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李介夫——僑心向黨 投筆報國
羅佩玲
2022年03月23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介夫(1908—1998),馬來亞歸僑,出生於廣東梅縣石坑鎮,1928年隨堂兄下南洋謀生,在新加坡、馬來亞從事華僑教育工作近10年。

日本帝國主義侵華之際,馬來亞華僑廣泛組織群眾發起愛國運動,號召民眾抵制日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馬來亞華僑成立抗敵后援會,號召團結一切力量援助祖國,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而斗爭。李介夫也加入了后援會,積極協助和支援抗日群眾運動。他和許多進步華僑青年一樣,不願在祖國生死存亡之際苟且偷生,立誓回國,為保衛祖國、反對法西斯侵略而戰。1938年夏,李介夫經馬來亞抗敵后援會介紹和八路軍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推薦,回國到陝甘寧邊區陝北公學學習,畢業后曾留校擔任指導員及李維漢辦公室主任秘書。1940年至抗戰勝利期間,他歷任延安華僑救國聯合會成立后首屆執委會主任、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議員,為邊區文化宣傳、經濟發展、抗日救亡活動和華僑統戰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取得勝利后,“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成為當時的主要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向南挺進,急需大批干部隨軍南下,接收和管理新解放區。中共中央和軍委批准第四野戰軍直接領導建立“南下工作團”(簡稱“南工團”),從軍政單位抽調高級干部出任領導,吸收和訓練青年知識分子成為革命戰士。南工團下設三個分團,一、三分團設在北平,二分團設在天津。2月24日,南工團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天津日報》等報紙上刊登招考啟事和簡章,主要從平津地區招考大學生和部分高中生。此次招考得到很多高等院校學生的熱烈響應,超過1000名學生報名參加考試。南工團總團團部選在北平東四頭條華文學校。

1949年,李介夫加入南工團隨軍南下,擔任“土改工作團”團長。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區也有計劃、有秩序地開展了土改運動。李介夫作為“土改工作團”團長,在廣東正確貫徹和執行了黨的土地改革路線和政策,積極推動完成土改任務。1951年10月8日,南下農村工作團編委會編印內部刊物《南工團》創刊號,刊登了李介夫在南工團博羅隊整頓隊伍會議上的報告。

1952年,李介夫調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工作,並先后出任湖南師范學院副院長、湖南省僑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僑聯顧問等職。在湖南工作期間,他深入基層,貫徹落實僑務政策,推進地方僑聯組織的建設和發展,為發展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稿)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