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王應睞:中國現代生物化學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學開拓者
2021年11月02日15:53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王應睞

王應睞(1907—2001年),福建金門人,著名生物化學家,英國歸僑。曾任金陵大學講師、英國劍橋大學Dunn營養實驗室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Molteno研究所研究員、中央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后改稱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學院院長、中國生物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比利時、匈牙利、捷克外籍院士。中國現代生物化學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學開拓者,也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工作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

世居金門 華僑子弟

1907年11月13日,王應睞出生於福建省金門縣一個華僑家族,叔祖、叔父客居日本,經商有成,赤誠愛國,曾資助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王應睞幼時淒苦,兩歲時,剛滿四十歲的父親被肺病奪去生命,四年后母親又撒手人寰。所幸哥嫂甚好,精心撫養,幼年進入私塾讀書,11歲跨海到廈門,考入位於鼓浪嶼的英華書院。他刻苦異常,隻用了6年的時間便讀完9年的課程,於1925年提前畢業。

緊接著,王應睞北上福州,考入福建協和大學。讀大一時,王應睞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但協和大學化學課程較少,在得知南京金陵大學化學系課程較多后,他於1926年轉入金陵大學攻讀化學。1929年以獲得“金鑰匙”獎的優異成績留校任教。1931年,王應睞不幸得了肺結核,停職養病。1933年,他考進北平燕京大學化學研究生院,從事氯仿、甲苯對蛋白酶的作用以及豆漿與牛奶消化率的比較等研究。1934年他再一次病倒,休學治療。

1936年,王應睞接到金陵大學通知其回校任講師的通知,南下回金陵大學執教,並參加農民的營養狀況和膳食構成調查。不久,日寇侵華,王應睞隨校遷往四川重慶,調查資料也散失了,他為之痛惜不已。正在此時,王應睞參加庚款留英考試並獲得第一名,被錄取為劍橋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研究生。

赴英讀博 蜚聲三島

1938年,王應睞遠赴英國,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博士,跟隨L.J.海裡斯博士從事維生素研究。

維生素研究,是當時生物化學領域中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要准確掌握維生素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以及維生素本身的新陳代謝,需有測定方法。王應睞通過發奮研究,建立了維生素B的硫色素熒光測定法,能夠簡便准確地測定食品以及尿液等生物樣品中的維生素B含量。英國醫學委員會為之組織對比測試,分別由牛津大學彼德斯教授實驗室與王應睞應用各自的方法來進行維生素B含量的測定。

彼德斯教授的助手先上去做測定。他經過吸附洗脫、提純等一系列操作,最后用光學儀器測定。盡管儀器很精密,但由於在吸附、洗脫過程中難以避免滲入雜質,因此最后測得數據准確度不高。王應睞採用的是熒光法和硫色素法,雖然不用精密的光學儀器,卻同樣能測得維生素含量的值,而且准確度還高一些。彼德斯和其他參觀的人都信服了。英國維生素研究小組委員會對這一方法尤為贊賞,因為這對戰時的營養測定工作很有幫助。

在這個時期,王應睞還建立了其他B族維生素的測定法以及維生素C的電位滴定法。后一個方法可以准確地測定在有顏色的組織抽提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

1941年,王應睞以“維生素化學測定”作為博士論文取得了博士學位。他原准備收拾行裝立即回國效力,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已把歐亞間的交通切斷,他隻得留在英國繼續從事研究。

同年王應睞受聘於劍橋大學Dunn營養實驗室,繼續從事維生素研究。他和Moore在國際上首先發現合成的純維生素A過量時有毒性,在英國生物化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維生素A過多症”一文,引起各國學者的重視。

1943年,王應睞到劍橋大學Molteno研究所當研究員,在國際著名生化學家D.凱林教授領導下,對血紅蛋白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他通過完整實驗証據,証明豆科植物根瘤中含有血紅蛋白。這一發現有助於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解釋生物進化學說,並且促進了對豆血紅蛋白在根瘤固氮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這一成果曾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題目是《豆科植物根瘤的血紅蛋白》。

王應睞還提純與結晶了寄生在馬胃的馬蠅蛆的血紅蛋白,並且研究了它的性質,詳細闡明了在不同生活條件下血紅蛋白的性質與功能的關系。接著,他又對這個特殊的血紅蛋白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測定了它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學常數,獲得了出色的結果,並發表了《馬蠅幼虫血紅蛋白純化與性質》一文。

豆科根瘤和馬蠅幼虫血紅蛋白這兩項研究工作,在血紅蛋白的比較生物化學上佔有顯著的地位。著名的生物化學家J.Wyman和A.R.Fanelli等分別在1948年和1964年為《蛋白質的化學進展》撰寫有關血紅素蛋白質的綜述時,在紅色蛋白的部分,多次引用這兩項研究的成果,並對這兩項研究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王應睞也因此蜚聲英倫三島。

謝絕繁華 回國報效

1945年日軍投降,山河重光,王應睞立即決定回國,恩師凱林教授苦苦挽留,王應睞說:“我的祖國還十分落后,需要我回國報效。”凱林教授理解王應睞的赤誠愛國之心,送高徒踏上歸程。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從歐洲回祖國的陸路交通尚未完全恢復正常,王應睞乘船取道印度回國,回到當時的首都南京,被中央大學醫學院聘請為生化教授。在中央大學,王應睞一方面教學,一方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展研究。

1948年,王應睞應林可勝和馮德培的邀請,離開中央大學到上海的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擔任研究員,從事氨基酸代謝與維生素的關系及酶研究。

業界泰斗 領先世界

1950年,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成立,王應睞出任研究員兼副所長。作為中國同行業的領軍人物,他以滿腔熱情投入科研攻關之中。

王應睞首先對琥珀酸脫氫酶的分離純化、輔基鑒定、輔基與酶朊連接方式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解決了20余年未獲澄清的酶的性質問題,並對於輔基與酶朊的獨特連接方式作了深入闡述。琥珀酸脫氫酶是生物體呼吸鏈上的一個重要組分。所謂呼吸鏈是生物體中一個由多種酶組成的系統,它是生物體把攝取的食物分解,釋放出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新陳代謝所必經的一條途徑。

1950年,王應睞觀察到鼠肝組織中琥珀酸脫氫酶活力與核黃素(異咯嗪)的攝取量密切相關,但要深入研究這個酶首先要解決酶的提純。由於這個酶與具有脂雙層結構的線粒體膜結合得比較緊密,很難溶解下來,所以提純很不容易。針對這一特點,王應睞與鄒承魯、汪靜英等專家一起,合力攻關,採用正丁醇抽提的方法,成功地把琥珀酸脫氫酶從膜上溶解下來,從而分離純化得到高純度的水溶性琥珀酸脫氫酶,其活力比同期國外報道者高出1倍以上。這一純化方法至今仍為國外許多實驗室所採用。

王應睞對酶的性質研究也有重要的發現,以充分的証據証明它是一種含有異咯嗪腺嘌呤二核苷酸和非血色素鐵的酶,酶的蛋白部分與異咯嗪腺嘌呤二核苷酶是以共價鍵結合的,這是在酶的研究中第一個發現的以共價鍵結合的異咯嗪蛋白質,它為以后呼吸鏈有關酶系的分離和重組合的研究開辟了道路。這項研究位居當時酶學研究的世界領先水平。1955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生化大會上,王應睞宣讀了這一研究的論文,受到極高的評價。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

1958年,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劃分為生理研究所和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應睞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

兩項第一 造福人類

王應睞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科研攻關的主要組織者之一。1963年他任協作組組長,組織協調與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所、北京大學的合作,於1965年完成這項在世界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工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王應睞還是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核糖核酸工作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開始時王應睞任滬區協作組組長,1977年起任全國協作組組長,1981年完成了世界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轉移核糖核酸,1987年該項科研工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使我國生物大分子的人工合成工作的水平繼續保持世界領先。

1988年2月在美國邁阿密生物技術冬季討論會上,王應睞被授予“特殊成就獎”。擔任會議主席的邁阿密大學生化系主任韋倫教授向王應睞頒發了一面獎盾,上面鐫刻著:王應睞從1958年至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在此期間他曾作為協作組組長完成兩項杰出的、具有開創性的成果。一項是1965年人工合成胰島素,另一項是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

聚才育才 四國院士

王應睞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科研攻關的主要組織者之一。1963年他任協作組組長,組織協調與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所、北京大學的合作,於1965年完成這項在世界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工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王應睞還是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核糖核酸工作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開始時王應睞任滬區協作組組長,1977年起任全國協作組組長,1981年完成了世界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轉移核糖核酸,1987年該項科研工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使我國生物大分子的人工合成工作的水平繼續保持世界領先。

1988年2月在美國邁阿密生物技術冬季討論會上,王應睞被授予“特殊成就獎”。擔任會議主席的邁阿密大學生化系主任韋倫教授向王應睞頒發了一面獎盾,上面鐫刻著:王應睞從1958年至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在此期間他曾作為協作組組長完成兩項杰出的、具有開創性的成果。一項是1965年人工合成胰島素,另一項是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