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他是世界首位慣性導航博士!如今101歲,依然對航天事業激情澎湃
2022年01月07日15:38  來源:科技日報

“我們這一代人在炮火下求學,在荊棘中拓荒,風雨征程,用汗水、用青春為祖國實現了火箭升空、衛星環繞、飛船登月、踏足火星的壯麗夢想。”獲得“七一勛章”后,兩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陸元九這樣形容自己的經歷。

101歲的他頭發白了,背也彎了。年初,他說自己現在已經出不了院子,沒法像以前那樣散步了。

但對航天,陸元九內心依然澎湃著激情。

宿東 攝

曲折回國

是世界第一位慣性導航博士

“炮火下求學,荊棘中拓荒”,是陸元九人生的真實寫照。

1920年,陸元九生於安徽滁縣一個教員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他在戰火中念了大學,畢業於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40年代中期,已經留校任教的陸元九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

去美國並不容易。當時,太平洋水雷密布,他隻有選擇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線,從重慶飛到昆明,再從昆明飛到印度加爾各答候船,光等船就等了兩個月。

陸元九去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還大膽選擇了一個自己之前都沒聽說過的專業——儀器學。

儀器專業博士學位由“慣性導航之父”德雷伯教授設立。他力主將自動控制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慣性測量技術領域,即依靠控制技術來提高慣性測量系統的精度,創立了慣性導航技術。

這項技術十分關鍵,美國政府將其列為重要軍事研究項目。

它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因為專業難度高,此前報名者寥寥。但陸元九覺得有挑戰,也挺刺激。他成了德雷伯首位博士生。留美4年,1949年,陸元九獲得博士學位,之后被學校聘為副研究員,繼續從事軍事科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后,陸元九知道,到了回國作貢獻的時候了。

當年,去往大洋彼岸求學的道路曲折。如今想要回國,更是困難重重。

新中國與美國沒有建立外交關系,而且陸元九從事的研究還屬於軍事機密。為了回國,陸元九先退出了軍事科研小組,轉入研究原子彈破壞效應的實驗室,機密等級降低了。

但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了,回國又變得遙遙無期。美國當局要陸元九加入美國籍,但他堅決拒絕了。作為交戰國公民,陸元九必須每3個月向聯邦調查局報到一次,証明自己沒有不法活動。

為徹底脫密,1954年,陸元九離開了實驗室,轉而進行民用科技研究。

苦熬許久,機會終於來了——中美達成協議,中國留學人員可以回國了。1956年4月,幾經周折,陸元九全家才登上返回祖國的輪船。

上世紀90年代,陸元九在北京慣導測試中心調研時在門前留影。新華社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輪船先到日本,又繞到菲律賓馬尼拉。經過23天的航行,船才到香港。

一行人走過了九龍關口,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當時,陸元九心中百感交集——回國的路看似平常,竟走了這麼多年!

持續創新

成航天慣導系統領軍人

當時,慣性導航堪稱世界一流技術。陸元九帶著最先進技術和一顆赤子之心歸來了。

回國后,中國科學院正在籌建自動化所,國家便讓在這方面有專長的陸元九到自動化所任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后任副所長,參加籌建和慣性導航技術相關的研究開發工作。

當時可以說是白手起家。條件艱苦,研究設計沒有任何原始數據,很多時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20世紀60年代初,陸元九在中科院、中國科技大學同時負責多項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1964年,他的心血之作《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上冊)》出版。這是我國慣性技術方面最早的專著之一,它對我國慣性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陸元九院士在航天時代電子公司激光陀螺實驗室與同事探討問題(2006年攝)。新華社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1965年,陸元九主持組建了中科院液浮慣性技術研究室並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開展了我國單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擺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穩定平台的研制。

在長春,我國第一台大型精密離心機也在他的主持下誕生。陸元九說,這些都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沒有任何經驗和數據可參考。

1978年,陸元九被調往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長。他積極參加航天型號方案的論証工作,根據國外慣性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國內的技術基礎,指導新一代運載火箭慣性制導方案的論証,確定採用以新型支承技術為基礎的單自由度陀螺構成平台—計算機方案。

他一直倡導要跟蹤世界尖端技術,並在型號工作中貫徹“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陸元九的領導下,中國航天先后開展了靜壓液浮支撐技術等預先研究課題以及各種測試設備的研制工作。

陸元九也曾寫過文章,指出科研人員必須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這種作風體現為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項理論分析、每一份設計文件、每一次試驗、每一個數據,容不得半點疏漏。“我認為,做這項工作既要有跑百米的沖勁,又要有跑萬米的耐力。”

跟陸老共事的人都知道,讓年輕人“進步快一點”,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業的旗幟,是他的夙願。人們說,陸院士注重人才培養,在航天專家裡出了名。

101歲的陸元九對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仍有囑托。他說,要把創新當作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在黨的旗幟的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科技報國!”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