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維護僑益>>維權動態
【法律解答】——助力僑商僑企復工復產(第三十五期)
僑商僑企如何防止知識產權被侵害問題探究
2021年12月14日11:06  來源:中國僑聯

知識產權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不僅希望借助知識產權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也希望能有效地預防和制止各種侵權行為,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利益。廣大僑胞在大陸投資辦企業的過程中,時常遇到知識產權侵權、維權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源於外部侵權人唯利是圖的不法行為,二是企業自身內部在知識產權經營管理上存在失誤和漏洞。如何做到有效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最大限度的降低被侵權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結合筆者多年司法實務經驗,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供企業參考。

一、全面做好知識產權獲權與確權工作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內,知識產權種類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這與主要西方國家情況相類似。有人把知識產權比作是“跑馬圈地”,就是企業通過在技術、品牌、設計等方面的創新取得知識產權,從而在該領域劃定一個獨佔使用該知識產權的范圍,進而取得競爭上的優勢。但有一點至關重要,就是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智力成果的一種獨佔權利,所以,多數知識產權必須經過特定的法律程序方能取得,例如,商標專用權需要注冊申請后才能取得,專利權也需要通過申請程序才能取得。如果企業沒有通過法律程序,及時將創新轉化為知識產權,那麼這些創新將可能變成公共知識,就算被侵犯了,也無法獲得法律上的保護。簡單的說,沒有有效的知識產權權利,就不存在被侵犯,也不會有保護,這在大多數國家都是一樣的。所以,僑商、僑資企業首要的任務是將其自身的創新轉化為具有法律效力的知識產權,即知識產權的獲權和確權。如何做到全面的知識產權獲權和確權,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可得盡得。可得盡得是指在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部領域,凡是能夠獲得知識產權的地方,都要盡可能的取得相應的知識產權,不留遺漏。例如,從事產品生產的企業,不僅要把產品本身的創新申請專利,還要注意把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創新、材料創新等也申請專利。不僅要重視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還要重視產品命名的商標注冊,產品裝飾設計的版權登記等,也就是圍繞產品的方方面面創新,都盡可能的去申請取得相應的知識產權。當然,不同的企業,其經營范圍、產品、行業等都不同,經營方法、商業模式也不同,所以可得盡得的同時,並不排斥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類型知識產權進行重點挖掘和獲權。

(二)匹配且准確。企業通過申請取得知識產權的時候應注意,知識產權的權利內容盡可能的准確,並且與企業期望獲得保護的利益相匹配。

何為准確,舉例來說,企業為新產品的名稱申請注冊商標時,就必須要准確地為該商標選擇指定的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否則保護不了該產品上的商標權。假設,企業的產品是玻璃餐具,申請商標時就應該在《類似商品服務區分表》的第21類中選擇商品項目,如玻璃碗、玻璃杯、日用玻璃器皿等﹔而不能選擇第19類或者20類中的玻璃產品,因為這兩個類別中的玻璃制品是屬於建筑用玻璃制品和家具中的玻璃制品。

何為匹配,舉例來說,上一段提到的為產品名稱申請商標僅僅為了保護某個具體產品名稱的商標權,而如果要對企業的字號申請商標注冊,就不能將該字號商標僅選擇指定一個商品類別,而應該把企業經營涵蓋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甚至相關領域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務類別全部進行選擇指定,這樣才可以實現對企業字號商標的最大化保護。

(三)前瞻性布局

企業不僅僅要考慮當下已有的和能夠取得的知識產權,還要著眼於企業的未來進行知識產權的提前布局,以便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企業的市場擴展戰略中如有某些外國市場,就要提前在該目標市場國家進行商標注冊、申請專利﹔企業發展戰略中如有向其他產品領域或者行業領域進軍的打算,就需要提前在這些領域進行商標注冊,申請或者收購一些基礎性專利等。當然,前瞻性布局要量力而行,不是盲目投入,畢竟知識產權的獲取和維持需要不小的資金和資源投入。

二、建立企業內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在眾多的知識產權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發生於企業內部,有忘記繳納專利年費導致專利無效,結果把自己的技術變成了公有技術,有的企業准備申請注冊商標的信息因泄露而遭他人搶注,更多的是企業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被內部人竊取或泄露。這些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當企業關注“跑馬圈地”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給圈好的“地”扎上“籬笆牆”,隻有把自己的“籬笆”扎緊了,才不會給不法之人留下可鑽的空子。具體的舉措包括:

(一)務必維持已經取得的知識產權的法律效力。按照中國法律規定,絕大多數知識產權的法律效力不是永久的,例如注冊商標的有效期是10年,到期需要續展,否則將失去效力,當然續展次數不受限制。再比如,專利也有有效期,而且在有效期內需要每年按時繳納年費,不按時繳納年費的專利就會無效。現實中,存在不少企業因為疏忽等原因沒有維持知識產權,而喪失了核心專利或者品牌商標,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要為企業知識產權設立台賬,將維持知識產權的工作列入企業日常工作議程,定期檢查,及時更新知識產權狀態,按時辦理續展、繳費等手續,確保知識產權持續有效。

(二)建立制度,安排專人。對於規模較大的僑商、僑資企業而言,建立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至關重要,相關制度應該涵蓋企業知識產權的取得、維護、使用、保護等系列事項,還應包括涉及知識產權管理的預算制度、保密制度、員工競業限制制度、各崗位人員知識產權職責、以及獎勵處罰制度等,這些都是建立內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所不可或缺的。對於小型企業或者初創企業來說,尚不具備建立完善內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條件,但至少應該安排專人來負責這方面的工作。此外,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每個企業都應該建立有關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的內部保護管理制度或規定,因為這是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中認定構成商業秘密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

(三)多用技術手段、少依賴人的自覺和品德。通俗的說,知識產權是給知識(智力成果)賦予了排他性的財產權利,並由法律加以確認和保護。但畢竟知識的本質是一種信息,它具有無形性和自由流動性,作為信息的知識,尤其是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一旦被傳播出去,也就脫離了提供這一信息的人的實際控制,法律的保護都是事后補救,實際損失往往難以彌補。企業雖然可以通過簽訂保密協議、制定管理規則等方式約束員工的行為,但是在巨大利益誘惑面前,還是會有不少人違反約定和規則,剽竊企業的知識產權。所以,在企業對知識產權實施內部保護時,不能過多的依賴人的自覺和品德,而應盡可能的多用技術手段阻斷或者杜絕員工泄露或剽竊企業知識產權行為的發生。例如,將企業開發部門安排在獨立的工作區域,設置門禁,限制其他人員隨意進入﹔對企業內部文件的傳遞進行加密保護,限制非必要人員的閱覽權限﹔對企業員工的電腦等進行技術監控和加密管理﹔對企業各類知識產權,特別是商業秘密進行保密等級管理等。

(四)加強對合作方的管理。多數僑商、僑資企業的經營活動都依賴供應商、經銷商等合作伙伴,在合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企業知識產權,不加防范的隨意披露、授權、許可使用,經常會導致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發生,特別是在合作經營的情況下,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使用問題等,是引發糾紛、侵權等的主要原因。所以,企業在與他人合作時,不僅要考慮資金投入、分工合作等問題,還要重視知識產權的投入、使用和管理,對合作方使用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加以約束,對合作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事項加以管理。具體可以根據合作事項的不同而區別管理,比如對經銷商限定商標授權許可的范圍和使用方式,對供應商使用專利技術的方式、范圍等進行明確約束等。

(五)全員教育,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知識產權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知識產權保護就不僅僅是企業知識產權部門或者企業法務人員的工作,而是企業全員的事,更是企業管理層分內的事。企業要在內部進行全員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教育,讓全體人員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價值,保護好企業的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就是保護所有員工的共同利益。實際操作時,可以定期組織知識產權培訓,也可以利用企業會議間隙普及知識產權,還可以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進行教育和宣傳,爭取能夠形成全員自覺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氛圍。

三、主動打擊侵權,加大宣傳力度

越是好的知識產權,越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就越大,仿冒、抄襲、剽竊就越有動力。企業通過前面的舉措,把自己知識產權的“籬笆”扎得再緊,也不能完全堵住偷盜者,而偷盜者客觀上又不可能被徹底消滅。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非常知名的商標、好用又好賣的專利產品,都有眾多的假冒者、仿冒者或抄襲者,想完全杜絕是不現實的,隻能想辦法盡量減少。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加強內部保護的同時,嚴厲打擊仿冒、抄襲、剽竊、盜用等各類侵權行為,用法律處罰和制裁形成強大的威懾,讓絕大部分人不敢侵權。具體做法主要有:

(一)加強市場監控。發現侵權線索是實施打擊的前提。發現侵權線索的可行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自己發現,即調動企業全員以及合作方的積極性,監控市場上出現的侵權行為﹔二是通過粉絲和用戶發現,就是調動企業用戶和粉絲等更多人的力量,監控市場,發現侵權行為﹔三是技術監控,就是利用軟件技術對互聯網進行監控,及時發現網上出現的侵權信息。此外,企業還應該對那些有名的仿冒產品集散地、侵權產品密集的電商平台等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實施重點監控,可以安排專人或委托專業機構對此實施監控。

(二)主動打擊侵權。不同企業對於選擇什麼時機打擊侵權行為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從防范侵權的角度講,建議是發現一個打擊一個,不要姑息,不要等待侵權規模變大才著手打擊,也不能完全依賴政府主動幫企業打擊侵權。侵權行為往往具有示范效應,第一個仿冒侵權者出現后,如果沒有及時的打擊和處罰,就會有更多的人跟風效仿。假設企業對初期侵權沒有進行打擊和制止,等到侵權行為遍地開花的時候,市場實際上已經被侵權產品攪亂了,此時再想打擊,一方面難度變大,另一方面需要投入的資金和資源也非常大。所以,我們通常建議企業對待侵權行為,應該發現一個打擊一個。

(三)加強維權宣傳。企業應該對自己實施的每一個保護知識產權舉措,以及每一次打擊侵權的行動都進行大力的、高調的宣傳,包括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借助自媒體和社會媒體,最大限度的將這些信息傳播出去。這不僅是對企業員工和合作方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向市場和行業相關人員宣告,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和態度,警告那些企圖仿冒、抄襲、剽竊、盜用的不法之人趕緊收手。當然,這些宣傳工作還能幫助塑造企業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形象。

本文由北京市澤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知識產權專業律師吳東提供,如轉發請注明。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