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國外留學就醫應注意這些事兒
孫亞慧
2021年12月21日09: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外留學,身體健康是海外學子和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學業壓力和奔波勞累相累加,有時總難免頭疼腦熱,身體不適。一些小病還可以自己處理,但情況嚴重的病症或急病,還得前往專業的醫療機構。不同國家之間醫療制度和體系不盡相同,民眾對於看病就醫的觀念也有所區別,因此海外學子對於留學所在國的醫療概況和就醫流程要做到心中有數,以備不虞。

英國:入學后先預約GP

許多有前往英國留學計劃的學生,都對英國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略有耳聞,這種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公費醫療制度,為英國居民提供包括日常醫療、疾病預防、疾病護理等大多數人生活中所需要的醫療服務。

留學生赴英國進行全日制學習時,需要在辦理簽証時繳納醫療附加費,從而可以享受NHS體系下的醫療服務。

曾就讀於謝菲爾德大學的鄒易志(化名)告訴本報記者,留學生在入學時,學校會告知學生先進行GP(General Practitioner,即英國的社區醫生)注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住址,選擇距離最近的GP。如果生病了,要先去看GP,由社區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前往醫院就診,從而更好地利用醫療資源。

“入學后一定要先完成GP的注冊、激活等步驟,因為走完這中間的流程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不要等到真生病了才想起來醫療注冊手續還沒辦,耽誤了病情。”鄒易志說。

預約GP所需的時間視情況而定,運氣好的情況下,幾天內就能成功預約,而有的留學生也有過花1-2周的時間才終於見到社區醫生的經歷。如果醫生開了處方,要持處方到專門賣藥的地方(如藥店)買藥,患者不必為處方藥付費。

到達英國的第二年,鄒易志意外感染了結核性胸膜炎,斷斷續續地在倫敦住院治療了幾個月,其間費用基本由NHS負擔。“‘屋漏偏逢連夜雨’,治療過程裡我又得了疝氣,需要動手術。但我的GP告訴我,由於這種情況並不算緊急,手術排隊要很久。他建議我再等等,等到非手術不可時再說,那時候就算‘緊急’了。”鄒易志苦笑地說。於是,已經等了一陣子,不想再繼續等待的鄒易志,趁著當年的復活節假期,回國做了疝氣手術。

美國:醫療保險承擔部分診療費用

“師姐在美國留學,白天走在上學路上時,突然覺得眼前一黑(低血糖犯了),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別叫救護車!’。”幾年前,這個揶揄美國“看病貴、看病難”的段子曾一時風靡網絡,也引發了許多在美留學生的共鳴。

高昂的醫療開支,讓美國人面對醫院時不免躊躇。早在3年前發布的《2018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中就曾顯示,當年有25%的美國成年人由於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而放棄必要的治療,20%的成年人遭受過意想不到的巨額醫療費用負擔。而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這一情況更為加劇。

對於留學美國的國際學生而言,絕大多數美國學校強制要求學生購買醫療保險,學生可以前往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就診,之后產生的費用將部分由保險覆蓋。

學生的一些常見病症,在校醫院就可以得到診治,如頭痛感冒、過敏等。“醫院的急診室通常用來救治情況特別緊急的病人,救治服務水准高。急診室會根據病人病情的嚴重和緊急程度,來判斷優先救治哪位病人,如果病情沒有特別嚴重,會等待很久才能得到治療。”在波士頓大學本科三年級就讀的劉明宇告訴記者,由於多數學生保險不包含急診室的花銷,因此一旦看了急診,很可能花費不菲。

“在美國看病的體驗好不好,也取決於所購買的保險如何。有些保險涵蓋了大量報銷費用,病人基本不用花什麼錢就能享受到非常好的醫療服務,但保費也相對會很貴。”劉明宇說。

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劉明宇和她的同學們現在成了健身房的常客,大家基本都養成了晨跑的習慣。“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很重要。這其實也是在美國看病的另一種思維邏輯——調動起身體的免疫力實現康復。”劉明宇說,有些同學也從國內帶來些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但需要留學生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嚴格按照美國入境規定攜帶藥品,其中對藥品成分都做了限制,如攜帶禁示藥物,則藥物會直接被海關沒收。

澳大利亞:OSHC覆蓋留學周期

一般來說,留學生在前往澳大利亞時,都需要購買學生醫療保險OSHC(Overseas Student Health Cover海外學生健康保險),這是當地政府對留學生及陪讀人員強制要求購買的險種,以保証留學生和陪讀人員的生命安全。

事實上,由於國際學生無法享受澳大利亞公共醫療制度下的國民醫療保險,因此,留學期間依靠OSHC看病就變得非常重要。OSHC可以購買學校的,也可以直接購買保險公司的。OSHC的時間多數會覆蓋整個留學周期,一直到簽証失效。有的學校則會直接在發放錄取通知時,告知學生需要購買多久的保險。

“由於保險和簽証相互綁定,因此學生在購買保險時,最好涵蓋開學前和畢業后的一段時間,因為開學前涉及報到、租住房子等諸多環節,沒有保險是會影響入境的。”就讀於墨爾本大學的洪彤說。“有了保險后,留學生看病時的費用大約70%以上可以被報銷,普通就診一次自己隻需負擔幾十澳元,這對於學生而言也可以接受。”

在澳大利亞,就醫體系大致可分為診所、醫療中心和公立、私立醫院幾類。每個人需要聯系一位全科醫生作為家庭醫生,由他來負責就醫事項。家庭醫生能夠診斷一些普通小病。若需前往更高一級的醫療機構就診,則需通過家庭醫生來聯系並完成對接。

洪彤建議,海外學子在出國留學前,可以先有的放矢地學習一些專業的醫療詞匯。

“真需要去就醫的時候,最好事先查好要說的單詞和短語,甚至是一些生僻的醫學詞匯,避免和醫生交流的時候互相聽不懂在說什麼。一些學生口語不太好,和醫生交流確實存在困難,也可以在征得醫生允許的前提下,請身邊英語口語好的同學陪同就診,幫忙翻譯。”她說。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