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僑聯系統組織廣大留學歸國人員迅速興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熱潮,現將感想感言選登如下:
安 徽
美國、德國留學歸國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倪懷瑋說,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信中對歸國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提出了很高期待,我感到十分振奮。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李四光、程開甲等老一輩歸國科學家為榜樣,把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作為自覺追求,努力工作,完成好立德樹人、科技自立自強等根本任務。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注重服務於國家的戰略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求,致力於解決重要實際問題,在新時代的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不負祖國,不負人民。
荷蘭留學歸國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李良彬說,“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能承擔國家重大研究任務,做國家需要的研究,就是人生之幸!回國十六年,正好趕上我國同步輻射光源建設高速發展期,研究技術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部分技術已實現領跑。這些先進研究技術不僅支撐了團隊的基礎研究,也助力團隊與企業協同攻關,更快更好的突破新型顯示等“卡脖子”膜材料。團隊將不負這個偉大時代,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一員!
英國、新加坡留學歸國學者、合肥工業大學教授何濤說,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深受鼓舞!作為廣大留學歸國學子中的一員,在海外就心系祖國,深深體會到祖國越強大,身在海外的游子越自信﹔歸國后,更加深刻體會到肩上的重擔。海外學子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用海外所學的知識回報祖國。我們高校工作者應堅持立德樹人,在高校崗位上充分發揮螺絲釘精神,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也要把自己的知識充分貢獻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奧地利留學歸國學者、合肥工業大學教師劉玉說,自己在歐洲求學工作七年的時間裡,始終不渝初心,一直在做“追夢人”。去年國慶前夕回到祖國,並有幸成為一名大學青年教師,能夠為家鄉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倍感激動和榮幸。今日讀到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更是備受鼓舞。“人生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春無悔,生逢這一充滿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留學歸國后的我們應當勇於擔當為國棟梁之材重任,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和青春使命,不負祖國的囑托,奮斗不息,不忘咋天之夢想,不負今天之希望,以青春之我,共同奔赴明天之星辰大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始終謹記在這片大地之上,還有無數個尚未完成的夢想,值得我們青年人去為之奮斗!
美國康奈爾大學歸國學者、合肥工業大學副研究員王魁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人心潮澎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歸國青年的殷切期望。祖國是母親,而我們都是父母漂泊在外的孩子。回歸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為建設祖國和家鄉貢獻自己的所學,才不會辜負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
芬蘭留學歸國學者、安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可成說,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歸國青年要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表達了對新時代僑界青年的滿懷期待,飽含著深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一定要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責任。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身處在這個繁榮祥和時代,我們依舊要甘願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西班牙皖籍醫學博士、西班牙安徽同鄉會副會長石樂娟說,李四光、程開甲等老一輩科學家永遠是我們海外留學生應該學習的榜樣。尤其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海外留學生更應該秉承這些老前輩的精神,擔負起新時代的使命,努力學習、發揮特長,“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裡”。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真正做到“在民族復興征程中激揚青春”,從而不悔於新時代的要求!
德國留學歸國學者、合肥中德創新中心主任吳凡說,新時代、新征程、新號召,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教誨,努力拼搏、刻苦奮斗,肩負起時代賦予青年的重任。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僑界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主動作為。讓我們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家鄉、更加美好的中國!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英國智歸科創中心事業發展部主任劉念說,作為留學歸國青年,我們將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傳承李四光、程開甲等先輩們留學報國精神,做將祖國發展需求與工作聯系起來的踐行者與推動者,為國際科技人才引進服務貢獻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磨練意志攻堅克難,主動作為銳意創新,當好時代先鋒軍,為祖國的科技創新人才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在實際行動中彰顯歸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哈佛八劍客”之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究員劉青鬆說,我仔細學習並認真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留學歸國人員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感到很興奮,更加干勁滿滿!一定以老一輩留學歸國人員為榜樣,依托中科院這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國家隊”,做好“國家人”,以更強的自信,扛好“國家責”,做好“國家事”,用自己所學,在生物醫藥領域國家急需攻克的關鍵技術,刻苦攻關,為健康中國戰略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寧說,通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作為留學歸國人員,我深深感受到了總書記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深切關懷和寄予的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給了我們留學歸國科技工作者極大的鼓舞,使我們更加明晰了國家和民族賦予我們的使命,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我們一定不負總書記的期望,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科技報國的優良傳統,“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勇攀科學技術高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畢生的力量。
丹麥留學歸國學者、合肥工業大學研究員鄭亞榮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在學成之后回國,積極投身祖國建設,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推動我國科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一代代青年一輩的接力奮斗。我們將秉持老一輩留學歸國人員的崇高理想,時刻心系祖國,將個人與國家緊密相連,利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
烏克蘭留學歸國學者、滁州學院副教授周子翔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留學歸國青年一代提出的歷史使命和殷切希望,作為留學歸國學者的一員,我非常激動,幸福感涌上心頭。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的殷殷囑托增添了我對日益強大的祖國倍感自豪的情感,堅定了自己擔負光榮使命、努力追求進步、用所學的知識報效祖國的決心,定當不負殷殷期望!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滁州學院教師年雪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暖心且充滿力量,既是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同時也是給所有留學歸國青年一代的回信。百年前,老一輩科學家們帶著先進的科學知識報效祖國﹔百年后,中國青年繼續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作為一名留學歸國青年,同時也是一名高校教師,我一定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立德樹人,不斷練就過硬本領,用實際行動去實現理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滁州學院教師張琳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教誨諄諄,期望殷殷,激發了留學歸國青年同心同向的奮斗激情。我們將秉持留學人員的崇高理想,時刻心系祖國,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我們青年同志留學回國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堅持立德樹人、自立自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安徽建筑大學教授李衛華說,2013年獲得學校資助赴美國訪學一年,拓寬了學術視野,在研國家研究課題取得顯著進展,回國兩年后被評為教授,並獲得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資助。目前擔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累計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圍繞廢水脫氮除磷和水環境生態修復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團隊。回首近十年的科研歷程,非常感謝學校提供的出國訪學機會,讓我們能夠與國外研究團隊建立合作聯系,顯著提升了科研工作水平。今后,我們更要有家國情懷,將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中,不負學校的培養,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英國留學回國學者、宿州學院教師曹超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我們可謂是生逢其時。祖國發展的各項事業需要各行各業的知識青年的積極參與。這是時代向我們敞開了懷抱,這是祖國對所有海外學子發出的最強號召。人的一生總要有所追求,有所體現。到哪裡去?回到祖國,獻身祖國,這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人最能建功立業的地方和舞台。
意大利留學回國學者、宿州學院教師李蔚原說,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很受鼓舞,李四光、程開甲,作為老一輩的科技人才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由衷地敬佩他們老一輩知識分子的精神和境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我們要向老一輩知識分子學習,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菲律賓留學回國學者、宿州學院教授肖良說,人總是要有追求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理想。人也是需要舞台的,離開了舞台便失去了成就夢想的機會。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這就是我們奮斗的舞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注留學歸國的知識分子,這無疑更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和激情,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我們的黨,作為留學回國的一份子,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安徽科技學院副教授張雅晶說,得益於祖國的支持,我們能夠有幸走到世界各地領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學習國外知名大學的科學技術和教育理念。作為一名高校的工科專業教師,我希望能用我的所見所學所想為我的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指引青年學子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將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持續發揚吃苦耐勞、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為國家的發展作貢獻。
法國留學歸國學者、安徽科技學院副教授柏雷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溫暖人心。新時代留學歸國人員需要向老一輩留學歸國前輩學習,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新時代的留學歸國人員更應該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宣傳美好祖國上爭做表率。在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三全”育人,努力做好自身的本質工作,為學校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池州學院教師包卿說,看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中國留學生,要繼續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更從容、更自信地向國外友人展現精神風貌,更客觀、更理性地看待各國發展的問題與差異,更積極、更主動地投身於祖國的建設與發展中。現如今,大批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中國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領軍人物,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祖國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很多機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做好中外民間交流,既要讓國際社會了解真實的中國,也要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播,希望我們新一代留學青年也能成為祖國的棟梁,用自己的行動來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發展,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池州學院教師黃亮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學習后內心非常澎湃,回望歷史,革命前輩用汗水、鮮血、生命換來了今天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新一代青年應汲取前輩艱苦奮斗的報國精神,傳承好、發揚好前輩們的愛國精神與紅色基因。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要堅守愛國主義與回報國家的思想堅定不移,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始終跟隨黨的領導,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法國留學歸國學者、池州學院教師陳楠說,作為新一代留學歸國學子,我們始終銘記,今天的榮耀和幸福來源於無數革命前輩的奮斗和犧牲,因此留學歸國的我們須臾不敢懈怠,唯有如此,才能告慰革命先輩,才能對得起黨和國家對我們的培養。希望我們新一代留學歸國青年用自己的行動來向世界展示全面、立體、真實的中國,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將沿著革命前輩的奮斗足跡,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安徽財經大學副教授丁李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話語中飽含著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堅持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的殷殷期許。作為一名海外求學近十載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心懷國之大者、推進科技自強、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立德成為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新時代知識分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日本留學歸國學者、安徽財經大學副教授王姝文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中說到,希望留學歸國的青年學者們能夠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要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要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要時刻牢記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祖國的發展和強大培養可以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人才。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黃山學院副教授吳永祥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我感到無比自豪與自信,點燃了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斗豪情。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繼續堅守教育一線,擔當起黨和人們賦予的神聖使命,為祖國培養實現“中國夢”的奮斗者,為學校的“黃山大學夢”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立足創新,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服務黃山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日本留學回國學者、黃山學院旅游學院團委副書記劉寧暉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歸國留學青年的回信,字短情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工作初心和使命。我將懷抱青春理想,立足本職崗位,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珍惜偉大時代,不負青春韶華,在民族復興的偉大賽道上奮勇爭先。作為一名基層共青團干部,我將筑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切實擔負起時代使命、積極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勇挑重擔,講好中國故事、著力培養青年學子扎實學識功底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
廣 東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暨南大學中醫學院教授陳剛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充分肯定了歸國學子繼承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殷切地期待大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建新功,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期留學歸國學子的親切關懷與殷殷囑托。我作為身在僑校的留學歸國人員備受鼓舞,將堅定文化自信,立德樹人,繼續踐行中醫藥的守正創新,自立自強,在運用現代科技講好中醫藥的中國故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的事業上取得新的成績。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暨南大學教授吳希陽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使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生逢祖國的偉大時代,得到政府和學校在各個方面的支持和幫扶,應該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日本留學歸國學者、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凱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中,對廣大留學歸國人員提出了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的殷切希望,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背景下,留學歸國青年更應該時刻心懷祖國、志存高遠,勇於成為時代的開拓者、創新的先鋒軍,為國家以及民族崛起發揮最大的能量。作為一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將以李四光、程開甲等老一輩杰出科學家為榜樣,敢於擔當、勇於奉獻、投身科技與創新,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祖國和人民。
英國留學歸國學者、汕頭市僑界博士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汕頭大學副教授方帆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人員的回信精神后,作為留學歸國人員,又在國內高校任職教師之一,感同身受,備受鼓舞,同時也感到責任在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時代,作為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大學教師,更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細微的教學工作之中﹔同時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自覺樹立科研創新的意識和以德治教、創新施研的風尚,掌握創新理論研究方法,善於將科研創新理論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應用到科研實踐和專業方向的研究中。我們歸國人員應當講好中國故事,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呈現好,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好,向國際社會形象地傳遞中國立場、中國觀點、中國態度。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汕頭市僑界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會長魏玨淇說,習近平總書記說,“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新時代青年當勇於自我革命練就新的本領,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與黨和國家同心同德,在新時代的賽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績。我們海外留學歸國青年,在面對現如今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時,應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用青春和熱血書寫新時代的榮光,以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奉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人員、梅州市留學人員發展聯合會副會長鐘一山說,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非常振奮,也非常自豪,更倍感責任之重。每一個偉大的時代,留學生都作為先鋒力量之一,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事,國家責貢獻應有的力量。作為一名企業的管理者,用實際行動將海外所學的各種管理理論和理念,運用於企業管理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長遠和諧高效綠色的發展打下基礎,擼起袖子加油干,踐行總書記的要求。
新加坡留學歸國學者、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授譚華說,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殷切關懷和深情期待,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更要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緊迫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工作干勁,充分發揮歸國留學人員的獨特優勢,在學校人才引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作用,奮力把對祖國血濃於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融匯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事業追求中!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腫瘤醫院頭頸部腫瘤專科副主任羅海清說,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讓我們留學歸國人員倍感黨中央的無限關懷和殷殷囑托,令人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作為一名新時代留學歸國醫務工作者,我們將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創新強國的時代使命,堅定報效國家、為國爭光的信念和精湛醫術、服務人民的責任擔當,堅守醫療一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在艱苦奮斗中砥礪前行,努力為祖國的健康事業增添青春的亮麗色彩。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嶺南師范學院教授周小鬆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希望留學歸國青年“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作為一名普通高校教師,我要更加扎實地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努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培養一批扎根山鄉、品德兼優的鄉村人民教師。同時身為一名化學科研工作者,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促進廣東化工產業飛速發展。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沈曉梅說,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話,我倍感驕傲和振奮,深切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留學歸國人員的無比重視和殷切期望。我會堅守留學初心,把海外先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學科研中去,“堅持立德樹人”,用真才實學在本職工作中有所創新、有所作為﹔我會勇擔報國使命,充分利用自身語言優勢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以時不我待的奮斗精神,在留學報國的信念下,在服務人民的事業中彰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湛江市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會長馬江瀚說,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我作為一名留學歸國人員,深受觸動。作為房地產界的海歸從業人士,我們要以新思想、新科技武裝自己,建設優質城建項目,助力城市提升內生增長動能,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作出應有的貢獻。總書記的回信激勵著我們,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握偉大時代,始終心系“國家事”、努力肩扛“國家責”,立足崗位,踏實工作,以實際行動來報效國家、服務人民!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湛江市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副會長鄭海英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我們廣大留學歸國人員的無比厚愛與深切期待。作為一名在農產品行業奮斗的“孺子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不忘初心,繼續走在創新前列,以創新為驅動,發揮技術經驗和人才聚集優勢,為農業生產加工賦能。全力實干爭先,投身農業,擔當企業使命,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現以農業技術促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綠色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加拿大留學歸國學者、暨南大學教授郭團說,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為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靠人才。國家把戰略人才發展的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青年人才應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作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將學習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矢志奮斗、奉獻祖國科學事業的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業、潛心育人,勇攀學術高峰,為中國科技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加拿大留學歸國人員、深圳市十方萬維區塊鏈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偉榆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令我感到非常鼓舞。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回到祖國的6年時間裡,我見証了祖國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作為一名區塊鏈技術從業者,我將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創新思路,扎實舉措,自覺以科技興國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不忘留學報國的使命,講好中國故事。
日本留學歸國學者、中山大學農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劉健說,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忘海歸學者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使命,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面向智慧農業、AI育種、綠色防控、食品安全等國家戰略和人民健康需求,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地域優勢和學校綜合學科優勢,開展基礎研究和“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努力推進我們國家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重要領域人才培養及成果創新,同時立足中山大學農學院,不斷提升對國家維護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學習,加深國家“三農”發展及對人才實際需求的認識,激勵同學們知農愛農、務農興農,做社會主義新農人,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僑豐發展控股(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振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使我感到溫暖振奮。我們有幸生活於充滿活力和期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作為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我們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見証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主力軍。未來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積極將最好的年華投身於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事業中,承擔起應有的使命擔當。作為從事農業產業化生產的海歸青年,我回到祖國后一直堅持利用農業科技服務於農業現代化建設,力爭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為理想而奮斗,不負韶華!為青春而奮斗,不負時代!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張巧芬說,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重溫老一輩科學家濃烈的愛國情懷,倍感親切。再次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名教師,應不忘初心,時刻謹記教書育人最重要的是立德樹人,要堅定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把國外交流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貢獻給祖國和人民,以實際行動積極開展科研創新,做出成績,用實踐彰顯愛國之情,詮釋報國之志。
加拿大留學歸國學者、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武小梅說,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勉勵,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走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不容易。前路坎坷,更需要我們廣大留學歸國青年不負使命,勇於擔當,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多做有益於國家發展的事情。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弘揚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年輕一代披荊斬棘,為了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廣東工業大學教授林展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深深鼓舞著我,作為一名留學歸國人員,有幸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見証中華民族崛起歷史進程,更加堅定了當初選擇學成歸國的決定。我立志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輪科研工作中去,力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日本留學歸國人員、江門市留學生聯誼會會長施堅寧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回信讓我深切感受到黨中央對留學歸國人員的殷切期望和濃濃關懷,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要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不畏艱難,無私奉獻﹔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中華文化遺產,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砥礪前行。
新加坡留學歸國學者、五邑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專任教師彭士勇說,身處五邑僑鄉,我深刻地感受到,有出國經歷的人,心中的愛國情感特別濃厚,越是用全球視野看待中國發展,對中國的未來就越有信心。作為一名留學歸國的高校青年教師,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精神,在未來的工作中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法國留學歸國學者、五邑大學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教授李濱說,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寄予的殷切期望。作為一名國家公派留學回國的青年科研人員,非常感謝國家對我們青年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我也希望能將在國外所學知識和技能報效祖國。同時,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國留學歸國人員、深圳市北科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軼說,新時代需要我們繼承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作為留學歸國的科技工作者,我們要始終心系祖國和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發揚獨立自主的精神,攻堅克難、集智攻關,瞄准“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所在領域作出重大突破,為加快推進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海歸力量!
英國留學歸國人員、康膝生物醫療(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鑒墨說,青年留學人員初心就是汲取知識、留學報國,我們要學習先輩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以滿腔熱忱投身祖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我們注入了新的動力,接下來,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推動我國科技的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美國留學歸國學者、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副教授湯步洲說,“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每一位華夏兒女均受到這種文化氣質的熏陶,無論身處何地,都會自發地希望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貢獻力量。作為一名留美歸國的科研人員,我將履職盡職,在科研方面爭取有新突破,在學生培養方面爭取有新作為,努力貢獻歸國留學人員的智慧和力量。
福 建
中國僑鄉(福建)研究中心主任、福州大學教授林勝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對海外僑胞的深情厚誼和對學成歸國人員的深切期望,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海外僑胞和海外游子的高度重視,也感受到海外華僑華人對祖國的無限深情。在中國不斷發展變化的背景下,海外僑胞和無數海外學子的報國心報國情從未褪色,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堅守永不改變。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一名僑務工作者,今后更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堅持圍繞大局,用全球視野看問題﹔堅持為僑服務,嚴謹做好僑務研究﹔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僑心為主題,以共享中國夢為目標,做好僑務工作的踐行者,為凝聚海外僑胞能量獻出綿薄之力。
日本留學歸國人員、廈門理工學院統戰部部長陳越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鼓舞人心,激勵我們廣大留學歸國人員踔厲奮發,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歷史篇章。我們高校教師要立足本職工作,努力在本職工作上建功立業﹔我們要心懷“國之大者”,努力成為“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真正成為“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榜樣。同時主動發揮海外資源優勢,當好民間大使的角色,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廈門理工學院教授、廈門理工學院僑聯主席姜春海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一代代中華兒女自覺去實現。老一輩科學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排除萬難,毅然回國,為今日中國之強盛建立了不朽功勛。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前赴后繼,勇於走出去,堅定走回來,積極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為祖國的科教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將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向國外友人講好中國故事。
日本留學歸國人員、廈門理工學院僑聯副主席姚曉斌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飽含深情,充分肯定了新一代海外留學歸國人員以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回國投身科教事業,努力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作為一名歸僑高教工作者備受鼓舞,生逢偉大時代,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高校科研管理崗位上以不負時代、不負人民、隻爭朝夕的奮斗精神,為推動我國科教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韓國留學歸國學者、廈門理工學院副教授姜賀瑩說,我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步伐中長大,學成歸國后成為一名高校年輕教師,正在將自己的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中。作為新一代歸國留學青年、一名高校教師,今后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力量,傳承好優秀的紅色基因,當好先鋒,做好表率,為國家教育事業增光添彩,以昂揚姿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
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學者、廈門理工學院副教授張曄說,作為一位留學歸國的高校青年教師,我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深受感動和鼓舞。我想,每個留學回國的人心中,都懷揣著一顆報國心。每一代留學回國人,都有時代的烙印。愛國要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堅持立德樹人,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在科研方面,更加執著與專注,在自己選擇的領域深耕,持續地做科研,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助力科技發展。
日本留學歸國學者、廈門理工學院副教授蘇彥聰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深受鼓舞。生逢偉大時代確實是人生之幸,作為海外歸國教師,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崗位上努力報答祖國、服務人民﹔在立德樹人上,努力做到結合自身專業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激發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在教學指導方面,積極帶領學生深入挖掘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借助數字媒體技術賦予其新的涵義和時代價值。今后將繼續努力以新時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設計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為古老文化注入新的生命。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活化,發揮自身海外聯絡優勢,讓全世界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
新西蘭、日本留學歸國人員、廈門理工學院僑聯秘書長熊境鴻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我感慨萬分,作為一位在海外學習工作近二十年的歸國學子,對“心系家國”的感觸尤其強烈,回國以后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更深感有責任將這份感受傳達給年青人。新冠疫情終會散去,待世界重新開放,更多年青人走出國門,寄望於他們如前代出國開拓者一樣肩負家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底蘊,出國講好中國故事,回國做好本職工作。
法國留學歸國人員、廈門市僑聯青委會秘書長、思明區僑聯青委會會長魏劍說,學習了總書記給南京大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讓我備受鼓舞。留學歸國已經十五載,為自己能參與到祖國的蓬勃建設而驕傲和自豪。正因如此,更能體會祖國今日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留學歸國恰逢盛世,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留學前輩的報國傳統,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留學歸國青年應有的貢獻。
閩僑智庫專家、福州市歐美同學會秘書長、閩江學院副教授黃蕾說,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承載著對歸國留學人員的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年、對人才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信任。作為留學歸來的新僑人員,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來源:安徽省僑聯、廣東省僑聯、福建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