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僑界青年逐夢共富:聚力科技、民生與鄉村振興
郭其鈺 張益聰
2021年11月22日15:04  來源:中新網

論壇現場。 張益聰 攝

論壇現場。 張益聰 攝

“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路上,科技可謂是共同富裕的助推器。”11月19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21僑界青年助力共同富裕主題論壇上,西湖大學國際合作部副主任呂敏如是建言。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僑界“海燕”報恩歸巢,廣大僑青懷著赤子之心,在各自領域逐夢共同富裕。

呂敏以西湖大學為例介紹,西湖大學立足於理學、工學、生命科學三大領域,致力於為國家社會培養科研人才,希望科研院所可以發揮高效應用的引領作用,助力應用科學賦能共同富裕。

“我們力求在基礎研究的空缺課題上做出突破,‘不以論文論英雄’而是看研究是否解決實際問題,或是開創性領域。”呂敏說。

科技賦能醫療,打開了共同富裕的民生路。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網絡醫學中心主任葛芳民建議打造科技賦能醫聯體,形成鄉鎮衛生院—縣城醫院—浙大二院—國際一流醫院四級遠程醫療網絡。通過遠程會診、轉診,遠程醫療教育等多種方式,引導醫療衛生資源下沉,以數智賦能惠及更多群眾。

“接下來浙大二院將運用大數據互聯互通,引進元宇宙、虛擬現實等技術,打造多維度、大縱深的醫聯體系統,進一步為老百姓方便醫療打通道路。”葛芳民介紹。

共同富裕不僅要城市繁榮,更要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需要多方支持,其中最離不開農民,需要留住村裡年輕人,吸引村外新農人,持續培育村裡人。”杭州市留聯會會長潘菁菁作為“美麗鄉村”建設人,自己承擔風險,買下老房改造民宿,同時發掘鄉村生態價值,利用荒廢的梯田水稻,形成“在民宿住,吃民宿旁”的產業生態。

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自由村書記朱峰海外歸來更是放棄了家族產業,下到基層當“村官”。當年初來乍到的青澀朱峰,如今已成了村民愛戴的“好書記”。他在村裡發展規劃裡弄小巷,整合土地資源,改善農村環境,還帶動周圍農村發展,打通了共同富裕的物質精神之路。

同是留學歸來的葛雯如今仍是“農民”,她回鄉繼承“家業”,科學養殖“雲彩土雞”,打破農業的傳統銷售渠道,廣泛拓展銷路,建立起桃林養雞的產業生態。

“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手動和半自動化設備全面更新,將傳統農業變成全智能化的數字化產業。”葛雯說。

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杭州市僑聯主席王立華表示,僑界青年具有人才薈萃、思維活躍、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他們主動參與“創業中華”“僑亮鄉村、助力共同富裕”“僑連五洲·杭海協作”等僑聯品牌活動,在共同富裕路上彰顯青春力量、體現時代擔當。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