937年新加坡蔣驥甫之出資翻修。抗戰期間,廣應宮及堤岸受日軍戰火毀壞僅存后堂,1984年,海外澳頭人蔣思永、蘇南宮、劉基成等四十余人捐資翻修。1995年,海外澳頭人聯合澳頭村民發起重修廣應宮,1997年完工。《重修澳頭存廣應宮碑記》顯示,重修捐資折合人民幣約50萬元的善款包括人民幣、美元、叻幣、馬幣和台幣等。“媽祖信俗”於2009年9月30日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我國第一個信俗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文化遺產傳承的普遍性。海內外澳頭人對廣應宮的守護,一方面體現海內外澳頭人齊心協力傳承媽祖信俗弘揚媽祖文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媽祖信仰作為海外華僑華人與兩岸同胞的共同信仰,使各地包括澳頭廣應宮在內的媽祖廟成為媽祖信仰網絡的節點和共同的信仰根基。

(二)中外文化合璧的文化景觀

在海外發家致富后回故裡建房蓋樓是華僑傳統的價值觀之一,這種價值觀導致了近代以來僑鄉建筑的多元化發展,如“番仔樓”和嘉庚式建筑的出現,在僑鄉注入同時代南洋建筑風格而點綴了不少異國風情的文化景觀。近現代海外澳頭人創業有成后想方設法回鄉修建房屋,如新加坡蔣德成、馬來西亞蘇福山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新加坡蔣驥甫興建的番仔樓“我素廬”,由於它承載澳頭人文教育與革命歷史記憶,因此也創新了澳頭的僑鄉傳統。

蔣驥甫(1862—1944)是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和陳文確的合作伙伴,也是海外澳頭人創業拼博的典范。他15歲因生活困難到上海謀生,后隻身南渡新加坡,與陳嘉庚合辦橡膠園,並獨創信誠橡膠廠和民生樹膠廠有限公司﹔1929年,他與陳延謙、陳文確、林金殿等聯合發起成立新加坡同安會館,購置新加坡絲絲街167號三層樓房為會所﹔1935年,合資創辦新加坡大華銀行,任董事。蔣氏創業有成后熱衷在故鄉澳頭興辦各種公益事業,1926年以蘇延玉進士第為校舍獨資創辦覺民小學,免費為家鄉培養人才,后於1936年增建校舍。為便於往返南洋與澳頭,1934年在澳頭開始興建“我素廬”作為居所,1937年落成。“我素廬”坐南朝北,是一座歐式洋樓,由廈門書法名家洪鴻儒題寫的“我素廬”門匾,刻於大理石板嵌於門楣。抗戰期間,蔣氏出資購買槍支彈藥支援澳頭壯丁義勇隊抗日,“我素廬”成為抗日據點,其西側二樓被炸塌。抗戰勝利后,1946年,新加坡澳頭人組織鰲東同鄉會復辦覺民小學,蔣氏兒子蔣勖初繼承父業,不僅捐出“我素廬”作為校舍,而且出資修復蔣氏祖厝、媽祖廟等,全力支持澳頭公益事業。在蔣氏感召下,澳頭華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涌現了一波支持家鄉建設浪潮,為抗戰后僑鄉復興貢獻良多。

“我素廬”還承載著紅色革命的歷史記憶,為澳頭僑鄉傳統增添了紅色基因。內戰期間,“我素廬”成為中共閩西南地下黨的交通站和廈門地下黨的活動點,通過馬巷郵局澳頭郵政代辦所和地下網絡傳遞情報,利用澳頭往返五通的穎海號渡輪,掩護大批廈門地下黨員安全轉移。1949年后,“我素廬”長期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部門征用,在兩岸對峙時期成為國民黨軍重要攻擊目標之一,延至落實僑房政策后才恢復寧靜。

要言之,作為一項歷經兩次戰火洗禮和歲月滄桑變遷的文化景觀,“我素廬”不僅見証了海外澳頭人反哺家鄉興教育才的歷程,而且還記錄了海內外澳頭人團結抗戰和革命建設的活動,成為僑鄉傳統中紅色因子的載體。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僑鄉文化景觀的多元拓展

作為具有“僑”特色的地域,僑鄉發展既受到僑的因素影響,也受到國家層面因素的形塑。在當代中國區域發展進程中,所有僑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於鄉村振興等國家發展戰略和宏觀政策。近年來,澳頭圍繞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展開美麗鄉村建設,推動了僑鄉文化景觀的變遷及僑鄉的轉型發展。作為僑鄉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澳頭諸多具有閩南建筑特色的文化景觀在僑鄉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型過程中,不僅是海內外澳頭人依托的物質傳承根基,更轉化為當代僑鄉文化多元拓展的基礎,成為閩南人承繼傳統精神與自然共創的當代僑鄉文化景觀。

(一)傳統人文景觀的文化賦能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蔣氏小宗”,是澳頭村內唯一朝東的閩南(紅)磚石(條)木結構古厝,當地又稱“向東厝”,取“面朝懷遠湖納紫氣東來”之意。2014年美麗鄉村政策在澳頭付諸實施后,2017年“翔安區澳頭文化產業園”挂牌成立,這座年久失修的古厝被改建為“澳頭村史館”,一方面展示澳頭歷史沿革、文化發展以及特色僑鄉文化和海洋文化(“三海一僑”),另一方面介紹澳頭村建設規劃,尤其是澳頭國際化藝術僑鄉發展藍圖。除固定展覽外,2018年澳頭村史館邀請藝術家伊玄構想打造“玄象東方美學生活館”,在“澳頭2018海洋國際藝術季”推出“海絲重光——匠心傳承”、“一味”、“村史館裡的民國先生”等特展。“澳頭村史館+玄象美學生活館”之復合型交互式二合一文創項目,使得澳頭古厝煥發了新的活力,成為藝術化的僑鄉文化景觀。

另一個活用古厝推進僑鄉文化建設而成為僑鄉文化景觀的案例是2017年5月開放的“尚施文學館”,又稱“澳頭文學館”,由“蘇氏小宗”修復而成。蘇氏小宗建於清末,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在修復過程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閩南古厝的建筑風格,另一方面適度融入現代藝術品味。文學館免費開放,無論是澳頭村民、各地游客,還是海外華僑華人,都可以靜靜地坐文學館內品茶閱讀,盡享僑鄉的美好時光。

要言之,以蔣氏小宗和蘇氏小宗之閩南古厝為主體,復合現代文化藝術而成的村史館和文學館,是閩南僑鄉在地文化和現代生活美學融合的“綜合體”,建成后熱情接待澳頭在地村民和海外澳頭人,以及閩台兩岸、全國各地及各國參訪人群,展現了澳頭文化景觀之傳統人文歷史邁向現代化社區營造的融合性力量。這種對僑鄉傳統在地人文景觀的現代創意性改造,無疑是建立在對僑鄉在地文化於全球文化格局中的自信基礎之上的,是僑鄉文化多元拓展的呈現。

“閩僑文史館”位於沙塘裡34號,2018年由僑眷蔣永泰自籌資金將一座百年閩南古厝修葺改建而成。該民間公益性文史館以弘揚傳承閩僑歷史文化為目的,主要展示澳頭華僑史(如澳頭古渡照片、僑批等)、愛國華僑蔣驥甫人物故事、歸僑蔣才裕生平、閩南紅磚古厝建筑文化等,同時開展以“澳頭走向世界”為主題的海外聯誼等活動,刊行《鰲江濤聲》畫報,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宣傳澳頭華僑文化和僑務發展,以建立海內外澳頭人網絡。開館后幾年參訪的海外澳頭人、歸僑僑眷以及市民、游客等已達2萬多人,成為澳頭僑鄉的新文化景觀和宗親聯系的新據點。

而澳頭華僑書院則是活用澳頭舊村部而成。為了向新加坡愛國華僑蔣驥甫致敬,1957年中共澳頭支部書記蔣造金和生產隊隊長蘇溫柔運用“支援前線”節余款購置舊紅磚、木料等,仿造覺民小學外型建造而成。這座特殊的僑房曾作為生產隊、海軍及軍隊醫療所等公務用房,“文革”期間一度破落,改革開放后改造為計生服務站、防台抗汛點、居民事務公開點等。隨著城市化進程,2016年,這座頗具歷史意義的華僑紀念建筑被改造成以“華僑”為標簽的書院,提供各種豐富的課程,不僅展示“南音演奏”“閩南文化與風情”等僑鄉文化專題,而且舉辦“婚姻家庭及鄰裡關系”“國計民生大事我知曉”等活動,成為僑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二)傳統人文景觀的經濟賦能

澳頭發展成為“海港美食僑村”,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對閩南古厝的多元活用,是僑鄉文化景觀之多元拓展的表現。置身廈門最具盛名的閩南海鮮館之一“大厝宅”,很難想象其前身是位於上施角的“蘇氏小宗”,一座閩南燕尾式、雕花牆飾精致的百年古厝。正如不少僑鄉古建,蘇氏小宗因其繼承者離鄉而漸漸荒廢,最終淪為牛棚。因應廈門城市化和澳頭美麗鄉村建設,2010年,蘇亮謠返鄉整理蘇氏小宗,將其改建為閩南特色海鮮餐廳——“大厝宅”。大厝宅既保留了閩南僑鄉古厝的建筑機理和人脈根基,盡顯中國式文人院落格局,宅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又注入信息化時代的新元素,造就了一個舒緩和雅致的生活空間。“大厝宅”讓人在品嘗僑鄉在地美食的同時感觸傳統與創新的和諧、古老與現代的融合,成為海港美食僑村的代表。

活用閩南古厝打造海港美食僑村可以回溯至1983年“663海鮮館”的開業,此后,以古厝為基礎改建主打海港僑村特色美食的餐廳雨后春筍般出現,澳頭發展為蜚聲海內外的海港美食僑村。如“六和居海鮮食府”所在的古厝,歷史達三百多年,所謂“六和”源自創始人蔣海堂祖先的老字號,即“天時地利人和謂之六和”。2016年,蔣海堂響應“美麗鄉村共同締造”號召,重拾“六和居”名號與秘方,沿懷遠湖建成“六和居海鮮食府”,很快發展為名聞遐邇的餐廳,蔣海堂也因此成為福建電視台僑鄉勵志青年創業故事的原型。

以古厝為載體建構海港美食僑村,可視為澳頭僑鄉現代轉型的特色組成部分。2020年,澳頭拍攝“澳頭海鮮宣傳片”在“澳頭僑鄉春節聯歡晚會”上直播,讓海內外直觀了解澳頭美食文化。海鮮美食既是澳頭傳統漁業經濟的體現,也是海外澳頭人最深刻的原鄉記憶之一,是最能緩解鄉愁並讓新世代認識祖籍的媒介。海港、古厝、美食構建的海港美食僑村,已經成為現代化進程中澳頭僑鄉不可缺少的食文化景觀。

根據規劃,澳頭還有僑房22處“在社區營造中被列入‘共管共建’項目,將富有閩南建筑特色承載華僑親情的房子,將通過托管形式交付修繕運營。”“鄉情濃濃,僑情依依,為家鄉興辦事業、回家鄉置辦家業的情懷此起彼伏。這些僑房正體現了華僑落葉歸根的情懷。修繕、保護這些舊古厝,讓房子煥發新姿,讓血脈親情代代相傳。”這些僑房或者改建為民宿(雨巷、茶語、詩瓷、酒蝸等),或者活用為藝術工作室(蘇遙、陳文令、舟一等),作為文旅產業和藝術創作相結合的社區營造范例,成為澳頭僑鄉人文景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作為國際交往平台的僑鄉文化景觀之打造

近年來,澳頭僑鄉發展轉型的另一個趨勢是發揮僑的橋梁紐帶作用,打造具有國際交往功能的文化景觀。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呈現出一個與海外華僑華人緊密相連之生機勃勃的創意僑鄉風貌,一個多種元素交匯融合的當代僑鄉文化景觀逐漸成型。

(一)“三位一體”的閩僑文史館

澳頭閩僑文史館的創辦者蔣永泰原任廈門人民廣播電台記者,退休后回到故裡,決心“搭建華僑華人聯系的橋梁”。2015年,澳頭華僑聯誼會成立,蔣永泰出任會長(2021年連任),兼任廈門國際商會文化(影視動漫)產業委員會副主任。因此,文史館還成為澳頭華僑聯誼會辦公場所和“澳頭閩僑失散親人服務中心”,文史館—聯誼會—服務中心“三位一體”,保留了諸多澳頭僑務活動記錄。如2019年,馬來西亞蘇釗俊等人到訪澳頭,與蔣永泰等探討澳頭與馬來西亞僑胞創業合作的可能性,研討在澳頭興建馬來西亞華僑館以加強與馬來西亞青年的交流,創辦《鰲江夢想秀》電視直播節目以推進與海外新媒體合作等。該館還記錄了海峽兩岸交流的情節,如2017年8月5日,台灣青年學生組團到訪,蔣永泰等詳介澳頭古今,特別是澳頭別具特色的華僑歷史和僑鄉文化。

蔣永泰及其閩僑文史館不只是“等進來”接待海外澳頭人和港澳台同胞,而且還積極“走出去”,自費參訪海外澳頭人所生存和拼博的國家和地區,拜訪僑社了解僑情,推介澳頭僑鄉發展及其遠景,邀請海外澳頭人共建故鄉。作為2017年福建省僑聯命名的“僑胞之家”,澳頭華僑聯誼會致力於協助海外僑胞找尋失散親人,蔣永泰計劃在海外建立100個失散親人服務網點(已設立20多個),創新海內外聯誼方式,並已逐步見效,如2019年10月15日,台灣高雄蔣慶信專程到澳頭探尋蔣氏永錫公祖籍地,確認“高雄蔣姓均是大陸永錫公(祖)的子孫后代”,而高雄蔣氏之所以能夠成功登陸,是因為蔣永泰通過美國蘇長含與高雄蔣氏宗親蔣建立了聯系。

作為一座由閩南古厝改造而成、展現僑鄉多元拓展的文化景觀,“三位一體”的閩僑文史館展示著澳頭僑鄉的歷史和文化,記錄著海內外澳頭人的交流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閩南僑鄉的國際化進程。作為其創辦者和守護者,蔣永泰像一座橋梁,一頭系著澳頭僑鄉的發展,一頭系著澳頭鄉親的情誼,從最基層僑鄉的層面實踐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也因此在2018年被中國僑聯評為“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二)中國東南小海港的北歐當代藝術中心

近年來,澳頭僑鄉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觀之一無疑是北歐當代藝術中心(Nordic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in Xiamen,簡稱NAC),該中心既是澳頭涉僑建筑多元活用的典范,更是澳頭向國際化藝術僑鄉發展的裡程碑。2017年,由致力於“將中國藝術家帶出去,將北歐藝術家引進來”的瑞典籍華人藝術家王彤和祖籍廈門的國際藝術策展人藍蘭提議、建筑設計師黃斐瀾設計,澳頭將1993年新加坡華僑蔣德水捐建的澳頭小學校舍改建為總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場館使用面積1500平方米的藝術殿堂,開放給以北歐為主各門類藝術家入駐創作。中心顧問艾西瑪麗·布克答(Else Marie Bokdahl)曾任丹麥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嘉士伯基金會主席,兩次獲法國巴黎文化騎士勛章﹔首任名譽館長安·夏洛塔·歐瑞德森(Ann Charlotte Oredsson)是瑞典著名美術評論家和策展人。如果不是澳頭作為僑鄉的開放性和多元性,這類北歐人大概不會不遠萬裡造訪中國東南的一個小海港吧。

澳頭北歐當代藝術中心入駐藝術家的門類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音樂、文學、新媒體、建筑設計、心靈導師、生活美學等﹔駐留時間最長3個月,最多可同時接受8位入駐﹔須參與年度駐地計劃的作品構思與創作、教育課程,講座等項目。藝術中心注重對外國藝術家的邀請,並持續開展國內外藝術創作者的交流與展出,僑鄉傳統和國際藝術互相碰撞擦出的火花,將澳頭獨特的海洋僑鄉景觀和閩南文化傳統推向外部世界。

澳頭北歐當代藝術中心已與丹麥皇家美術學院、丹麥Corner(康納)美術家協會、瑞典斯庫露普市的瑞典—中國文化交流中心、瑞典文化協會等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開館以來,真誠為入駐藝術家提供鮮活的落地藝術交流服務,成為連接中國與北歐的藝術基地和文創產業平台。憑借著僑鄉的特殊性和開放性,北歐當代藝術中心在澳頭這個閩南海港僑村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各國藝術家以“藝術地方全球主義”為核心願景、順應文化多元化發展之必然趨勢和需求的實踐平台,堪稱是僑鄉在地全球化過程中共生、共享、共建、共榮精神特性之體現的文化景觀。

四、結語

在當代中國區域發展進程中,在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背景下,各地僑鄉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澳頭僑鄉也煥發出新的活力,積累並共構了多重性的文化景觀,呈現生機勃勃的區域發展圖像,也造就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等因素交匯融合的文化景觀。澳頭比較靈活和充分地活用僑鄉開放多元包容的優勢,在以廈門為核心的閩南區域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活用涉僑歷史文化遺存,形成古老與現代、傳統與創新等多元因素和諧統一、完美融合的文化景觀,推動澳頭從海港僑鄉逐漸發展為國際化術僑鄉小鎮,或可視為僑鄉現代轉型的類型之一。

與此同時,海外澳頭人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早期單向推動僑鄉發展轉為互動式參與僑鄉轉型,共享僑鄉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成果。而澳頭則堅守僑之本色,致力於增強海外澳頭人特別是新生代對原鄉的認知和參與,鼓勵活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促進海內外澳頭雙向交流互動,強化和深化海外澳頭人尤其是新生代的桑梓認同(僑鄉認同),從而培育一支志願促進中外關系和兩岸關系和諧發展的力量。當然,澳頭僑鄉不僅與國內其他地區、甚至與閩南其他地區的僑鄉不無差異,其現代轉型的范式意義需要學術界進一步探究,但無論如何,澳頭提供了一個當代僑鄉轉型發展研究的案例,從國家層面宏觀因素視角切入,或可視為僑鄉研究的一個新嘗試。

(摘自:王怡蘋:《鄉村振興視野下僑鄉的轉型發展——以閩南澳頭僑鄉為例的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2年第2期。注釋從略,如有需要請參見原文。)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