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涂光熾:礦床學及地球化學家
2022年06月24日17:42  來源:院史天地

涂光熾(1920.2.14-2007.7.31),礦床學及地球化學家,中國地球化學學科的奠基人。籍貫湖北黃陂。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1949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7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留學報國

1946年1月,涂光熾經黨組織同意赴美留學,並負責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等組織工作,在美國各大學動員留學生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49年8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於1950年8月乘坐“威爾遜總統號”歸國,1951年,由國家選派赴蘇聯莫斯科大學深造,1954年獲副博士學位,於1955年1月歸國。

1949年7-8月份,中國學生基督教學會(CSCA)舉行夏令營,期間選出9人執行委員會並合影(前排中為涂光熾)

(來源:《從熱血青年到地學大師》)

1950年,涂光熾(左1)在搭乘歸國的”威爾遜總統號“上與葉篤正(右1)等同學的合影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我們一定要用滿腔的熱血和智慧,把新中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涂光熾,引自《愛國,就是搞好科研——訪涂光熾院士》,科學時報(2005年10月26日)

科學貢獻

涂光熾先后考察和研究了國內外400多個礦床,並從中歸納出一系列符合地質實際的成岩作用、成礦作用、成油作用的理論,這些研究成果豐富和發展了礦床學和地球化學理論體系,對礦產資源的尋找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組織開展鈾礦資源調查與研究

首次對西秦嶺鈾礦床提出了“沉積再造” 成礦新理論。

圖為1964年,涂光熾(前排右5)出席中國科學院召開的鈾礦地質工作報告會時,與二機部、中國科學院等領導和科技人員合影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組織305項目

提出了中亞-東亞巨型成礦域的概念。

圖為1990年,涂光熾在國家”305“項目專題成果鑒定驗收會上匯報工作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組織領導層控礦床地球化學研究

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層控礦床理論,並榮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組織開展花崗岩、富鐵礦相關研究

總結出我國鐵礦床的十大特點,明確提出“我國應該在探尋富鐵礦時廣開門路。

圖為1987年,涂光熾(前排左3)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際花崗岩成岩作用學術討論會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領導祁連山綜合地質考察

為國家在祁連山地區進行地質普查和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為1956年8月,涂光熾(三排右三)、李璞(三排右五)率領的中國科學院祁連山地質考察隊在野外合影

(來源:《光盈大地 熾心玉質:涂光熾傳》)

從事超大型礦床研究

提出了中國超大型礦床的時空分布特點等開創性理論,而且將理論研究成果應用於找礦實踐, 在找礦勘探中取得了顯著效益。

圖為涂光熾(中)在“超大型礦床”項目專題驗收會上介紹研究成果

(來源:《光盈大地 熾心玉質:涂光熾傳》)

開展低溫地球化學研究

提出了分散元素富集成礦的三種方式,確立了分散元素可以形成礦床的理論體系。

圖為涂光熾(右一)在雲南考察分散元素礦床時觀察岩心

(來源:《光盈大地 熾心玉質:涂光熾傳》)

開展金礦相關研究

系統劃分了中國金礦的主要礦床類型,提出了它們的特征和找礦方向。

1990年,涂光熾(后)應武警黃金部隊邀請,到東坪金礦考察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科學家精神

黨性堅強,忠於祖國的愛國精神

地學大師,學界楷模。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

在工作中我密切聯系群眾和依靠群眾,不擺專家架子,虛心請教,作風民主。我保持了艱苦奮斗的作風,做到了廉潔奉公,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光輝形象要求自己。

——涂光熾,引自1990年8月《中國共產黨黨員登記表》

1938年,涂光熾身著軍裝留影於延安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檔案館)

熱愛科學,獻身地學的奉獻精神

光熾同志可能是我國調查、研究過我國礦床地點和類型最多的人之一。直到他80歲,每年還要跑一些新的地區、新的礦床。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東生

創新思維,深謀遠慮的創新精神

他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地質實際的新思想、新理論與新觀點,為發展我國地球科學和開發礦產資源做出了系統的重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

獎掖后學,甘為人梯的育人精神

他積極為青年才俊提供和創造有利條件,在他的團隊和學生中,歐陽自遠、劉叢強、謝先德、安芷生、秦蘊珊、李曙光等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4年,涂光熾(右2)與他的研究生歐陽自遠(左2)等在實驗室討論和研究成岩成礦模擬實驗問題

(來源:《涂光熾院士圖傳》)

涂光熾1954年在蘇聯莫斯科大學就讀時撰寫的副博士論文《烏拉爾山脈南部庫茲涅奇哈和卡拉巴什黃鐵礦礦床》俄文手稿,共222頁。

(來源:中國科學院檔案館)

1988年出版的《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 第1-3卷》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