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展示、宣傳、交流……這是甘肅省僑聯主席閆鵬勛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到頻率最多的詞匯。“甘肅僑聯的一個主要職能就是推動甘肅與海外的聯絡聯誼。”閆鵬勛說,借用全球華僑網絡,將甘肅的優勢宣傳出去,吸引外資、技術進來的同時,讓甘肅的資本、技術走出去,實現“雙向奔赴”。
“在甘肅經濟發展方面,必須要加強和國外的技術交流,當然還有吸引外資進入。”在閆鵬勛看來,推動甘肅與海外的資本、技術交流轉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僑聯乃至整個甘肅需要更加努力的方面。“環境營造,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僑聯要盡可能去搭建交流平台。”閆鵬勛說。
鑒於此,甘肅省僑聯在成立了甘肅省僑商海外聯盟等聯絡海外機構后,於去年又成立了甘肅省僑聯“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同年於該中心下成立了數字經濟委員會。不久前,中德(歐)技術合作委員會於蘭州成立。
“我們在合作過程中發現,國外的技術、資金甘肅有需求,同樣,甘肅本地的技術海外也有需求。”閆鵬勛說,該中心就是為了匯聚省內先進技術、科研力量、僑界資源,合力共建絲綢之路“科技走廊”,努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進一步促進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技術交流,進行轉移協作,促進區域產學研深入對接。
同時,進一步提升認識,凝聚共識,積極與東盟、中亞、南亞和阿拉伯國家展開交流合作,在技術、文化、經貿等方面展現甘肅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注重發揮多方作用,加強與省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絡交流,構建信息網絡,積極找尋開展技術交流轉移合作的機遇。突出實的導向,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研產對接、推動成果轉化、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充分發揮平台作用和資源優勢,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合作。
閆鵬勛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省僑聯“走出去”的一些計劃有所擱置,原計劃是要走向海外,在國外傳播一些甘肅聲音、展示甘肅的文化、推介甘肅的產業,進而更充分的將甘肅推介出去,進一步提升甘肅對外開放的形象。“這也是我們在疫情結束后迫切需要去做的。”閆鵬勛說。
記者了解到,在搭建“走出去”、“引進來”交流平台的同時,甘肅省僑聯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僅去年,在全省開展中學“樹人班”、“珍珠班”、職業教育“敏實班”、欣新學校捐建等捐資助學項目﹔“僑愛心·光明行”、“僑愛心·進小區”等眼病篩查、手術復明項目﹔太陽能路燈援建、免水沖智慧馬桶安裝等鄉村振興項目。數據顯示,全年共開展愛心捐贈項目15個,引入幫扶捐助資金及物資共計1200余萬元。(記者 寇剛 通訊員 錢昱初)
來源:甘肅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