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陳宗基:
一生赤誠愛國 志在振興中華(百年航程 有“僑”精彩(63))
劉  慧
2022年02月16日08: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陳宗基,國際著名岩石力學和地球動力學專家、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科的奠基人、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首任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宗基祖籍福建安溪,1922年生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蘇加巫眉鎮。早在學生時代,陳宗基就時刻關心祖國的發展。抗日戰爭時間,他經常捧著小鐵盒參加印尼華僑舉辦的募捐活動,以自己微博的力量支援祖國抗戰。1940年至1942年間,陳宗基曾在印尼萬隆工學院水利系學習,后因日本侵略者佔領印尼,隻能輟學在家。出於對黃河泛濫成災的憂慮,他決定繼續求學,並到荷蘭德爾夫特科技大學攻讀水利工程系,以便學成后報效祖國。經過刻苦學習,陳宗基3年就讀完了5年的課程。1954年,他獲得優秀技術科學博士學位后,拒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國、荷蘭、印尼等國家的高薪聘請,響應周恩來總理號召,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1955年,陳宗基回到中國,先在哈爾濱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工作,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土流變學和土動力學研究室。通過對粘土的試驗研究,他在國際上最早提出了“粘土結構力學”新學說,並被挪威物理化學家羅森維斯特用電子顯微鏡的觀察所証實,編入國外教科書。此外,陳宗基在國際上首先發現粘土存在三個變形階段和三個屈服值,其中第三屈服值f3得到廣泛應用,被稱為“陳氏屈服值”。陳宗基在土流變學方面撰寫了數十篇論文,被荷蘭、法國、瑞典、葡萄牙、日本、波蘭及美國等學者廣為參考和引用。

在岩石力學方面,陳宗基率先在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現場平洞圍岩中進行了流變試驗,並將岩體流變理論推廣到各向異性岩體,提出岩體內應力的來源與釋放學說以及岩石擴容的本構方程等。他先后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引起學界高度重視。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陳宗基心急如焚。為了減輕余震損害及次生災害,他於1977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開創了地球動力學這一新學科的研究,親自指導籌建地學高溫高壓實驗室,研制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溫高壓實驗儀器設備,重點研究地震物理流變、地震預測、成礦機制等重大課題項目,取得豐碩成果。

除了“陳氏固結流變理論”“陳氏粘土卡片結構”“陳氏流變儀”“土的三向固結流變理論”和“岩石流變、鬆弛、擴容”等創新性成果受到國內外業界廣泛認可之外,陳宗基的相關著作在國際上也頗有影響。他把理論研究成功地應用於中國幾十項重要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中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陳宗基先后兩次被聘為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學會學術委員,參加過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國際岩石力學學會等學術組織的重要會議。他還被聘為比利時皇家科學、文學與藝術院院士,后又被比利時國王授予“利奧波德二世一級騎士”稱號,並獲勛章和榮譽証書。1980年,陳宗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1年,陳宗基積勞成疾,在上海病逝,終年69歲。作為一名赤誠的愛國者,“志在振興中華”是他畢生的信念。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稿)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