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重慶市萬州區僑聯副主席,重慶藍天救援隊黨委書記、隊長駱明文
上月20日,我們重慶萬州區僑聯赴上海援助隊首批18位隊員驅車1800多公裡,歷時20多小時,抵達任務區——上海閔行古美街道,開始20天的社區專業消殺工作。
我們是帶著感恩的心來支援上海抗疫的。今年是上海對口支援重慶萬州區30周年,作為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區,萬州當地有你們援建的上海中學、上海小學、上海醫院、上海大道、上海福利院等,不少萬州人還移民到上海生活。上海為萬州做的事情,我們永遠牢記在心。
我們的隊員都來自重慶藍天救援隊,“80后”為主,也有“70后”和“90后”,其中不少人參加過兩年前的武漢抗疫。當我們的車輛駛入江蘇境內起,就明顯感到疫情影響,高速公路上冷冷清清的,除了貨運車和特種車輛外,幾乎看不到客車和轎車。
來到閔行區古美街道后,我們被安排住進附近的一所小學。隊員們早上7點起床准備、8點出門,一般都到晚上7、8點回來。前幾天上海天氣涼快,穿12小時防護服還能忍受,這幾天開始熱起來,晚上回來脫下防護服,大家身上沒有一處是干的。
剛來的幾天,我們隊員都在拼命工作不願吃午飯,因為吃飯就必須脫下防護服、脫卸裝備,還要前后進行兩次個人消毒,大家覺得太費時間。后來,因為每天中午必須回駐地測核酸,大家也就順便匆匆忙忙吃個盒飯,然后又趕往下一個作業社區。
在進小區前,我們事先要了解小區情況,面積有多少,樓棟有多少,車棚與地下室在哪裡,隨后根據工作量安排好隊員與設備。進小區之后,對於樓道消殺,我們使用便攜式彌霧機,它的優點是攜帶方便、機動靈活﹔對於小區道路、廣場等大型公共區域,我們會直接用大功率消殺車。幾天后,我們第二批5名隊員從重慶帶來兩台消殺機器人,可以按照設定路線消殺,既能減輕隊員工作量,還能防止交叉感染。
除了街道安排的任務外,不少周圍小區聯系到我們,希望為他們進行消殺。隻要條件允許,我們盡量滿足,一方面是為了小區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種心理暗示——看著大功率設備煙霧騰騰地作業,居民們能更加安心居住。截至4月30日,我們完成了古美街道社區27萬平方米消殺工作,累計消殺樓棟815棟。
不瞞你說,考慮到不給上海添負擔,我們來之前帶了許多生活物資,甚至准備在這邊開火做飯。沒想到,上海朋友特別熱情,不僅為我們安排住進學校,還送來了床、被子等日用品。街道干部說我們既搞消殺又搞后勤太辛苦,就給我們提供熱菜熱飯,我們對上海提供的條件很滿意。
由於消殺作業需要居民緊閉門窗,我們沒有機會能與居民說上話,考慮到疫情原因,我們也盡量少與居民接觸。但是,我們常看到救援隊微博、抖音賬號下面有來自上海的感謝留言。有一次,我們去一個小區作業,志願者在黑板上寫上歡迎我們的話,擺在小區最顯眼處,隊員們都很感動。
隨著各類消殺裝備的陸續送到,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越來越高。隨著整體疫情好轉,消殺任務其實也在逐漸減少。幾天前,我們去外灘消殺,看著那裡空空蕩蕩沒有一個游客,大家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了讓上海朋友的生活多一點甜蜜,3日我們請萬州果農採摘了1萬斤玫瑰香橙,4日由我們第三批隊員運到上海,希望上海朋友也能嘗嘗我們的家鄉特產。
我們藍天救援隊是公益組織。來之前,隊員各自向單位請了一個月的假。在完成上海20天消殺任務后,我們就要回到重慶隔離14天。或許我們離開前看不到上海完全恢復生機的模樣,但是我相信這一天一定不會太遠。同樣的,這次匆匆一別之后,希望上海朋友有時間能到萬州三峽庫區走走看看,我們在那裡熱烈歡迎你們。
(講述時間:2022.5.3)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