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京舉行
2022年09月22日14:13  來源:中國僑聯

9月21日上午,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京舉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會見了第九屆“僑界貢獻獎”獲獎者代表。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陳旭,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張雨東,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程學源,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候選人連小敏,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胡文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表彰獎勵辦公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陳祎,中國僑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陳邁等出席活動。活動為第九屆“僑界貢獻獎”獲得者代表頒獎。

萬立駿在活動上發表講話。他說,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以隻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其中,僑聯組織積極搭建平台,回國創新創業的新僑和留學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科研一線和產業前沿奮楫篤行,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作出積極貢獻。剛剛受到表彰的僑界人才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萬立駿指出,當前,我國正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廣大僑界人才和各級僑聯組織要著眼大局、把握大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新一輪改革開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作出僑界貢獻。

一是僑界人才要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肩負歷史使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僑界科學家心系祖國和人民,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沖破重重阻礙回國效力,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新時代更需要繼承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廣大僑界人才要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響應黨的號召,聽從祖國召喚,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是僑界人才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擔當作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要在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核心領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瞄准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廣大僑界人才要勇攀科學高峰,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學前沿。要攻堅克難、集智攻關,瞄准“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三是僑界人才要放眼全球、交流互鑒,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彰顯獨特優勢。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當今世界,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廣大僑界人才要充分發揮融通中外、聯系廣泛、視野開闊的獨特優勢,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和創新協作,加強同各國科研人員的聯合研發,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人才交流、成果轉化、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發展共贏,提高整合國際創新創業資源的能力和水平。要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貢獻僑界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讓中國科技和僑界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四是各級僑聯組織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僑創新創業中作出新的貢獻。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僑聯工作,加強僑界思想政治引領。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和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好僑界思想政治引領,傳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僑界的重視關心,把迎接服務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作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展好僑界喜迎和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系列活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僑界人心。二要更加重視僑界人才工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強僑聯組織活力。要錨定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遠景目標,下大氣力全方位挖掘、引進、服務僑界人才,廣泛宣傳人才政策,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匯聚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要堅持“兩個並重”、“兩個拓展”,推動“兩個建設”,織好“兩張網”,用好“兩項機制”。既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打造新品牌,又要善於運用新技術手段,不斷拓展僑聯工作的廣度、深度和溫度。三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為僑服務能力和水平。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僑情發展變化情況,了解僑界人才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反映僑界訴求,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發揮組織優勢,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成為僑胞的貼心人和僑務工作的實干家,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程學源宣讀第九屆“僑界貢獻獎”表彰決定,連小敏主持活動。

頒獎之后,舉行了“踔厲奮發 科技報國”主題論壇。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和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分別作了《做好中國原創藥研究》和《健康夢 中國夢》的主題報告。

“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每兩年評比1次,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作為選樹僑界高新科學技術人才的最高獎項,“僑界貢獻獎”曾表彰過黃大年等僑界優秀代表,在僑界乃至社會各界廣受關注。通過表彰“僑界貢獻獎”,激發了廣大僑界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和勤奮進取、報效祖國的熱情,促進了僑界科技創新成果的交流對接和轉化落地,在賦能實體經濟、催生新發展動能、吸引鼓勵海外僑界科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是中國僑聯向廣大僑胞宣揚“嘉庚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激發愛國之情,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同圓共享中國夢的重要載體。

今年的第九屆“僑界貢獻獎”共表彰獲獎者128名,其中,一等獎52名,二等獎76名,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獲獎者層次高。128名獲獎者中,有院士19人,有博士學位的126人,佔比超過98%,為歷屆獲獎者中博士學位佔比最高的一屆。多數獲獎者曾獲數項國家級、省部級獎項,承擔著863、973等國家重點科研課題,或取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重點項目資助。二是社會貢獻大。獲獎者大多在各自領域有杰出成果或突破,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多名獲獎者作為僑界優秀代表,積極參加僑界活動,以僑界身份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三是獲獎者分布范圍廣,專業領域涵蓋數學、物理、醫學、藥學等10多個門類。

本次表彰由各省級僑聯推薦,北京市僑聯等14個省級僑聯獲得“優秀組織工作獎”。

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在北京設主會場,各省(區、市)設分會場,中國僑聯機關和直屬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各省級僑聯負責人,第九屆“僑界貢獻獎”獲獎者,北京市等地僑界代表共500余人分別在主會場和各地分會場參加活動。

21日下午,為配合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由中國僑聯主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中國僑商聯合會承辦的“僑智薈萃 時代新章——新僑科技創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主題展覽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