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林文鏡:為了家鄉我一生無憾
2021年10月28日13:53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 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林文鏡

出生於1928年的林文鏡,很早就下南洋,跟隨父親做小本生意。17歲時,父親去世。他不僅承擔起養家的重擔,還從跑單幫開始闖入商海。1965年,林文鏡與人合辦了華仁誼有限公司。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他先后創辦了20多家企業。后來,他與父親的一位摯友合作,創辦了面粉廠和水泥廠,已經躋身世界富豪榜行列。不過,在他眼裡,這些都不重要。他曾說:“此生隻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讓我的家鄉不再貧窮。”

1

故鄉不了情

1987年歲末,已是東南亞商界巨子的林文鏡,率領龐大的工商團回到福清考察。在結束考察的前一天,他在全縣三級黨員干部大會上,拋出了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既然輸血救不了家鄉,我要送家鄉一台大大的造血機!”

當時林文鏡一出機場,就對迎接的福清縣領導說:“這次回來,福清不脫貧致富,我是不會離開福清的。從今天開始,我是來建設福清的,不是客人,也是主人之一了。”多少年過去了,這一席話仍然讓早已退休的幾位福清縣領導記憶猶新,而且每次談及,仍會激動不已。

此次考察,故鄉的貧窮與落后深深地刺痛了林文鏡強烈的愛國愛鄉情懷。他承諾:“我要在福清辦工業區,5年內讓福清的工業產值達到5億美元。”林文鏡這一沒有退路的表態,讓在場的縣領導和黨員干部大為震驚。要知道,當年全縣的工農業總產值才4.3億元人民幣。

林文鏡是認真的。隨后,他在雅加達的家中與福清縣政府簽署了《幫助福清脫貧致富五年計劃》。這是中國華僑史上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與政府簽訂幫助一個地方脫貧致富的責任書。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書,讓他用后半生為之奮斗!

林文鏡是鐵心的。不久,他將海外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托付給合伙人,毅然做出決定——回到祖國去,幫助家鄉脫貧致富!於是,已經58歲的他,信心滿滿地踏上人生的第二次創業之路。

而此前,林文鏡放棄了一個又一個富貴雙全的機會——

印尼總統曾以內閣部長的高位邀他回去。他拒絕了。

上海市曾表示,願意拿出浦東1平方公裡的土地,請他在那裡創辦一個工業區。他又拒絕了。

有關方面曾以每年給500萬噸訂單且持續遞增的優惠,讓他在長江沿岸建造一個世界級的水泥廠。他再次拒絕了。

林文鏡時常對人說:“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我這一輩子或許沒有機會報效家鄉。我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我必須幫助家鄉,讓鄉親過得更好!”

1988年,林文鏡為福清引進一家以出口為主的台資企業。可是沒有讓他高興幾天,問題出現了——因福清沒有港口,所有出口貨物都要經陸路運往廣州再出口,運輸成本極高。

為使這家企業不撤出福清,林文鏡為此補貼了數百萬美元的運輸費用。這些錢對他不算什麼,他的心裡隻有一個信念:故鄉的發展比個人發財更重要。

為了幫助家鄉改變落后的面貌,林文鏡首先從改善投資環境入手,斥資1000萬美元興建了當時最高級別的融僑大酒店。還參與創建元洪投資區。

1988年秋,他又協助福清縣政府創辦了中國唯一由華僑主導招商引資、政府提供配套服務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此后,林文鏡又從基礎設施入手,捐建了長達10公裡的福清縣進城大道,捐建了從福清縣城到老家溪頭村7.5公裡的大道。這兩條大道是當時福州地區最寬敞、品質最好的省道和縣道。不久,他又資助建設了萬門程控電話,使福清成為當時福州地區通訊水平最高的縣城。

融僑工業區一角

1987年,融僑開發區剛剛成立時,用電是停四開三,用水要自己打井。這樣的條件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時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魏唐茂說,林文鏡是第一個在開發區設立企業的人。他的勇氣讓很多人佩服。

魏唐茂回憶,有一次,林文鏡要同海外進行業務聯系。他陪同林文鏡到縣郵電局登記挂號,在那裡等了7個小時,還是挂不通國際長途。即便這樣,林文鏡絲毫沒有嫌棄家鄉的貧窮。

魏唐茂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林文鏡對一位投資者下“定心丸”的情景。林文鏡說:“我先佔大股。你們願意佔多少就佔多少。虧了算我的,賺了你們拿去。隻要你們的企業能在福清落戶。”就是在林文鏡精神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台資、僑資企業紛紛落戶融僑開發區。這其中包括冠捷科技集團。

冠捷科技

而當冠捷科技集團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商時,作為董事長的林文鏡,卻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讓給鄉親和境外商業合作伙伴。

如今,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躋身國家級開發區前茅。截止2016年,全區規模以上企業135家,實現工業產值843億元。冠捷科技集團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企業,2017年營業額達110億美元。這樣卓越的成就,凝聚著林文鏡多少艱辛和心血!

福清幾任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縣長、市長,在談起林文鏡對福清的貢獻時,都不約而同地說,林文鏡對福清的貢獻極其巨大,這種巨大不僅僅在於他無私地投人了大量金錢,也不僅僅在於他引進了眾多台商,而在於他為我們如何擺脫貧困、如何永續發展貢獻了眾多思路。沒有他,我們可能不知道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發展。

2

台灣村的崛起

陽下街道溪頭村原來是有名的貧困村。以前有人形容其“晴天臭氣飄三裡,雨天糞水流滿地”。林文鏡見此情景,出資收購了村民設在鄉間路邊的糞坑,建起了一座座鄉村公廁。

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

林文鏡有感於很多村民一輩子都沒有逛過公園,斥巨資捐建了福清也是八閩數萬十個村庄中的第一個農民公園。此外,他還陸續創辦並修建了醫院、幼兒園、小學、中學、體育館、老人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可以說,村民需要什麼,林文鏡就建什麼。

位於溪頭村的洪寬工業村,是林文鏡早在1990年就創辦的中國大陸第一個村級工業區的,被譽為“台灣村”。他從台灣和東南亞其他地方引進120多家外資企業落戶,其中台資企業佔74家。這些企業多數是他親自請進來的。溪頭村的青年不但都進廠當了工人。工業村還提供4萬多外鄉人在此務工。

目前,洪寬工業村以生產機電、鋁合金、家具、食品、雨具等輕工產品為主,80%產品外銷。2017年,工業村的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與此同時,林文鏡還請來了台灣“十大杰出青年農民”“葡萄大王”庄炳耀,投資3000多萬元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引進40多種台灣優良果蔬在農戶中普及。目前已有8000多個農戶從庄炳耀那裡學會了台灣水果種植技術。這裡出品的台灣水果不僅暢銷福州市場,還遠銷上海、江浙等台商聚集區。

在庄炳耀精心培植下,溪頭村引種的40多種台灣水果獲得成功。這個試驗園,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設立“大陸農民引種台灣水果技術服務熱線”的地方。同時,庄炳耀還開設了大陸第一個“引種台灣水果免費技術培訓班”。

原來貧窮落后的溪頭村,如今已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建立台灣高優農業試驗場的村落、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的核心區,被稱作“公園裡的百億工業村”,曾榮獲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3

他發現江陰港

福清地處東南沿海,自古就有人循海闖蕩四方,因此對大海有著獨特的情懷。尤其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后,“港口興市”這4個字時常縈繞在林文鏡的心頭。

江陰港

其實,自從林文鏡回鄉21年時間,至少有近20年是在不停地尋港、不停地建港的日子裡度過的。他的勃勃雄心從未減弱。

“福清要想再次騰飛,必須要有一個大港口。此前的下壟碼頭和元洪碼頭,早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了。”林文鏡心中早就有了宏偉的構想。

福清市委原書記練知軒還清楚地記得,1992年的寒冬,林文鏡徑直來到他的辦公室,沒有寒暄,沒有客套,直截了當說:“我不相信福清這麼漫長的海岸線,就找不到能建設碼頭的地方。我不親自全部走一遍,決不死心。”練知軒被林文鏡的話語感動了,說:“大哥,我陪你去做實地勘察。你一個大華僑,為家鄉建設如此不辭辛勞,我在辦公室怎麼能呆得下去!”

於是練知軒陪著64歲高齡的林文鏡,不知花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幾乎跑遍了500裡海岸線。練知軒回憶起尋港的日子,感慨萬千:“大哥走起路來,腳下呼呼生風。好像吃了興奮劑,渾身上下都是勁。”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林文鏡的不懈努力下,終於發現江陰半島自然條件優越、腹地大,可以建設世界級的大港!他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喜悅:“這不正是兒時夢中的‘聚寶盆’嗎?”於是,他當即捐資,與福清市政府聯手對江陰半島進行全面、系統的可行性勘探和論証。

林文鏡成為江陰開發的第一個投資人,並為江陰港設計了發展思路:建設成一個國際性的營運中心、洲際貿易中心和臨海重工業基地,成為推動福清、福州乃至福建省經濟快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並成為連結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發展的重要基地。

此后,林文鏡開始漫長而辛苦的宣傳工作。他自制宣傳畫冊,用了近10年時間,不厭其煩地向各界人士推薦江陰半島的開發建設。有人統計,10年間,林文鏡至少向10萬人介紹過江陰港。

1993年,林文鏡花重金從台灣請來50多位設計師、規劃師、經濟師、項目評估師。隨后,10多批台灣工業企業家也抵達福清,開始了對江陰半島的整體規劃和投資建設。不久,他又重金邀請台灣專家制作了《福州江陰營運中心》。這是江陰港第一份規劃藍圖。

很多人發現,當我們走進今天的江陰半島,不得不承認,江陰港的發展軌跡正是沿著林文鏡的規劃向前延伸。江陰港的版圖與林文鏡在《福州江陰營運中心》中的規劃相吻合。

天道酬勤。在林文鏡的積極推動下,2000年,江陰港的開發建設終於拉開了序幕。同年8月,福州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成立,林文鏡出任副董事長。

2002年,江陰港出現在世界所有航運公司的航運地圖上。同年12月18日,江陰港一號泊位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正式開港通行。這是福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港。

很快地,隨著一大批通往五大洲的國際干線的開辟,江陰港的國際干線港地位得到了全方位的確認。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僅為1萬標箱,2007年飆升到130萬標箱,躋身全國十大集裝箱港行列。2017年突破155萬標箱,達到歷史新高。

江陰港的發展,可以用“迅猛”兩個字來形容。2003年,首條內貿航線開通。緊接著,相繼開通了多條國內干線、內貿支線。同年10月,江陰港開辟了通往非洲的第一條航線。2004年,又開辟了通往美國西部的航線。不久,歐洲航線開通。日本、韓國、香港航線也相繼通航。截止2017年,江陰港的航線已覆蓋北美、歐洲、西非及東南亞地區,達45條。江陰港國際干線港的地位得到新的提升。

2004年之后,江陰港二號、三號、四號、五號泊位5萬頓至10萬噸級深水泊位相繼開工建設。一個港區在這麼短時間內同時擁有5個5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可謂大手筆。據統計,建設以上泊位的總投資最少需要25億元資金。截止2017年,江陰港已建、在建或即將動建的深水泊位為17個,最高泊位可達20萬噸級。

自從全球第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海陸公司扎根江陰港,在林文鏡強力推動下,“一花引來百花開”,長龍、地中海航運、萬海、法國達飛、中海、中遠、高麗、陽明等全球航運巨頭紛紛加入江陰港的航線經營隊伍。

福清的干部和群眾由衷贊嘆:“沒有林文鏡,就沒有江陰港,也就沒有現在高速發展的福清港口經濟!”

4

僑領的情懷

林文鏡是一位深孚眾望的僑領,富裕不忘本。

1993年,捐出1200萬元建設福州市一醫院元洪門診大樓﹔同年,捐出500萬元用於抗洪救災。

1994年,為閩江調水工程慷慨捐出1億元。2000年,捐出1000萬元、1200萬元、2400萬元,分別用於建設福州市南江濱公園、錦江生態園、錦江路。

2004年,向閩江學院捐出800萬元。2005年,向福建省民間工藝基金會捐出700萬元﹔同年,捐出700萬元用於援助“龍王”台風災后重建。2007年,向福清僑鄉博物館捐出1000萬元。2008年,為四川汶川災區捐出1600萬元。

2009年,捐出5000萬元設立中國華文教育基金﹔同年,捐出1000萬元設立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

2016年,林文鏡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其原始基金來自其家族企業——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捐贈。僅2018年上半年,累計支出20個公益項目,捐贈金額近700萬元。

據統計,林文鏡及其融僑集團,已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逾11億元,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企業公民”的責任,真可謂大愛滿神州。

多年來,林文鏡的捐款遍布四處,但四處都找不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設施或項目。他說:“我不想上富豪榜,也不想上名人榜。我的追求,是要讓我的家鄉富裕,讓我的祖國偉大……”

在福清,無論哪一階層的人都會忽略林文鏡的頭銜,不會稱呼他為“水泥大王”“面粉大王”,也不會稱呼他為“愛國華僑”“僑商巨子”,人們隻親切稱呼他為“大哥”。被譽為“福清主義”的“大哥”,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支持家鄉的建設,讓福清實現了一輪又一輪的騰飛。

這就是林文鏡,一位無怨無悔為福清一次次騰飛領跑的僑領。他曾說:“我仰不愧於天,俯不慚於地。為了家鄉,我一生無憾!”

2018年7月2日,被人尊稱為“大哥”的著名愛國僑領林文鏡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1歲。福建省僑聯第一時間發出悼文,稱“林文鏡慷慨解囊、樂善好施,充分彰顯戀祖愛鄉的高尚品德和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他長期關心、支持僑聯事業,為促進僑鄉文化建設和僑聯事業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是僑界值得敬重和學習的鄉賢。”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