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哈薩克斯坦僑胞何誠——
願做中哈合作的助推器(僑胞說·祖國在我心中(69))
本報記者  張  紅
2022年09月19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何誠(右二)陪同哈地方政府代表團考察陝西企業。

受訪者供圖

何誠是哈薩克斯坦陝西商會會長和陝西陝哈集團董事長,也是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秘書長,還被聘為陝西省商務廳駐哈薩克斯坦商務代表處總代表。疫情前,他常年往返於中哈兩國,時間在兩國之間基本均分。大家稱贊他有遠見、抓住了“一帶一路”這個機遇,他笑言“機會總是青睞有准備的人”。

以下是他的自述。

緣起

1996年,還在讀高二的我很幸運地獲得了去莫斯科大學學習的機會。7個學年的本碩連讀后,我回到家鄉陝西西安工作。利用我的俄語優勢,從事對俄貿易相關工作。一次偶然機會,生活向我打開了另一扇門。

2003年,我在新疆出差期間,巧遇莫斯科大學的同桌葉琳娜,由她引薦,結識了正在中國進行工作訪問的哈薩克斯坦獨立后的首任總理捷列先科先生。作為中哈兩國建交的參與者,捷列先科先生對中國經濟發展長期關注,熱情地邀請我擔任他的中文翻譯。這是無比的榮幸,我當場就高興地答應了。

就此,我和哈薩克斯坦結緣。2003年,大家對哈薩克斯坦幾乎完全不了解,印象中的關鍵詞無非是張騫、西域、沙漠、戈壁、飛鷹等。到了那兒我才發現,這個國家是個大寶藏,是個被風沙掩蓋著的金礦。我們這個鄰國,地廣人稀、資源富饒。我覺得,充分挖掘其潛力是一條光明大道。

捷列先科先生對中國非常感興趣,也與中國保持了密切往來。那時,我常陪同他到訪中國,同時會盡我所能地整理中國的發展經驗,供他參考。有一次他問我,希望在某個城市建設一個花園廣場,但是政府資金不足,中國有沒有相關經驗?我就整理了西安大雁塔廣場的建設開發案例提交給他:當地政府與房地產公司合作,政府提供地,公司負責建設。我感動於他對中國共產黨治理能力和國力增長的真心佩服,也很高興能夠傳遞中國寶貴發展經驗。

沒想到,我又得到了一個機會,得以充當中哈之間的“超級聯系人”。

穿梭

2005年,歐亞經濟論壇成立之年,應陝西省政府邀請,捷列先科先生第一次訪問陝西,到了我的家鄉西安。他對我說:你的家鄉很漂亮,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從地圖上看又位於中國的中心位置。將來,這裡會是中哈合作的一個關鍵地區、活躍地點。你應該多在這裡精耕細作。

2008年,隨著捷列先科先生的工作重心偏向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我被任命為基金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代表處就設在西安。從此,我開始作為哈方駐華代表穿梭於兩國,肩負從中國招商引資、拓展中哈人文交流的責任。

基金會是個大平台,我負責牽線搭橋,對接中方企業和哈方資源。我們花12年時間幫助中國企業在哈薩克斯坦考察並投資建成水泥廠,花8年時間幫助哈薩克斯坦用中國的技術和理念建設2座小型水電站,花12年時間學習借鑒中國冶金技術和工業經驗開發哈薩克斯坦有色礦藏,用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中國設計幫助哈方建設了幾個農業工業生產制造項目。

沒想到,前方還有更多機會在等著我。2009年,陝西省主要領導第一次率團出訪哈薩克斯坦。代表團發現,無論是在油氣開採加工領域,還是農業領域,陝西與哈薩克斯坦都高度互補。會晤中,哈方提出,希望雙方互派代表機構,加強長期合作交流。因此,我得到了來自家鄉的一項新任命:陝西省商務廳駐哈薩克斯坦商務代表處總代表。

2010年,因為在中國的招商引資工作出色,我晉升為基金會秘書長。我的工作重點是推動陝西與哈薩克斯坦的合作。對於陝西企業在哈現狀,我總結了四個“最”:落地企業最多,有120多家,從省市級國企到民營企業都有﹔合作領域最寬﹔合作程度最深﹔人員往來最頻。此外,在哈留學的陝西學生也特別多,可能佔在哈中國留學生總數的1/6。

本著對那些經我引薦招商進入哈薩克斯坦的中國企業負責到底的態度,我在2017年又多了一個社會身份:哈薩克斯坦陝西商會會長,可以盡我所能參與保護在哈中國企業和留學生的利益。

探索

有人笑問:你到底代表誰的利益?我的追求是:探索實踐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方法。與哈方商務部門打交道時,商會會長的身份比政府代表的身份更易得到信任﹔到中國招商引資時,基金會秘書長的身份最適合推介宣傳﹔而進入政務和法律層面的商討時,商務總代表的身份更利於開展商事磋商來保護企業利益。不同身份之間的轉換,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實現大家的互利共贏。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中哈交流合作越來越緊密,我也更忙了,常被訪客堵在辦公室,甚至有人專程從深圳來拜訪。但是,我逐漸有了挫敗感:合作洽談的成功率太低。我思來想去,覺得最關鍵的問題是信任不夠。

於是,本著“別人不干我們干,當仁不讓搶先干”的心態,我於2017年成立了陝西陝哈集團有限公司,把3個我任職的資源平台帶來的合作信息作為目標,自己落實項目,解決我在充當“橋梁”過程中遭遇的各種“痛點”,也搶抓自己的發展機遇。

經過幾年實踐,我完成了很多原來有想法卻得不到支持的項目。比如,為了打開西安與中亞國家的空中聯系,發展客運和貨運的直航運輸,我們促成西安與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和阿拉木圖合作,分別在2016年和2020年開設直航並加密班次。

2018年,陝哈集團對哈合作業務開展的第一年,我們就實現了6500萬元人民幣的營收。實踐証明,中哈合作是值得信任的。如今,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哈合作日益緊密。我願做中哈更高水平更大規模合作的助推器,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哈企業可以抓住這波機遇。

(責編:蔡雨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