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國風雅韻傳揚法蘭西
睿  加  趙  瀟
2021年12月03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漢唐風華與宋明氣度總是令人神往。近年來,漢文化走出國門、廣泛傳播,這離不開海外華僑華人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初心所向 使命必達

談起在海外傳播漢文化的初衷,法國華僑、法國博衍漢章傳統研習會會長仲巾函表示:“這要從我們協會組建的因由說起。在2008年到2014年間,法國當地傳播中華文化的活動主要有兩類,要麼是舞龍舞獅、扇子舞,要麼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展覽、政治宣傳等,那個時候的華僑華人對漢文化的理解可以說接近於‘文化沙漠’。在那種情況下,我感到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希望能真正發揚漢文化的精髓。”

“晉代衣冠唐代曲,今人面目古人心。”仲會長懷著這樣的想法,集結了一群共同愛好漢文化的伙伴們,創建了該研習會,希望建立和重構一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解讀、新精神。“舞龍舞獅、扇子舞的確很美,文化展覽也很有水平,但是僅憑這些真的能代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嗎?在我看來,既然是有底蘊的文化,就應該通過多種既美又接地氣的形式傳播,而且要能無差別吸引男女老少和不同國籍的人。”仲巾函說。

同樣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弘揚漢文化的,還有法國博衍漢章傳統研習會副會長高喬怡。她說:“這可能跟我的個人經歷有關,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國外交流項目,那個時候還小,不太懂如何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傳播給別人。直到后來出國留學,我覺得自己有這個義務去傳播我們的文化,而且讓別人感受我們文化的魅力,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琴棋書畫 文人雅集

“我們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大型活動,如櫻花上巳節,也有小型雅集、講座、辯論和每周的漢服出行活動等。因為我們的活動實在太豐富了,於是建立了7個分司、8個分社,分管不同的內容。比如我們的樂府司有曲社、舞社、琴箏社、笛簫社,教授昆曲、古典舞、中國民族樂器等﹔茗香司有茶社、香社,舉辦茶會、香會等﹔其他還有漢服司、昭文司、武射司、膳和司、風物司。”仲巾函表示。

談起活動在當地的被接受度,仲巾函說:“我們擁有許多忠實粉絲,不僅是華僑華人,還有很多法國人。我想這首先是因為我們協會每一個人都是真的熱愛漢文化,在真心實意舉辦活動,讓參與者真切感受到了漢文化的魅力,愛上了我們的文化,所以才能不斷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其次是因為法國人很尊重文化,隻要我們用心展現我們的文化,他們是能夠理解、接受和認同的。”

“比如在我的茶課中,有一位法國學員學得很認真,現在講起茶來頭頭是道,掌握了品茶的每一個細節,做起來非常符合我們中式茶席的審美。”仲會長說。

同舟共濟 共克難關

“因為我們的協會是公益社團,平時的收益並不高,所以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高喬怡說。

“做任何公益活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的協會發展到今天,目前單個的活動通過合作方贊助、租借產品、售賣紀念品等方式,已經能夠實現收支平衡。但是除此之外,協會的日常管理也需要成本,比如實習生的工資、協會的場地費用等,都會造成持續不斷的經濟壓力。所以我們也在思考如何讓協會與商業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解決資金問題,但也不能過於背離協會的初衷。”仲巾函說。

近兩年的疫情給協會舉辦活動帶來了新的難題。“疫情之下,我們不得不減少線下活動,但是作為新一代的文化使者,這當然難不倒我們。我們組織了很多的線上節日,比如法國漢服節、法國花朝節歌會等,在當地熱度不減。同時在疫情初期,我們協會就倡導大家給國內捐贈口罩,等到國內疫情平息時,法國這邊又面臨口罩緊缺的問題,國內的漢文化組織也給我們捐贈了口罩。兄弟協會之間互幫互助,共克難關。”仲巾函表示。

“所以對我們來講,最大的困難還是經濟壓力,其他的都不能說是困難。”仲巾函說。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