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曹菊如——南洋歸來的紅色金融先行者(百年航程 有“僑”精彩(80))
孔祥昊
2022年04月29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曹菊如,原名曹淡初,生於1901年,南洋歸僑,福建龍岩人。

曹菊如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店員家庭,8歲上小學,10歲進入龍岩商業學校,15歲到河南睢縣當學徒,后轉到江西贛州的塘江煙店當店員。在江西期間,他與鄧子恢相識,受其影響閱讀了《新青年》《新潮》等進步書刊,萌發革命思想。1922年春,他回到龍岩,參加鄧子恢等組織的“奇山書社”。該書社是福建省最早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團體。

1923年冬,曹菊如赴南洋謀生,在印尼蘇島實武牙一香料廠管賬。雖然遠離祖國,但曹菊如在工作之余,仍積極參加當地愛國活動和社團,擔任當地華僑組織 “救國會”秘書。后來,他還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廣泛接觸新思想,在當地領導並參與東南亞華僑的進步事業。

1929年,曹菊如獲悉家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的情況,遂於1930年8月返回家鄉,帶著一顆赤誠之心,投身革命洪流,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3月18日,閩西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龍岩召開,成立了閩西蘇維埃政府。同年9月,第二次代表大會決定設立閩西工農銀行,曹菊如等任銀行籌備委員。銀行成立時資本為20萬元,由工農入股集資,每股1元,便於群眾參股。同年11月,閩西工農銀行正式成立,從此曹菊如與銀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閩西工農銀行是中國共產黨根據地最早的金融機構之一,干部們既無辦銀行的經驗,也無規章制度可循。雖然條件艱苦,但曹菊如和同事們克服困難,借用中式賬簿和舊的記賬方法,制定出了簡單實用的操作規范,開展了一系列業務,如發行“蘇幣”,代理財政收款、存款,實行低利借款,協助糧食調劑局和糧食生產合作社,辦理進出口貿易,征購軍糧等。與此同時,曹菊如通過不斷學習繳獲來的一本銀行簿記講義以及毛澤民同志托人從白區買來的一本《銀行簿記實踐》,慢慢掌握了現代銀行的會計、營業和出納等制度,為日后籌備蘇區國家銀行奠定了基礎。在曹菊如等的努力下,隻用一年時間,閩西工農銀行的資金大量增長,極大繁榮了蘇區經濟,蘇區紙幣的信用日益鞏固。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同時決定成立國家銀行,由毛澤民擔任行長。曹菊如奉命前往瑞金,協助毛澤民籌建國家銀行。憑著在閩西工農銀行打下的基礎,曹菊如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設計並印制了各類賬簿單據,國家銀行得以正式開張。在國家銀行,曹菊如協助臨時中央政府工作人員,建立國家總金庫,並開展了整頓稅收,統一財政,建立財政會計制度、預算制度、決算制度、審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發行貨幣,設立分支機構,培訓金融人才等許多工作,在經濟領域為革命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懷著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曹菊如后來轉戰南北。晚年的曹菊如不顧自身疾病,仍然辛勞工作。1981年1月6日,曹菊如逝世。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稿)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