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僑聯系統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結合自身職能,立足“小切口”辦好“大民生”,落實落細措施,推動實踐活動向縱深推進。
上下聯動,廣泛動員,營造濃厚活動氛圍。廣覆蓋。省僑聯將動員部署會覆蓋到為僑服務工作第一線,召開文化交流促進會座談會、僑界青年企業家座談會等專題會議,收集各界僑界人士意見和建議。重氛圍。開辟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專欄,發布系列報道、各地典型經驗等50余篇新聞稿件,營造濃厚活動氛圍。辦活動。舉辦了五期“拓視野 展思路 贏未來”活動,100多位僑青會委員、在漢留學生參加活動,僑聯的關注度持續提高。組織第二屆“情系僑心 為僑圓夢”僑界青年聯誼活動,僑界150余名未婚青年參加活動,受到“留人又留心”的好評。武漢市僑聯按照“組織起來、活躍起來”的要求,舉辦了武漢城市圈僑界乒乓球聯誼賽。
以心換心,心心相印,下沉一線走訪調研。堅持“小切口”“大民生”的工作思路。急僑之所急,針對當前疫情給海外華人華僑造成的實際問題,積極爭取省司法廳支持,與武漢尚信公証處簽訂合作協議,成立涉僑公証法律服務工作站,對外發布涉僑公証法律服務內容及聯系方式,開展遠程視頻公証服務,讓海外僑胞、僑企、僑眷不回國也可辦理公証,開創了我省開展涉僑公証服務的先河。目前,已累計接受咨詢80余人次,辦理公証19件。堅持“黨員端菜”為“群眾點菜”。針對省僑聯基層聯系點英山縣四棵楓村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組織了2批僑商到該村開展產業對接,接洽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組織僑界愛心企業家為該村捐款捐物25萬元。協調有關職能部門項目資金30萬元,為該村振興增賦動能。荊州市僑聯深入僑企、僑社、僑之家開展“十問十幫”“四查四看”等活動,收集“微心願”,解決實際困難。堅持開展點對點幫扶。召開宜昌市僑界群眾座談會,收集僑界訴求,以心換心竭誠為僑服務。當天,協調解決桃花嶺社區僑之家青梅之聲藝術團15套文藝活動旗袍服裝問題;積極向省市各級職能部門反饋宜昌市麗橙酒店受疫情影響的問題,幫助其研究運用好惠企政策,鼓勵企業渡過難關。黃石市僑聯創新服務機制,開展同心專家博士服務團調研。襄陽市僑聯主動“上門服務”,當好僑企的“娘家人”和“店小二”。
傾聽民聲,馬上就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省僑聯第一時間回應群眾關切,第一力度解決群眾訴求。暖僑心。將公益品牌活動與為僑服務相結合。已在全省全面鋪開“僑愛心·光明行”活動,目前新洲、應城率先啟動。發動僑商醫院赴英山免費義診,為100多名群眾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已開辦6期“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活動,讓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習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穩人心。發揮僑聯扶貧幫困基金作用,對因病、因災、因學等導致生活困難的歸僑僑眷和困難家庭,實施臨時專項救助。已完成全省農村老歸僑定補發放102人,24.4萬元;在漢省直老歸僑定補發放115人,13.8萬元。樹信心。為僑企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邀請省委宣講團專家為僑企解讀穩住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措施,幫助僑企堅定信心,克服困難,鼓勵僑企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做出積極貢獻。
有呼必應,一呼百應,聚僑惠民做好“僑”文章。從省僑聯機關到基層僑聯組織,從各工作平台到僑之家,力量下沉,整體聯動,協同推進。省僑聯班子成員先后到武漢、荊州、黃岡、襄陽、咸寧、隨州、孝感、宜昌、恩施、鄂州等9個市州,17個縣市區調研,實地調研20個基層僑之家建設,深入48家僑企生產一線,研究務實對策。在收到黃岡市一位僑眷經濟糾紛求助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協調督辦。俄烏戰爭爆發后,全省僑聯系統密切關注僑胞安全,在收到緊急求助后,第一時間協調各方力量,成功轉移6名湖北籍被困人員。主動與東航集團武漢公司建立了應急合作機制,協助因受疫情影響,回國受阻的9名鄂籍僑商和務工人員踏上回國之路,美國紐約黃鶴會、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發來感謝信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