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閔行區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無數志願者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為助力核酸檢測工作按下“加速鍵”。這其中有不少閔行僑界人士的身影,僑眷耿帥一家就在其中。
3月18日,申城氣溫驟降,在位於閔行區的一處核酸檢測點,耿帥一家四口齊上陣,在寒風中用實際行動上演了防疫一線上的“全家總動員”。
在得知自己所在的小區即將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但社區志願者緊缺時,耿帥第一時間向所在居委報了名。“疫情之下,作為閔行區僑聯界別政協委員,在社會有需要的時候,理當義不容辭,挺身而出。”這是耿帥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僑界人士的態度。當看到平時熟悉的區僑辦、僑聯多位同志都在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中時,他說:“這一切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作為僑界人士,得知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僑辦主任、僑聯黨組書記陳超在手部骨折的情況下,綁著石膏還堅守在防疫一線,更是燃起了我心中要積極參與到抗疫行動中的熱情,深感唯有加入這樣的隊伍,才足以表達我的敬佩之心。”
在向居委報名志願者成功以后,他告訴了家人,家人們都表示非常支持,於是,耿帥的父親、愛人和大女兒,一家3代4口人一起站到了社區防疫志願者隊伍中。
核酸檢測現場,耿帥和愛人、大女兒的任務是協助有需要的居民申請核酸檢測二維碼,耿帥父親則負責分流登記后引導居民去做核酸。
雖說志願服務工作並不復雜,可一天下來也不輕鬆。耿帥一家從早晨天沒亮就開始為防疫志願者工作做准備,簡單地吃了早餐就投身到社區志願者的隊伍中。為了不讓排隊的社區居民等候太久,一家人錯時就餐,扒拉幾口就算吃過午飯了,繼續開始了下午的引導、協助工作中。在社區居民的配合下,在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們的通力合作之下,夜幕來臨之際,耿帥所在小區核酸採集工作終於順利完成。這時候,大多數社區志願者也都結束了他們的工作,但在黃昏的路燈下,耿帥在協助“大白”們完成整理採樣工作台、收集醫療廢物、噴洒消毒藥水等工作。等到轉運車把採集的核酸樣本收走后,耿帥才坐下休息。
回到家后,耿帥問了一家人做防疫志願者的感受。耿帥的愛人說:“我作為一名閔行媳婦,在‘婆家’有困難的時候,應該要做出主人翁的表率,夫妻同心,攜手抗疫。疫情防控是真真的重要,人類命運共同體嘛,不僅在中國,在韓國亦是如此。我遠在韓國的娘家人知道上海有防控疫情志願者的需要,也希望我能盡上自己的一份力。”
16歲的大女兒是第一次參加志願服務,一天下來,她對志願者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願者就是無私奉獻。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奉獻,我們的社會大家庭一定會更加美好”。
71歲的父親是名老黨員,身體硬朗的他平時就熱心社區事務,這次疫情突然來襲,老父親也要發揮自己的余熱,為防疫志願者工作盡上綿薄之力。
其實,耿帥10歲的二女兒也“吵著”要參與此次志願服務活動,可惜因為年齡太小,沒能通過“申請”,隻好聽爸爸的話在家安心上網課,抓好自己的學習。耿帥的母親則在家做好后勤支持,讓沖在志願工作一線的他們可以安心堅守。
全家總動員,肩並肩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帥”哥的全家人和眾多堅守一線的志願者一起,正為抗疫守“滬”譜寫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