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10月21日14:02

非洲華文傳媒集團的移動影院項目走進南非。

范軒在法蘭克福藏歷新年晚會上與德國觀眾分享藏區見聞。

《硅谷時報》主辦的線下活動現場。

徐靜波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這是中國傳媒人正努力的方向。在海外,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著心中的媒體人夢想、為著一份孜孜以求的事業、為著架起中外溝通的橋梁,辛勤努力著。作為熟悉祖(籍)國和住在國語言、文化和習慣的媒體人,對於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他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本報採訪了來自德國、日本、博茨瓦納和美國的4位資深華媒人,請他們談談自己的見解。

《歐洲新報》、歐洲新傳媒集團總編輯范軒——

用西方熟悉的語境講故事

我從1991年就開始從事媒體工作。2003年,時任德國凱撒旅游集團董事長陳茫和我在德國共同創立了《歐洲新報》。

整體而言,我認為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有幾個共同目標:首先,人在邊緣,但聲音不能邊緣。華媒不能將自己限制在華人小圈子裡。我們一直努力和德國各媒體建立聯系,打造“中國民間聲音”的形象。其次,人在民間,聲音不能太官方。“小罵大幫忙”這個說法很精妙。我們既要充分展示中國的發展進步,也要對丑惡現象著力鞭撻。再次,人在異國,方法不能太“中國”。西方民眾習慣於通過批評報道,來行使對政府和社會的監督。不理解這個事實,就會誤讀當地媒體,從而不能很好地合作與交流。最后,要敢於出擊。對中國道路和中華民族復興要有高度自信,通過專業和真實的報道批駁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抹黑報道。

如何讓當地主流社會聽到中國聲音?我們一直在探索。《歐洲新報》成立之初,曾嘗試過中、德、法三種語言出版,但是成本太高,所以最終決定隻保留中文。運營10年之后的2012年,《歐洲新報》先后入選為中國四大航空公司、歐洲三大航空公司往返於歐洲與中國航班的機載讀物,成為在中歐間飛行的中文報刊。之后,我們和德國3家主流德語媒體組建了“中德媒體聯盟”。他們面向中國受眾的消息在《歐洲新報》刊載,我們需要覆蓋德國主流社會的報道則在他們媒體上刊載,形成了良好互補。

怎樣才能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近些年,我多次到藏區考察採訪,並刊發了一系列報道。連續幾年,時任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梁建全邀請我主持總領館主辦的“藏歷新年晚會”。我拋開演出團隊准備的主持台詞,用我在藏區採訪遇到的7個真實故事穿插主持:我問央金大姐為何花80元錢買國旗插在自家新房上?她反問:“政府花8萬元給我家建新房,我花80元買個國旗挂起來,你說應該不應該?”我問漢藏鄰居是否有矛盾隔閡?仨兄弟異口同聲地說:“啥子漢族、藏族,我們平時都不分,都是一樣地耍!”……

演出結束后,1000多名德國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主持人先生、主持人先生!您能不能幫幫我?”我循聲望去,一位80多歲的德國老婦人被阻擋在了通往后台的門旁。問其原因,她興奮而激動:“平時我看報道總說,藏族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今天我看到了,他們的衣服真漂亮。我就是想去摸一摸藏族小姑娘的衣裳!實在太美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啟發,不是西方受眾聽不懂我們的中國故事,而是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宣講的方式。用西方受眾熟悉的語境、樂於接受的敘事方式、融通中西的文化人,來宣講真實的中國故事,他們聽得進去。

在當前嚴峻的國際輿論環境中,海外華文媒體重任在肩。為了實現向新媒體融媒體的全面轉型,我組建了“歐洲新傳媒集團”。我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等新平台,結合住在國當地的語言和環境,讓歐洲當地民眾真實了解中國在抗擊疫情、脫貧減貧、開放經濟、普惠民生等方面為全人類所作出的貢獻。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講好中國故事的“四條經驗”

2001年,亞洲通訊社在日本創辦了第一份日文版中國經濟專業報紙《中國經濟新聞》。20年來,在向日本社會和企業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總結出對外報道的“四條經驗”。

第一,要講外國人聽得懂的話。我們所作的宣傳內容,必須是外國人感興趣、聽得懂的內容,要做到“內容通俗易懂,背景清晰明了”,站在對方能夠理解的層面上講故事。

第二,不是“說教”,而是“公關”。對說教式的口吻,海外受眾有一種本能的抵觸。我們在海外講中國故事,首先要了解受眾關心什麼。隻有了解他們的訴求與想法,才能有針對性地提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譬如,對於中國政府的內外政策、對於我們的執政目標與追求,有許多外國人不理解。要用一種中性的、理性的、交朋友一樣的方式,讓對方理解我們的觀點立場,而不是強迫其接受。

第三,多講民生與文化的故事。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方面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勤奮努力。要多講與民生相關的故事,通過中國普通老百姓生活變化的故事,來反映中國的變化與發展,理解中國政府的努力與付出。

另外,中國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燦爛明珠,也深深地影響了周邊國家的發展。因此,許多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充滿了憧憬與向往。所以,多講中國文化故事,展示中國傳統與現代藝術,會更容易讓受眾對中國產生親近感。

第四,要多講經濟的故事。全世界對中國經濟的關注度始終很高,所以,我們重點要講好中國在經濟、科技領域的創新故事,講好中國經濟的成績和前景。當然,也要講我們的問題和難處。

我們的媒體面向的主要是日本企業。我們經常與讀者聯系,了解他們關注哪些與中國相關的話題以及他們的看法,然后有針對性地組織撰寫解讀性文章,幫助他們理解中國為什麼要制訂這樣的政策、採取這樣的措施。譬如,每年的中國“兩會”期間,我們都會出版一份“中國兩會專刊”。我們會事先收集日本讀者意見,了解他們的關注點,然后帶著問題採訪“兩會”。對於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內容,我們會分專題寫文章,用日本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對中國政府新的工作目標、政策與任務進行詳盡解讀。

再比如,最近,日本讀者很關注中國對校外培訓產業的整頓,我們從中國家庭的經濟與生活負擔、孩子的教育負擔、少子化問題等多角度進行解讀,讓他們理解中國政府是在扭轉社會發展的不合理方向。這種“對症下藥”的報道方式,很受讀者歡迎。

非洲華文傳媒集團董事長南庚戌——

民間媒體是“國家隊”的補充

我在非洲做了20多年的媒體工作。我家在博茨瓦納,我的媒體也是從這裡起步。如今,我在贊比亞、坦桑尼亞、南非、安哥拉、盧旺達、尼日利亞等國家都有了辦事機構,通訊員則遍布整個非洲。

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可以在三個方面下工夫:一要用外國人習慣的話語體系。他們首先要樂意聽,才可能聽得懂,並入腦入心,引發共鳴。二要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傳播是一門藝術,需要仔細推敲。三要針對不同國家制定不同策略。同時,可以加強與海外華人擁有的私人媒體機構的合作。

像我們這樣的民間媒體,對於中國國際傳播的“國家隊”而言,是很好的補充。我們人在當地,主推本土化內容、本土化制作和本土化傳播。我們常年生活在海外,對當地人文環境的感受和了解更加直接,也更深入,知道怎樣和當地人打交道。

比如,過去3年多,我們一直在推動一個移動影院項目,名字叫“中國電影走進非洲”。在非洲,除了南非,大部分國家的影院非常少,有的國家的影院數量隻有個位數。我們看到了需求,於是就組織團隊,開著車,進入非洲農村地區。有的地方,我們會支個帳篷﹔有的地方,就是露天放映。我們的播映團隊成員來自非洲不同國家,電影也不光有中國的,還有印度的、非洲的。當地人非常樂意接受,從傳播效果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好。

對於海外華媒講中國故事而言,我有兩點思考:一,在內容設置上,我覺得可以靈活一點。比如,當中國境內發生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我們可以選擇正能量的角度來報道。二,在報道語言上,華文媒體應該逐步向外文媒體轉變。我們講中國故事,講給誰聽?目標受眾是外國人的話,自然使用他們的語言更有效。

我自己從事媒體工作有三個階段:興趣、責任和事業。我剛開始做媒體是在2000年,純粹是興趣愛好。當時,我熬夜做了很久才用微軟自帶的軟件制作了網站。后來,我開始幫僑團做報紙。慢慢地,我發現,一旦我們的報紙停了,就會有人問原因,說明當地華僑華人對我們的報紙是有需求、有關注的。我開始覺得,做媒體是一種責任。在2010年左右,當地有些媒體中出現了一些對華不友好的聲音,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做些什麼,於是,創辦了英文報紙。兩三年后,我開始在非洲其他國家做媒體。從那時起,媒體對我而言就成為事業了。

這兩年,疫情對報紙的沖擊很大。我現在已經暫停發行紙質的報紙了。不過,我不會放棄媒體。這已經成為我決心為之奮斗的事業,我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美國悅海國際傳媒CEO、《硅谷時報》主編於麗娜——

“借嘴說話”更有說服力

我從事媒體工作已經15年了。2018年,我在美國成立悅海國際傳媒公司兩年后,我創立了《硅谷時報》新媒體平台。我覺得,如果還延續華文紙媒以商養報的模式,不僅可能經營慘淡,還會面臨信息滯后、逐步被新閱讀方式淘汰的問題。所以,我們主打視頻和圖文傳播,依托中美主流社交平台,與其他媒體形成聯動,打造自己的媒體矩陣。

在海外做媒體,尤其是在這個時期的美國做媒體,的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會有“大帽子”扣到頭上。這幾年摸索下來,我覺得,在美國講中國故事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借嘴說話”。在硅谷,我們有天然的優勢。我們面對的群體主要是高知、高科技人才,我們也很榮幸地採訪到很多當地的政要和企業家。通過他們的話,展示一個發展進步的中國。

比如,我們採訪內華達州州長史蒂夫·西蘇拉克、加州首位女副州長康伊蓮、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主席尼爾·布什、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尤福林等,請他們談中國,談中美關系,這樣更有說服力。有“華人神探”之稱的李昌鈺博士也很有代表性,多年來,他親眼見証了中美警察行業的變化。我們邀請他暢談對新中國成立70年的感受,很生動,也很吸引人。

海外華媒在日常報道之外,最好能帶動雙邊走動起來。到中國走走看看,我們自己和外國朋友才能親身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這也有助於我們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比如,我們曾帶著美國嘉賓到中國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大型活動。會議之外,我們也會安排嘉賓走走看看,親身感受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也曾很榮幸地帶著幾十名美國華裔青少年回中國參加中國僑聯舉辦的“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無論是美國嘉賓,還是“華二代”“華三代”,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回到美國后自然會形成二次傳播。這樣的中國故事更有感染力。

海外華媒可以是中外溝通的橋梁。8月18日,硅谷有一家餐廳開業,名字是“iCHiNA”,中文名“愛中華”。這個名字本身就凝聚了在美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深情,也傳遞出構建中美友誼橋梁的美好願望。就在前幾天,美國潮商基金會舉辦2021年會論壇,主題是“如何發揮華商在推動經濟全球化領域的積極作用以及如何推動美中民間友好關系”。這些都是華僑華人為推動中美關系良性發展做出的自發努力。作為媒體,我們通過視頻,通過中英雙語,報道這些事情,希望讓中美雙方都能知道彼此所想與所願。

目前,我們還在進行另一種嘗試:出版“華裔之光”科學家系列科普圖書。第一本由余國良博士著的《大健康通識》已經出版。我已經和余國良博士簽署了第二部圖書的出版合同。我們計劃先做中文版,再出英文版。我們的願望是將更多的華人故事展示給世界。這也是中國故事的一部分。

(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