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2022“親情中華·二胡大舞台”無錫新吳營正式閉營啦。在過去的3天,大家一起觀看二胡制作工藝,聆聽二胡名曲盛宴,制作有趣剪紙,感受民族樂器獨特魅力,通過互動交流,增進了對祖籍國的感情,加深了對新吳、梅村的了解,度過了一段短暫而又充實的網上假期。
5月15日,由江蘇省僑聯指導,無錫市僑聯主辦,無錫市新吳區僑聯、梅村街道承辦,梅村二胡行業協會、泰伯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泰伯吳氏祖地宗親總會協辦,新吳區鴻山街道、泰伯陵區、鴻山遺址博物館、榮巷書社提供支持的2022“親情中華··二胡大舞台”無錫新吳營圓滿閉營。本期特色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等16個國家20多家華教機構和僑社團組織的850多名海外華裔青少年,以及海外日本、韓國吳氏宗親新生代900多人相約齊聚“雲端”。
營員們通過直播平台,觀看了無錫高新區宣傳片,領略高新區建區30年的發展成就﹔線上學習了二胡文化傳承歷史,旁觀了梅村二胡產業園內二胡制作大師展示傳統制作工藝﹔聆聽了萬氏二胡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馬雲飛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和《賽馬》﹔二胡名家紀海軍老師以一代宗師劉天華的一生為主線,演奏了大師在各個時期創作的代表作,展現了二胡從中國近代到現代的音樂風格演變過程﹔剪紙大師黃國強老師巧妙的剪紙技藝,讓營員們領略了中國剪紙文化,加深了對二胡基本構造的了解,大師精妙的手法讓剪紙和二胡制作兩個非遺項目首次融合在一起,完美呈現在營員眼前。
營員們採取“聽、看、畫、練、剪” 等方式,完成網上打卡、視頻對話、作業展示等小任務,進一步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之美、二胡的音色之美,激發了學習民族樂器的興趣,在血脈相連的親情與文化交融中,增強了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本期特色營將民族樂器二胡作為活動主題,屬國內首次,主題創新,為辦營帶來了挑戰。美國全美華裔青少年協會會長麥曼抒,“我們的營員會拉二胡的不多,參與熱情不高,希望你們承辦方要和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隻有拓寬思路,打破常規,創新做法,才能夠解決遇到的難題。組織方和參營方群策群力,共同策劃。“編一個關於二胡的故事、寫二胡的謎語、畫一幅二胡圖、讓孩子們用手中的樂器演奏二胡曲、跟著二胡曲跳段舞蹈、做二胡手工、剪紙”等金點子應運而生,解決了營員參與熱情不高的問題。邀請專業團隊“坐鎮”,時刻提供在線指導。二胡課是器樂專業課,在策劃時邀請了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教授林東坡、無錫市二胡演奏家杭偉琪、無錫市江南大學音樂系副教授江博、上海電影學院金湉等老師組成專家團隊,實時在線指導。針對海外華裔青少年的特點,精心設計課件,增強趣味性、觀賞性、傳播性,利用好“二胡大舞台”講好新吳和梅村“二胡新故事”。
梅村,是江南吳氏子孫繁衍的源頭,“泰伯世家”一脈綿綿不斷,宗支繁衍,遍布世界。特色營通過泰伯吳氏祖地宗親總會,在日、韓兩國發動了1.2萬名吳氏宗親,900多名宗親新生代參與了活動。建設好“親情中華·二胡大舞台”,把“大舞台”打造成為向海外華裔和吳氏宗親展現無錫吳地文化、二胡文化、對外交流的平台,展示梅村作為“中國二胡之鄉”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把梅村溫暖的鄉情友情感情傳遞了出去,使海外華裔新生代進一步加深了民族文化、吳文化、二胡文化了解,培育他們的“根”脈意識,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利用好“親情中華·二胡大舞台”平台,成立“新吳區僑聯海外聯誼中心”,與美國全美華裔青少年協會、意大利米蘭弘揚中文學校、法中國際中文學校、柬埔寨西港工商學校、泰中華文教育基金會達成合作交流意向,與海外近30家華教機構、僑社團建立了聯系,涵養僑務資源﹔發揮好“親情中華·二胡大舞台”的平台優勢,為寫好特色營后續文章做鋪墊,為新吳梅村二胡文化、產業傳播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新吳,人文匯聚,秀美如畫,是海外華裔青少年的憧憬與向往之地。3天特色營學習,營員們感知新吳“好客”,遇到“梅村”最美,收獲滿滿,營員們都展示了打卡作品,發揮了聰明才智,贏得了很多贊揚,留下了一段美好回憶!讓我們一起回顧營員們的精彩作品吧。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美好時光總覺短暫,在為期3天的短暫相聚中,孩子們通過“二胡大舞台”結下了深厚友誼,“短暫分別是為了下次更好地相聚”,期待疫情過后,營員們能夠來到無錫新吳,親身感受這裡的獨特韻味和別樣精彩!
來源:新吳區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