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地方快訊
江門市僑聯多措並舉推動僑都中華文化國際傳播
2022年05月10日13:56  

為貫徹落實李希書記在江門調研時關於做好“僑”文章的指示精神,以及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市委十四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江門市僑聯圍繞“大力提升僑都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的目標要求,主動進位,加強聯動,深入推進對外文化交流,助力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台。

一、推動僑刊鄉訊優化提質。貫徹江門市委部署和市委主要領導指示要求,打造以《中國僑都·江門》雜志為龍頭的僑刊鄉訊矩陣,積極推進僑刊鄉訊優化提質工作。一是密切溝通。在江門市領導陳冀同志、李惠文同志的指導下, 江門市僑聯主要領導親自抓落實,先后6次與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江門日報社集中研究《中國僑都·江門》雜志優化提質工作,明確優化提質思路,制定優化提質方案。二是引入團隊。江門日報社派出由執行總編、專業編輯、編務、美編組成的工作專班,開展《中國僑都·江門》採編工作,為《中國僑都·江門》雜志優化提質提供專業力量保証。三是全新改版。針對雜志定位不清、內容可讀性不強等問題,賦予雜志“讓僑都走向世界、讓世界讀懂中國”的新定位,設置了特別關注、特別策劃、僑都觀察、政策速遞等新欄目,增加了中英雙語對照等新元素,使雜志更加貼近僑胞、暢達僑意。四是強化傳播。依托廣州雲展網開設電子閱讀平台(線上閱讀),推廣電子化發行,擴大雜志的傳播速度和閱讀面。並與江門市委黨校合作推動該校《僑鄉論壇》雜志轉型為《中國僑都·僑鄉論壇》雜志理論黨刊,推動江門僑務智庫建設。五是調研督導。根據市委工作要求,今年市僑聯調研課題《推動僑刊創新發展 賦能中國僑都構建對外傳播新格局》列入市委辦“紅色服務鏈”黨建品牌實施項目。4月中旬,江門市僑聯與市委統戰部到台山市調研,實地參觀新寧雜志社,座談了解《新寧雜志》《宴都僑情》等僑刊運作情況,與辦刊人員探討鎮村僑刊鄉訊提質升級思路,為推動整體提質提供參考。

二、推動宣傳信息多維發展。圍繞推進“僑都賦能”工程,創新方法思路,突出江門特色,推動僑聯宣傳信息工作上新台階。一是健全宣傳信息工作機制。江門市僑聯把宣傳信息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明確僑聯主席親自抓宣傳信息工作,分管領導和科室同志抓具體工作,定期召開宣傳信息工作例會,出台《江門市僑聯宣傳信息工作制度》《江門市僑聯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落實制度》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突出宣傳輿論導向功能,加強橫向聯系,形成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報紙、雜志、電視全媒體傳播模式。抓好市僑聯主管“僑”類雜志《炎黃天地》《中國僑都.·江門》的指導與規范。據統計,2021年市僑聯在各級媒體發布信息800多篇,其中發送微信公眾號信息432條、網站發布信息388條,2篇綜合性工作交流稿被《中國僑聯工作》雜志刊登。多篇信息被江門市委辦、《江門日報》、“江門發布”、電視台等採用。二是完善宣傳信息工作網絡。建立各縣(市、區)、鎮(街)僑聯組織通訊員網絡,全方位、多層次地收集輿情信息,進一步拓寬僑聯宣傳信息工作的覆蓋面。對僑聯和通訊員宣傳信息完成情況,定期進行通報和考評,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人人關注和參與宣傳信息工作的濃厚氛圍。三是構筑僑刊外宣工作陣地。江門是我國僑刊鄉訊的發源地,截至目前,取得國內統一登記號且依然正常發行的僑刊鄉訊有83份,數量約佔全省的60%、全國的1/3,每年向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這些僑刊大多由基層僑聯主辦。為發揮僑刊外宣的獨特作用,江門市僑聯成立江門市僑刊鄉訊協會,構建全市僑刊鄉訊工作陣地,舉辦江門市僑刊鄉訊專題展,支持基層僑聯和僑刊社設立“僑刊鄉訊閱覽中心”、僑刊鄉訊義工志願服務隊、“僑刊鄉訊聯誼會”等,發掘僑刊鄉訊所承載的獨特文化內涵和對外宣傳功能。同時,加快轉型升級,打造數字化僑刊鄉訊,籌建“江門市僑刊鄉訊電子閱覽中心”,推動僑刊鄉訊電子化發行,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對外傳播格局。目前,我市已有30多家僑刊在廣東省僑刊鄉訊電子閱覽中心和華媒“世界頭條”,多家僑刊開通了視頻號和“抖音號”。

三、推動文化交流走向世界。加強國際傳播,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深化“一帶一路”人文交流。一是拓展中華文化交流領域。結合江門對外工作重點,舉辦20多場線上線下“親情中華·漢語橋”“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夏(冬)令營活動,惠及2000多名海外華裔青少年。支持海外華僑華人開展中華文化活動,向旅居美國江門籍僑胞寄送了一批中國文化用品(如漢服、中國結等)。二是加強涉僑文化交流基地建設。推動華僑博物館、五邑大學、恩平牛江鎮、台山大江鎮、開平塘口鎮等5個單位先后成功申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依托文化交流基地,先后錄制《跨越山海的祝福文化交流活動(江門—霍尼亞拉)》、僑鄉特色網絡晚會節目,制作海外僑胞春節感言、雲端拜年視頻,以文化慰籍鄉愁暖僑心。加強僑文化挖掘與保護,參與五邑僑批(銀信)宣傳、保護和活化工作,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僑批中的黨史”學術研討會。三是加強與海外華文媒體合作。用好海外華文媒體聯盟傳播渠道,推動設立江門市聯海僑界媒體交流中心,先后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香港、澳門等30多個國家(地區)70多家僑界媒體建立聯系,向海外推送200多篇新聞稿件。舉辦“追夢中國、情系僑都——僑界媒體五邑採風行”活動,組織海外15家僑界媒體走進江門,宣傳推介“僑都賦能”工程,發稿量超過60篇。此外,會同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等媒體制作海外僑胞感言、雲端視頻,報道僑界青年在江門創業典型,掀起海內外宣傳互動熱潮。邀請擁有20萬粉絲的澳大利亞網紅美食博主Amy到江門拍錄特色美食及人文景點視頻,通過海外社交平台宣傳推介江門,擴大僑都江門在海外的辨識度。

來源:江門市僑聯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