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刊物
【學術研討】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教授在我所做“僑領、僑團與公共品供給”的講座
2021年11月17日15:24  來源:中國僑聯

11月3日上午,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龍登高在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做題為“僑領、僑團與公共品供給”的學術講座。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隋軍參加聽講。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主持,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張秀明點評。僑研所全體同志及龍登高教授團隊參加了本次講座。

龍登高教授團隊經過6年的實地調查帶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以公共品地域范圍、公共品形式及特點等理論為切入點,詳細梳理並分析了林紹良與閩商群雄為家鄉福清建設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講座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海外華商與政府合作的產業園區提供了半政府性質的公共品,林氏集團與福州政府合作融僑與元洪園區,與印尼-新加坡合作產業園區,形成境內外配合體系,推動制度創新,助力企業孵化﹔第二部分介紹了地域性與國際性華人社團與華商網絡,成立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通過華商網絡開展跨國合作,成為無形的公共品﹔第三部分介紹了崇高忠誠基金會與華僑歸化,崇高忠誠基金會創立了印尼第一家商學院,推動華僑歸化辦理印尼國籍証件,激活華人社團與企業集團網絡,推動公共事務發展﹔第四部分介紹了公共品供給與消費中僑領與組織的關系,僑領的領導力在集團企業、公共事務和政府合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僑領通過組織的正規化和體系化更廣泛地整合社會資源,社團組織與僑領之間雙向互動克服制度障礙,實現公共品的傳遞﹔第五部分介紹了僑領、僑團從本土到海外源遠流長的歷史,僑領、僑團與土紳、民間組織、基層自治具有相似的基因,海外華僑華人社會自主自立自治的特點正是源自中國本土的民間組織與基層自主的秩序﹔第六部分對僑領、僑團供給公共品的貢獻做了總結,僑領、僑團提供公共品形成自主自立的華僑華人社會及華商網絡,補齊新型民族國家公共品供給不足的短板,彌補政府間合作不足的弊端,提供跨越國界的公共品與合作平台,為華僑華人提供更大平台,為所在國和家鄉建設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張秀明在點評時表示,龍教授的講座給人諸多啟發,其中有兩點體會深刻:一是從公共品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熟知的僑商投資與公益捐贈行為、僑團組織以及華人跨國網絡等議題,既有理論高度與學術高度,又有現實意義,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與認識華僑華人的多方面作用與貢獻。這種作用與貢獻不僅是經濟層面的,而且包括公共層面﹔不僅是對家鄉的、祖籍國的,而且也包括對居住國的。公共品的理論視角為我們今后開展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啟發和借鑒。二是研究方法上,進行長時段的田野調研和深度訪談,獲取大量一手資料,近距離接觸研究對象,能夠得出更為客觀的結論,提出新的見解。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的。

張春旺所長表示龍登高教授的講座為下一步研究工作帶來了新啟發。一是要把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從習近平總書記與林文鏡等僑領交往的故事中理解改革開放歷程、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加強僑領、僑團引導力、影響力研究,為疫情中如何做好為僑服務提供借鑒﹔三是加強新僑、老僑比較研究,為如何增強僑務工作針對性、有效性提供參考﹔四是加強僑團運行模式研究,增強對新時代僑團工作規律性認識﹔五是加強華僑華人生存發展歷史研究,探討僑團、僑領如何在華僑華人融入當地社會中發揮作用及其途徑﹔六是加強僑團、僑領如何堅持“三有利”的原則,探討發揮華僑華人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作用。

隋軍對龍登高教授的精彩授課表示感謝。她表示,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汕頭視察時指出,“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林紹良先生艱苦創業、心系桑梓、熱心公益、實業報國的一生充分體現了華僑愛國愛鄉愛家人的精神特質。這次講座從公共品這個概念出發,重新梳理和解讀了林紹良先生的生平和貢獻,為華僑華人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要更加重視對重要僑領僑團的研究,分析解讀華僑優良傳統,並研究其反映的歷史規律和社會現象,挖掘更多有價值和深度的課題,為加強僑界思想引領、做好新時代僑務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