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廣西北海設“解憂超市”為歸僑僑眷提供“訂單式”服務
黃譯銳
2021年10月25日11:06  來源:中國僑網

23日,記者在位於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僑安小區的“解憂超市”見到歸僑僑眷陳亞生、梁亞妹夫婦時,他們正向社區民警展示給孩子入戶后的戶口本。夫婦倆表示,感謝“解憂超市”為他們解決了孩子沒有“出生醫學証明”不能入戶、上學的難題。

作為廣西重要僑鄉之一,北海市現有歸僑僑眷8萬多人,其中歸僑約1.66萬人,僑眷約6.5萬人。

北海市公安局電建派出所教導員李磊介紹,前述“解憂超市”是僑之家黨群服務中心的功能室之一,也是北海市首個服務歸僑僑眷的三事(即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供需征集平台。該平台以歸僑群眾需求為出發點,提供訂單式貼心解憂服務,致力於“將歸僑僑眷的難題解決在家門口”。

陳亞生告訴記者,他與妻子梁亞妹育有三子一女。此前常年居住在海上很少上岸,直到自家小艇意外沉沒才來到僑安小區居住,是低保戶。由於文化程度都不高,兩人並不清楚“出生醫學証明”和辦理入戶手續的重要性,也沒有考慮過將來孩子入學、生活和工作的問題。

早前,電建派出所在走訪中了解到陳亞生一家的困難后,聯合僑港鎮婦聯等部門多方努力,前后奔走兩年時間,為三個孩子辦理了入戶手續。還有一個小孩因出生時產婦名字登記錯誤,雖已有DNA鑒定結果,但還須提交孩子母親的指紋鑒定方可辦理“出生醫學証明”。由於鑒定費用很高(約6000元),夫婦倆家庭困難,難以籌集經費,孩子一直沒能入戶。直到“解憂超市”開業,社區上架了夫婦倆想為最后一個孩子解決入戶的“微心願”訂單。訂單被認領后,北海市公安局與北海市衛健委、婦聯等多部門協調,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為孩子簡化辦理入戶流程,減少指紋鑒定等程序,終於成功解決了孩子入戶的難題。

廣西北海市公安局銀海分局政工室主任謝光春介紹,2021年以來,該市公安機關依托“基層警務+解憂超市”工作平台,先后為基層群眾解決“微心願”1300多件,惠及1200多個家庭。僑之家黨群服務中心“解憂超市”在此基礎之上,根據當地歸僑僑眷人數較多等特點,升級為“基層黨建+社區警務+解憂超市”模式,按照“群眾填卡—民警查閱—審核分流”的方式,區分“咨詢類、求助類、戶籍類、糾紛類、治安類”等5個模塊,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僑中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郭顯芳表示,為了給歸僑僑眷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務,僑之家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了一支“黃馬甲”志願服務隊,配合“解憂超市”工作制度,挨家挨戶走訪調查,認真收集群眾的需求和聽取建議,為歸僑僑眷提供“訂單式”服務,著力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等問題。截至目前,“黃馬甲”志願服務隊已開展10多項日常社區服務,其中包括青少年文明禮儀課堂、課后義務輔導小組活動、每周為老年群體免費檢測血糖血壓健康,以及“舌尖上的僑港”美食分享會等,為群眾解憂之余還極大地豐富了歸僑僑眷的精神文化生活。(完)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