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2021年會暨國際漢學高級研修班”開幕式與“江蘇省僑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基地” 揭牌儀式在鎮江明都大飯店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揭示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主辦、江蘇大學文學院(語言文化中心)承辦、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協辦。會議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全國45所高校的6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交流。中國僑聯副主席、江蘇省僑聯主席、黨組書記周建農,江蘇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顏曉紅出席年會開幕式與基地揭牌儀式。儀式由江蘇大學文學院院長、語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曉霏教授主持。
周建農在致辭中指出,傳播中華文化是僑聯組織的重要職能,江蘇省僑聯與江蘇大學合作共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基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充分發揮高校智庫作用,進一步凝聚僑心僑力,合力探索以僑為橋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策略。她表示,海外華僑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是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江蘇省僑聯將積極支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僑聯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與江蘇大學文學院一起,加強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努力把基地建設成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特色智庫,成為服務決策、建言咨政的研究機構,成為立足江蘇、面向國際的研究平台。
顏曉紅對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和江蘇省僑聯對學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向參與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江蘇大學近年來在華僑文化交流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張西平教授在線上發表講話。他說,“揭示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這一主題正是海外漢學傳播與研究的目的之一,我們應當夯實整個西方的東方學史、整個世界的漢學史的基礎知識,關注並研究海外漢學傳播的前沿問題,積極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把中華文明推介給世界。
為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江蘇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蘇省僑聯按照“發揮優勢,凸顯特色,分工協作,共建共享”的思路,攜手省內高等院校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為僑聯工作提供了發展規劃、決策咨詢、理論研究、平台建設等多方面支撐。目前,已與東南大學可持續產業園區發展與規劃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建立“江蘇省僑聯‘一帶一路’僑情研究基地”,與江蘇大學合作建立“江蘇省僑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基地”,與江蘇師范大學合作建立“江蘇省僑聯海外華僑華人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