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沙巴《亞洲時報》2022年6月16日刊發洛陽2022年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宣傳暨第一屆客家祖根地紀念活動的消息。《亞洲時報》對此次活動進行通篇報道。馬來西亞《詩華日報》《華僑日報》也同期進行刊發或轉發此次紀念活動。
《亞洲時報》同步對馬來西亞河源同鄉會總會長拿督譚育良的專訪進行了報道。
譚育良接受《亞洲時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河南省洛陽市日前舉辦的“2022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暨第一屆客家祖根地紀念活動”令海外華人華僑感到無比驕傲及欣慰。
報道指出,做為蘭瑙客家公會會長的拿督譚育良亦有受邀出席參加活動,惟疫情嚴重而無法親臨前往,令他感到遺憾。
譚育良表示,洛陽是十三朝古都、西晉王朝的國都。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百姓深受戰亂之苦,生靈涂炭,發生了中國歷史上首次“衣冠南渡”,中原客家先民從這裡大舉南遷閩粵贛及海外。
譚育良說,以洛陽為代表的廣大中原河洛地區,是客家人的故土、夢裡家園,海內外客家兒女都深深懂得,無論如今居住何地,客家人根在中原,洛陽是重要的客家祖根地之一。
譚育良還表示沙巴客屬中有不少人都親身參與了2009年在洛陽偃師虎頭山上興建“中原客家先民南遷出發聖地紀念碑”落成典禮。他說,該座紀念“衣冠南渡”和中原客家先民南遷的宏偉紀念碑坐落在洛陽虎頭山上,扎根在廣大客家游子的心中。
譚育良由衷地表示,“希望洛陽該項紀念活動每年都能夠繼續辦下去,以鼓勵海內外客屬及華人華僑踴躍出席參與,共同見証日益發展的中華文化精華。”
來源:洛陽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