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仍在堅持寫日記……
2022年03月07日11:13  來源:共青團中央

“晴轉多雲

東風一至二級”

這是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

用顫抖的筆寫下的

最后一篇日記

這位中國近代氣象學和

地理學的奠基人

一生寫了厚厚的幾十本日記

每天觀察並記錄物候和天氣

從不草草帶過

堅持了整整五十三年

他就是竺可楨

除了1935年以前寫的日記

在抗日戰爭期間丟失以外

從1936年1月1日

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總計38年零37天

800萬余字

沒有一天中斷

2022年3月7日

是竺老誕辰132周年

讓我們一起向他致敬

科學救國,遠赴重洋

1890年3月7日

竺可楨出生於浙江紹興的

一戶米商之家

竺可楨從小就

天資聰慧、勤奮好學

在入學澄衷學堂后不久

他就在自己床邊

貼上一張紙條

上面寫著“醒來即起”四字

從此,“醒來即起”成為竺可楨

求學的座右銘

激勵著他更加勤奮地學習

1910年9月

作為第二批庚款留學生

竺可楨登上了前往美國的郵輪

時年20歲的他站在甲板上

一邊回望故土

一邊憧憬著未來

1910年,第二批“庚款生”合影,立者第1排左5為竺可楨

1918年

剛剛在哈佛大學

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的竺可楨

拒絕了美國多所高校的邀請

懷著一腔報國為民的熱情

返回了闊別已久的祖國

1918年,竺可楨博士畢業

近代中國“問天”第一人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

軍閥割據

國家滿目瘡痍

基本上沒有現代的氣象觀測站

僅有的幾個觀測站

均由外國傳教士建立

或者在租界內設定

整個中國大地飽受

氣象災害的影響

那時候中國還沒有能力

進行天氣預報

竺可楨考察訪問

“夫制氣象圖

乃一國政府之事

而勞外國教會之代謀

亦大可恥也”

為此

竺可楨四處奔勞與溝通

為開創我國的氣象事業

傾注了大量心血

他在南京北極閣

建立起中國近現代

第一個國家氣象研究所

竺可楨創建的南京氣象台

並從1930年開始

發布中國人制作的天氣預報

中國的近代氣象事業由此開始

竺可楨也成為了

近代中國“問天”第一人

從科學家到教育家

不變的是一腔報國情

用自己的所學報效祖國

這正是竺可楨的理想

再苦再難也無所畏懼

然而

從1936年開始

他最主要的工作

不再是氣象研究

在多次請辭之后

抱著“振興浙江省

文化教育事業”的考慮

竺可楨正式出任

浙江大學校長一職

從一個科學家

成為了一個教育家

以振興文化教育事業來報國

1936年4月,正式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時的竺可楨

“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

第二,將來畢業后

做什麼樣的人?”

1936年秋天

竺可楨作為浙江大學校長

在開學典禮上

向新生提出了

兩個簡單但意味深長的問題

這就是著名的“竺可楨二問”

“一支文軍”的長征

在竺可楨上任還不滿一年

抗戰全面爆發

面對著戰火中岌岌可危的學校

竺可楨決定

帶領全校1000多名師生

走上“西遷”之路

一路顛沛流離、缺醫少藥

一些普通疾病也可以致命

竺可楨的妻子

張俠魂和次子竺衡

就是因為在遷徙途中

患上痢疾而不幸去世

成為他內心巨大的創痛

但在整個西遷過程中

他卻以一種超常的精神力量

支撐、引領著這支隊伍的前行

竺可楨及其家人

“為一校之長

不止要對學生負責

更要對國之教育負責”

在竺可楨的帶領下

浙大搬到哪裡

“圖書館”和“實驗室”

就用雙肩挑到哪裡

廟宇、祠堂做教室

自己開荒種菜

無論條件如何簡陋

竺可楨從不耽擱

第一時間開堂上課

並在西遷路途中

為當地群眾服務

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戰

被日本飛機轟炸后的教室和校舍 (1939年2月宜山)

在兩年半的時間裡

浙大師生們幾經輾轉遷徙

橫穿江南六省

行程2600公裡

這一個艱苦卓絕的壯舉

因為其線路和

紅軍長征的前半段線路

基本重合

被譽為“一支文軍”的長征

1939年,竺可楨(前排左3)與貴州浙大校友的合影(聶作平供圖/圖)

“求是”精神的

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

在顛沛流離的西遷中

“求是”校訓誕生了

1938年11月19日

竺可楨在廣西宜山

主持召開校務會議

在他的倡議下

會議確定了

“求是”為浙江大學校訓

竺可楨發表在校刊上的《求是精神與犧牲精神》

之后

竺可楨在歷次演講中

反復強調

“求是精神”就是一種

“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

必須有嚴格的科學態度

“一是不盲從,不附和,隻問是非,不計利害﹔二是不武斷,不蠻橫﹔三是專心一致,實事求是”。

竺可楨不僅是

“求是”精神的積極倡導者

也是一生篤行

“求是”精神的楷模

在用人方面

竺可楨唯才是舉

用人唯賢

沒有門戶之見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

浙大聚集了一大批

當時各領域的精英知識分子

浙江大學部分教師馬一浮(右7)、梅光迪(右8)、張其昀(右5)、祝文白(右3)、王駕吾(右2)、陳訓慈(右1)等在浙大圖書館前合影(1938年攝於江西泰和)

一顆不生鏽的螺絲釘

解放后

竺可楨積極投身新中國建設

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

為百廢待興的中國

建立了許多第一個

我國第一個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

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研究機構

我國第一批研究和

治理沙荒的機構

第一批研究冰川和

海洋的科研機構

1949年7月,竺可楨(前排左4)由上海赴北平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議合影

1949年,竺可楨(前排右1)出席新中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時與教育組代表合影

1958年3月

竺可楨寫信提出了入黨申請

在申請書中

他這樣寫道

“要把自己一切力量獻給社會主義事業,爭取做到:1. 全心全意服從黨的領導﹔2.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推進人民的科學事業﹔3.努力改造自己,爭取成為工人階級知識分子。”

1962年

已是七十二歲高齡的竺可楨

終於實現了

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

他高興地說

“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入黨后

竺可楨在一篇萬字思想匯報中

把自己比喻成

“一顆不生鏽的螺絲釘”

決心“老老實實地盡力而為之

所謂一息尚存此志不容懈怠”

1974年2月7日

竺可楨與世長辭

享年84歲

他曾對學生諄諄教導

“人生的目的在服務

而不在享受”

這樣的精神如燈塔一般

為一代又一代

科學工作者指明道路

竺可楨的一生

是追求真理、不斷進步的一生

是不斷學習新知

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的一生

是堅持實事求是

嚴謹治學的一生

讓我們一起向竺老致敬!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