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抗戰時,梁思成林徽因堅守在偏僻村落,卻寫出了轟動世界的《中國建筑史》!
2022年07月18日10:58  來源:CCTV國家記憶

1940年年底,林徽因和營造學社的同仁們,隨中研院史語所等單位,從昆明搬遷到四川的李庄鎮。

到李庄后,林徽因一家隨營造學社住在李庄鎮外一公裡的上壩村。營造學社的辦公、住宿都在這裡。最大的一間房子是學社的工作間,兩間低矮的陋室則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新家。

在這個簡陋的農舍中,林徽因發著四十幾度的高燒,幾個星期都退不下去。

而這時她的丈夫梁思成卻遠在重慶。從昆明出發時,梁思成腳部感染了破傷風,被迫留在昆明治療,治愈后為了籌措營造學社的經費,又輾轉去了重慶。

1941年初,11歲的梁再冰在日記中記錄了每次李庄碼頭有船到岸的時候,自己在江邊翹首等待父親梁思成到來的情形:“明天是除夕了,后天是元旦了,我靠在桌邊心裡很想念爹爹,我真希望他明天或后天來到這裡。”

一回到李庄新安頓好的家,梁思成就看到病得不成人樣的妻子。為了給林徽因治病和增加營養,梁思成找到當地一個“土方子”。然而,方子中需要魚,可家裡已經沒錢買魚了。於是,梁思成就隻好去把他的派克金筆和手表當了,這曾是他當作寶貝留下來的。

就在他們的經濟完全陷入困境的時候,經當時的國民政府經濟部長翁文灝的努力,幫營造學社申請到了兩萬元的經費。

在這種困窘的情況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的美國朋友費正清夫婦多次來信勸他們去美國治療、工作。面對老朋友的關心,梁思成和林徽因很是感激。然而他們給費正清夫婦的回信卻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在極其困窘的環境中,他們依然進行著中國建筑學的研究。

1927年,梁思成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后,曾於次年參觀了希臘、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地,親眼看到國外的古建筑受到了妥善的保護。對比自己的祖國,卻是滿目瘡痍。千年文物流落異邦,大批古建筑岌岌可危。而且,歐洲各國對本國古建筑已有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唯獨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建筑史。

梁思成下定決心:回到中國去,研究自己的建筑,寫出中國的建筑史。

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加入專門研究古代建筑的中國營造學社后,在隨后的幾年時間裡,他們夫婦和營造學社的同事調查了十幾個省,兩百多個縣,積累了大量資料,完成了寫作《中國建筑史》的資料准備。

然而1941年,他們卻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

由於天津發大水,銀行的地下室被淹,他們在抗戰開始時寄存在那裡的建筑考察資料幾乎全部被毀,這對於梁思成和林徽因來說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

當時留在北平的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老先生,趕快組織人力到天津去搶救資料。

就這樣,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就利用他們隨身攜帶的和在昆明等地的考察中留下的資料以及搶救出來的一部分資料,開始和營造學社的同事們一起,全面系統地總結整理他們的調查成果,著手撰寫《中國建筑史》。

在寫作《中國建筑史》的日子裡,每天晚上,梁思成照顧林徽因睡下后,都到隔壁一間屋去,偷偷穿上特制的鐵背心,開始他的寫作。

1944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學者”,梁思成在李庄完成了轟動世界的《中國建筑史》。

這部《中國建筑史》系統梳理並總結出了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建筑成就、主要特征等,是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公正權威的《中國建筑史》。它的問世,糾正了西方人對中國建筑藝術的偏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除此以外,梁思成林徽因還用英文撰寫並繪制了一部《圖像中國建筑史》,這是他們在留學美國時就埋在心底的夙願。

在李庄時,中國營造學社先后隻有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劉致平、莫宗江、陳明達、王世襄、羅哲文等幾位成員了。

在經費異常缺乏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做了一些田野調查工作和重要研究。在他們對之前的調研考察資料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出版的匯刊,集中展示了學社成員的重要研究成果。

梁再冰 梁思成之女:

當時他們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就是說一個國家,特別是在中國當時民族危急存亡的關頭,你一定要守住你的文化,你這個國家沒有了歷史就等於亡國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了《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11月初,林徽因在梁思成的陪同之下,乘船來到重慶,這是林徽因流亡李庄五年多來首次出行,自此便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令她難忘的江邊小鎮。

隨著抗戰勝利,其他暫避在李庄的文化界人士也開始走出這個偏僻的小鎮,回到自己原來的地方。

當年為躲避日軍的戰火,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中國地理研究所大地測量組等高等學府、學術研究機構陸續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輾轉來到李庄鎮。隻有不到1平方公裡的李庄,接納了這些學術機構,以一方平靜保存和發展了民族文化,並走出了大批包括董作賓、李濟、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夏鼐、童第周、吳孟超等中國乃至世界知名學者。

避難在這裡的中國文化精英們,在讀書、做學術研究的同時,始終不忘抗戰。他們以手中的筆和腦中的思想為武器,支持抗戰,投身抗戰。

80多年前,在抗戰的烽火中,李庄放下了一張平靜的書桌。從此,便使李庄與中國文化史上一些偉大的名字聯系在了一起。

在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這個長江邊上的古鎮敞開懷抱,接納了眾多避難於此的學者,鑄就了抗戰大后方的文化燈塔,也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根脈保留了一簇希望的火種。

(責編:王燕華、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