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真的是不虛此行。”在結束7天的參訪行程后,德國歐華之聲網總編輔金玲表示,作為海外華文媒體,她將用好手中的筆,講好陝西故事,把美麗的陝西推向全世界。
採訪團考察安康市平利縣茶園
8月13日,由中國僑聯指導,陝西省僑聯主辦,西安市僑聯、安康市僑聯共同承辦的“追夢中華·探尋祖脈”2022海外華文媒體陝西採訪行活動圓滿結束。一周的時間裡,採訪團一行先后走進安康市、西安市,實地感受陝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陝西高質量發展新成就,感受當地獨特的人文歷史風韻,講述中華祖脈故事。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陝西省僑聯黨組書記程勉貴,陝西省僑聯副主席、秘書長尚小紅等參加有關活動。
“秦巴漢水出好茶,在安康平利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幾畝茶園……”澳門《大灣區時報》總編輯吳默在採訪札記中這樣寫道。
8月8日,海外華文媒體陝西採訪行活動首站走進安康市,先后走進安康市平利縣、恆口示范區、高新區和紫陽縣,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相關領域進行採訪考察。
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茶園,眾人沿著山路拾級而上,一眼望去,齊腰的茶樹蒼翠欲滴,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味,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條‘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新路子。”蔣家坪村原黨支部書記羅顯平介紹,為了充分發揮茶主導產業經濟效益,蔣家坪村探索建立起“支部+園區+貧困戶”機制,支持園區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勞務用工、原料回購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目前,該園區與106戶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關系,吸納就業157人,貧困戶年人均增收1100余元。
印度尼西亞《國際日報》執行社長張春梅表示,平利縣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創業故事讓她印象深刻,“我會積極宣傳中國的茶文化,讓更多的海外僑胞來安康品好茶!”
採訪團考察安康市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五大中心
8月9日,採訪團一行來到安康市恆口示范區和高新區,參觀走訪了安康市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五大中心、軒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安康正大制藥有限公司等地,深入了解安康鄉村振興的新局面,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在安康鄉村振興空間,採訪團就平台興產業、育企業、保就業、促創業、防返貧的工作經驗進行交流學習,領略“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區域發展”理念﹔在紫陽縣城關鎮,採訪團參觀大山中的民宿,欣賞優美山歌,為當地因地制宜,依托特色自然資源、鄉村民俗、歷史文化發展鄉村旅游點贊喝彩……
採訪團參加安康市推介會
“安康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山清水秀,宜業宜居。”加拿大世界旅游報副主編倪霞表示,安康上下一心謀發展的凝聚力讓人印象深刻,她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通過華文媒體平台向全世界講述“積極奮進、敢於追夢”的安康故事。
採訪團了解茶葉種植情況
10日至13日,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走進西安,參觀了西安博物院、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感受西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走進“長安十二時辰”、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唐芙蓉園、城牆景區、易俗社街區等景點“打卡”,沉浸式深度體驗傳統歷史的全新表達方式,感受視覺味覺的饕餮盛宴﹔走進秦創原,觸摸西安科技創新脈搏,感受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採訪團考察唐風市井街區
8月10日晚,採訪團一行來到西安市曲江新區,探訪中國首個沉浸式唐風市井生活街區一一長安十二時辰。步入其中,聽鼓聲陣陣、看彩旗招展,大唐開市場景扑面而來。戲館、踏歌台、樂游園等唐風建筑獨具一格﹔杏仁酪、上元油錘、五香飲等特色美食琳琅滿目。
採訪團成員不時駐足打卡、合影留念,每到一處都會詳細了解歷史背景、人文典故。其間,大家還與現場的NPC演員互動,學習大唐的文化禮儀,觀看美輪美奐的原創唐舞表演,聆聽千年的優美唐樂,充分感受唐文化的獨特魅力。
“穿漢服行漢禮是非常有趣的體驗。”德國歐洲新僑網副總編高翔表示,“長安十二時辰”沉浸式主題街區不僅將大唐盛世繁華景象和市井日常生活進行呈現,更是通過多種互動形式,帶給游客美的感受和文化的浸染。
距“長安十二時辰”百余米是全國示范步行街之一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家邊走邊看,流連忘返。“在這裡,人們仿佛置身於時空的回廊中,感受著盛唐的萬千氣象。”愛爾蘭《華人報》副社長周瑞琮頻頻按動快門,記錄著眼前的鬧熱景象。
8月11日,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西咸新區的秦創原基地,了解近年來陝西省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孵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採訪團考察秦創原基地
“秦創原不僅是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更是科技創新產業聚集區,科技成果轉化特區,兩鏈融合示范區。”在園區內,採訪團一行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認真聆聽。其間,一組組詳實的數據、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為記者們描繪了一幅創新驅動、開放包容的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引發了大家的濃厚興趣。
法國《法中網》副總編文化州在參訪時表示,陝西省創新資源豐富,創新發展動能充沛,在秦創原基地,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的活力正不斷涌現。“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會全方位介紹陝西省所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匯僑智、聚僑力,積極促進海外僑商融入陝西發展建設。”
採訪團在西安博物院考察
當天,採訪團一行還參觀了西安博物院,了解千年古城的根基與脈絡﹔探訪西安大唐芙蓉園,深度體驗大型沉浸式互動演出“尋夢·芙蓉裡”。
12日,採訪團走進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參訪,原貌呈現、局部復原的宮殿打開了眾人對大唐盛景的想象空間﹔微縮景觀、中央博物館讓真實的大唐歷史“觸手可及”。採訪團還深入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一睹以百年易俗社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區,感受古老秦腔藝術的獨特魅力和現代文化街區的時尚氣派。
“古有一日看盡長安花,今有夜賞城牆夢長安。”夜幕籠垂,西安城牆南門文化禮儀廣場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海外華文媒體一行來到西安城牆景區,觀看了世界唯一以盛唐禮儀文化為主題的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在悠揚的古樂聲中追尋盛世王朝的恢弘背影。
“西安就像一面多棱鏡。”意大利華人天下總編董燕蓉表示,西安通過文化精耕、多方聯動以及文、商、旅的深度融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共生,為人們提供可沉浸、可觸摸、可體驗、可消費的文旅新體驗。
8月13日,為期7天的“追夢中華·探尋祖脈”2022海外華文媒體陝西採訪行活動在西安圓滿收官。採訪團成員表示,陝西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成就、豐富的歷史遺存、醇厚的民俗風情和多姿多彩的城市建設,讓人印象深刻。
“陝西來過多次,每次來感受都不相同,每次都有新亮點。”印度尼西亞《國際日報》執行社長張春梅說,陝西文化博大精深,作為華文媒體,她希望今后能邀請印尼華裔、商會、社團到陝西實地考察,通過民間友好往來,加深印尼僑胞對中國的了解,促進互利共贏。
美國《新世界時報》副總編輯王傳明告訴記者,本次採訪活動收獲頗多,他將利用海外華文媒體平台開展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展現陝西的新形象、新風貌,讓世界看見陝西、讀懂中國。(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