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僑界青年逐夢中國農村:用新理念讓土地“活起來”
劉曼
2021年11月26日14:05  來源:中新社

在英國和東南亞地區奮斗5年取得一定成績后,1989年出生的鄭振霖幾年前回國創業,與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政府合作進行廣東菜心種植項目。再過一個月,菜心採收后就會通過鄭振霖公司的銷售渠道,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我們致力將閑置農業土地綜合使用,採取煙葉、水稻、菜心輪番種植的方式,變冬閑田為‘增收田’。”鄭振霖介紹,通過發動桂陽縣各鄉鎮合作社及農戶,利用烤煙育苗大棚播種蔬菜苗,訂單種植菜心5000余畝,去年總產量達2500萬斤,年產值60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帶動1500余人就業增收。

這些年,鄭振霖的目光沒離開過農村。他創立的僑豐發展控股(廣州)有限公司在以色列、緬甸、泰國均設有辦事處,將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引進到中國。

“在過去的脫貧攻堅戰和正在大力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業都至關重要。”鄭振霖說。

不久前,鄭振霖以廣東省吳川市覃巴鎮人民政府鄉村振興產業顧問的身份,和同事們歷時近一個月,走訪調研覃巴鎮147個村,梳理鎮上的產業結構、產業分布、重點農業和主打農產品發展情況,擬著力打造“一鎮一業”“一企駐一村”“一村一品”特色,重塑“造血”功能。

“隻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起來,才能吸引人才回鄉,避免農村空心化,鄉村產業才能興旺。”鄭振霖還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與創業聯盟鄉村振興項目開發部特邀專員,他正在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僑界青年,利用國際思維,結合鄉村實踐,打造全新農業圖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僑青回國、回鄉創業,利用思維活躍、融通中外等優勢,在農村大展拳腳。

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影響,在海外經商十余年的陳春平,這兩年將事業重心放在家鄉湖南。他在衡山擁有4家連鎖超市,並在當地農村探索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助農增收。

“僑界青年要秉承抱團發展理念,凝聚更多資源進入優質領域。”陳春平攜手同在海外經商多年的尹海軍和肖文波回國發展,投資領域涉及家居建材、農副產品開發、城市綜合體建設等多個領域。下月初,由他們三位一起投資的永州藍山國際商貿物流城項目即將簽約,總投資額達8億元。

泰中僑商聯合會副會長朱俊誠是一位“85后”,在泰國打拼逾10年,現已是泰國巴真乳膠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將泰國乳膠產品、原料輸送到中國的同時,也把中國的機械設備等出口到泰國。

最近,朱俊誠忙著在家鄉湖南郴州看土地,准備辦廠,生產高端高精密機械部件。“國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各級政府都有扶持企業的政策。”朱俊誠說,隨著中國率先走出疫情影響,經濟發展的韌性、活力更加凸顯,僑界青年可以抓住機遇,回鄉多作貢獻。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