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僑聯動態
我當代表委員這五年│全國政協委員劉以勤:從僑界發展到鄉村振興,她為四川發展“代言”
彭祥萍
2022年03月07日09:17  來源:紅星新聞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履職盡責的過程中,我切身感受到,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在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僑聯主席劉以勤看來,政協委員肩負著全川人民的重托,為人民代言、為發展獻策是委員的使命。這份責任,沉甸甸的。

過去四年來,劉以勤一共提交70多件提案。提案中,涵蓋交通、文化、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涉及工信部、農村農業部、科技部、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20余個部門,既有個人提案,也有聯名提案。“基本上每份提案都得到了相關部委的回復。”

從僑界發展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過去四年來,劉以勤見証並參與僑法的修訂,助力貧困村成功脫貧摘帽,推動四川革命老區發展。

關注僑界發展訴求

推動僑法修訂

“海外華僑華人是一個可愛的群體。他們身懷家國情懷,無論身處何方都心系祖國,作為中外交流的橋梁、紐帶,扮演著友好使者。”劉以勤從事僑務工作30年,作為僑聯界別委員,過去幾年來,聚焦僑界發展訴求,曾先后提交多份提案。

劉以勤

諸多涉僑的提案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在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30周年之際,在全國“兩會”期間,國家領導人與僑聯等界別委員共商國是,代表界別建議適時修訂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她告訴記者,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自1990年頒布以來,就頗受海外幾千萬華僑華人和國內歸僑僑眷的關注。

“這部法律,為促進我們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她提到,隨著新一輪的國家機構改革、以及一些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保護法中有很多地方已經是不相適應。

“如何更好地凝聚僑心、僑智、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法律基礎很重要。”在此基礎上,劉以勤提出若干建議。

該提案得到了相關部門重視。在四川修訂《四川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中,劉以勤也積極建言獻策,同時與省外僑委聯合開展僑法宣傳工作,致力於不斷提升依法護僑水平。

持續為巴中革命老區代言

呼吁中央這樣支持老區發展

為革命老區巴中“代言”,是過去幾年裡,劉以勤履職的另一重點方向。“這幾年,我曾多次到巴中調研,深知老區人民對發展的渴望,我願意為老區人民代言。”她說。

這些提案中,不少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關切和回應。

比如,2019年全國“兩會”上,劉以勤提交的《關於加大〈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落實力度的建議》提案,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高度重視。國家發改委后來專門組織調研組,到巴中地區實地考察。同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有關文件中明確就加快推進骨干項目、健全協調推進機制、突出核心區示范城市三個方面給予巴中特殊支持,優先將川陝革命老區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納入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年度工作要點,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支持巴中發展,並穩步增加轉移支付投入,確保川陝革命老區人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這讓劉以勤倍受鼓舞。在這之后,“脫貧攻堅”和“后續發展”,是劉以勤想表達的關鍵詞。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2020年5月,在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前,劉以勤再次聯系巴中有關部門核實數據,完善當年的提案《關於支持革命老區四川巴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議》。2021年,她將一份關於加大力度支持川陝革命老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帶上了全國“兩會”。

“只是脫貧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與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搭乘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快車同頻共振。”劉以勤說,希望巴中老區在脫貧后,能夠搭乘快速發展的列車,讓革命老區不再落后。

▲2021年,劉以勤(左四)查看僑愛心工程鄉村步道建設情況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邀請委員到脫貧的四川鄉村來做客

除了為革命老區“代言”,另一個關於瀘州市古藺縣永樂街道西華村的故事,也是劉以勤常常向外界講述的故事。

“我要邀請委員們到我們村來做客,到已經脫貧的美麗鄉村來看看。我們村的山好水好風光好,牛好魚好米更好,來過的人都說好。”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劉以勤當起了導游,帶著“我們村”的照片赴京,向全國各地的政協委員推薦“我們村”。

劉以勤口中的“我們村”,是四川省僑聯定點聯系的幫扶村——瀘州市古藺縣永樂街道西華村。

她告訴記者,在四川省僑聯的牽線搭橋下,僑界人士為當地修路、蓄水、建網,幫助當地群眾發展優質水稻、羊肚菌、脆紅李、檸檬、生態魚等特色產業,大大增強了村民的“造血”能力。

“在幫扶過程中,我們和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起吃年夜飯、過臘八節,培養出真摯的、家人一般的感情。這些年,每次回‘我們村’,我就感覺像回家一樣。”這,也是“我們村”這個名字的由來。

如今,“我們村”早已是組組通公路、戶戶通便道,家家有良田、產業多又旺,全村1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於2018年全部脫貧摘帽。

在成功實現脫貧的基礎上,如何繼續以“僑”搭橋,搭建一座當地群眾奔康致富的連心橋,成為劉以勤履職的發力點。

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劉以勤多次和僑界同行談起“我們村”的變化,並帶著委員到“我們村”實地考察。

“不少僑界委員出錢出力,僑捐資金230余萬元建成了‘磨刀溪僑愛度假村’。”劉以勤說,現在,“我們村”已經形成了以旅游產業帶動種養殖產業的完整體系,更進一步增加了受益群眾的覆蓋面。

截至2021年年底,西華村集體經濟收入較2015年提高了4倍。不僅如此,四川省僑聯還聯合僑界人士發起實施了“福慧勵志獎學金”“金龍魚烹飪班(成都)”等多個項目,累計獎勵貧困教師200余人、資助優秀貧困學生3000余人,共計資金700余萬元。

今年將繼續關注

“雙圈”建設和鄉村振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是劉以勤關注的重點。過去幾年裡,聚焦“雙圈”發展,她曾提交了《關於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發展的提案》《關於對成渝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給予政策支持的提案》《關於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金融要素支撐的提案》等多個提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國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計”。今年兩會上,她又將提交“將成都—巴中—安康高鐵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路網規劃》並盡快開工建設”的提案。在她看來,如此一來,不僅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速改變其落后面貌,更好地發揮對西部大開發的輻射帶動作用,還有助於成渝地區更好地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此外,鄉村振興,也是劉以勤今年持續關注的方向。

她表示,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三農”工作的重心迎來歷史轉移。“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作為一名僑界委員,我想利用自身優勢,涵養更多僑的資源,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團結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為開放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僑界的智慧和力量。”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受訪者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