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刊物
【新移民研究】感性、慣性與理性
——泰國中國新移民的遷移動機研究
2021年10月14日17:35  來源:中國僑聯

一、背景與問題

從古至今,人口的遷移與流動一直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伴相隨的重大社會現象,也是學術界關注的重要領域和熱點議題。在國際移民研究中,人口遷移動機既是該領域的初始旨趣,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受到了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的廣泛關注。

圍繞人口遷移動機問題,學術界發展出了推拉理論、新古典主義經濟理論、新經濟移民理論、世界體系理論、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等眾多經典的理論闡釋。然而,經典移民研究多基於19世紀和20世紀的人類社會發展現實,往往暗含著兩個重要的特征:第一,人口流動的方向是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由社會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遷往社會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第二,人口遷移的動機以經濟因素為主。

不可否認,當代移民潮的主要特點依然是由資本少、收入低的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遷移。但隨著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收入不斷提高以及大眾化旅游、現代化交通的迅速發展,當今世界出現了一種新興的、獨具特色的移民類型,已逐漸成為國際移民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趨勢,即生活方式移民。這種移民類型與傳統國際移民研究中的移民現象具有兩個明顯的差別:第一,目的地往往並非是發達國家或者經濟發達地區,而是那些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生活成本較低的旅游名勝或者寧靜祥和的鄉村地區﹔第二,移民的主要動機往往並非是就業、獲取經濟利益或其他經濟目的,而是離開原有的嘈雜或緊張的生活環境,尋求更加安逸、舒適、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有學者根據這種動機上的獨特性將這種移民類型稱為“生活方式移民”(Lifestyle Migration)。

這種嶄新的移民現象是傳統移民理論所難以解釋的,無論是遷移的路線還是遷移的動機,都與傳統移民現象相悖,從而吸引了大量學者的關注。總體而言,這些針對生活方式移民的研究大致分為六個方面:對現象的描述、對概念的辨析、理想類型的劃分、對遷移動機的討論、遷移后的行為特征、遷移對目的地的影響。時至今日,生活方式移民已經成為移民研究的重要生長點,推動了人口遷移與流動理論的創新與發展。移民作為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不斷發展的重要社會現象,在21世紀以來社會政治經濟急劇變遷的現實情況下,必然會出現新的生長點,進而引發學術界的激烈討論和思想革新。生活方式移民的概念及其相關探索便是國際移民研究對傳統移民理論進行的發展,它以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而非各種類型的經濟效益為遷移的主要動機,回應了為何有移民會從較發達的地域遷往較不發達的地域這一問題,是新時代背景下國際移民研究的重要自我生長。然而,中國的研究者對於這種嶄新的、重要的移民類型的關注仍然不夠,特別是缺乏基於扎實田野材料的跨國經驗研究。

泰國作為中國移民的傳統目的地,曾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成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勞工和華商資本的重要輸入地。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與傳統國際移民研究所概括的一致,華人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開始由東南亞轉到北美、歐洲、澳洲等地。然而,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的是,泰國在21世紀仍然是迅速發展的華人新移民重要目的地。特別是被稱為“泰北玫瑰”的清邁,作為國際性的旅游勝地吸引了眾多中國人來此居住和生活。然而,現有的泰國華人移民研究不僅缺乏扎實的經驗材料,而且在理論視角上還尚未從傳統移民研究中轉換出來,對生活方式移民的概念遠不熟悉。

因此,本文立足於在泰國清邁進行的田野調查,結合生活方式移民的概念體系,對當今中國人移民泰國清邁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以期彌補國際移民研究中存在的理論視角單一、經驗研究不足、研究深度不足等問題。

二、方法與概況

作為一項探索性研究,本文旨在對泰國華人新移民的遷移動機進行比較全面、細致的了解,2018年1月10日—3月29日,作者在泰國清邁市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田野調查,綜合使用了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為尊重和保護受訪者的個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首先,以居住在泰國清邁的中國移民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收集了1898 份有效樣本的基本信息,對其基本特征與結構特征、往來泰國的經歷和在泰國生活的經歷以及對清邁的主要印象進行了解。

具體而言,在旅居清邁的中國移民中,從性別來看,男性佔26.2%,明顯少於女性。從年齡來看,18~28歲的移民佔比最高,為71.2%﹔其次是29~38歲,佔比19%。從婚姻狀況來看,有配偶者較少,僅佔總體的26%。從教育水平來看,高達81.9% 的樣本是大學學歷,還有9.9% 是研究生學歷。從月收入來看,34.4%收入在2500 元以下,還有22.9%處於2500~5000 元之間,也有25%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從職業類型來看,學生比例最高(佔43.2%),其次是辦事人員和自由職業者,分別佔總體的17.3%和15.3%。換言之,我們的樣本以女性、18~28歲的年輕人、未婚者和大學生為主,但也包含了相當數量的其他職業者,收入分布范圍也較為廣泛。從來源地來看,到泰國的中國移民以雲南、廣東、四川、廣西等臨近省份為主,而來自傳統僑鄉福建省的樣本並不多,隻有46人,佔總體的2.47%。

由於量化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我們隻能對一些基本情況進行大致的了解,而無法對這些在清邁的中國移民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因此,筆者根據量化研究中的問卷調查結果,結合受訪者的性別、年齡、職業等情況及其接受訪談的意願,本著最大差異化的原則選擇了30 名深度訪談對象,對其遷移動機進行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訪談對象中,男性有13名、女性有17名﹔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65歲﹔既包含在清邁上大學的學生、到此交流的在中國大學上學的交換生,也包含在此工作的酒店老板、餐飲店老板、旅游團領隊等,還包含來此旅行的公司白領、企業高管或無業人員,以及在此生活的退休老人或待業青年。在訪談形式上,我們既有一對一訪談,也有一對二或一對三的訪談﹔訪談時間最短的11分鐘,最長的69分鐘。

三、研究發現

(一)感性:社會變遷與中國人的文化體驗

物質決定意識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斷。自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現實孕育著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和理想生活方式。建國初期,由於國家所面臨的國際形勢以及百年屈辱為中國人民留下的警惕心理,建設祖國、奉獻青春便是那個時代的理想生活方式。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但對速度、效率、金錢的追求也使得中國人的焦慮感日漸提升。

21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速度不斷提升,社會競爭不斷加劇,使得大都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然而,中國社會擺脫了物質匱乏的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的相對富足,促使中國民眾產生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對理想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繁華大都市的人們開始厭棄這種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厭棄都市中擁擠的交通、糟糕的空氣質量和喧鬧的噪音,厭棄無所不在的社會競爭壓力,開始向往田園牧歌式的慢節奏生活。在此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隱士文化”開始復蘇,人們紛紛想要避世,想要放鬆,甚至有很多人到著名的隱居之地——終南山進行隱居。在這種情況下,泰國清邁所獨有的社會環境便給中國人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文化體驗,符合了新時代中國人對慢節奏生活方式的追求,吸引了大量中國人來此居住和生活。

1. 慢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清邁,沒有大都市的高樓大廈,沒有縱橫的地鐵和車水馬龍的街道,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安靜祥和,人們的生活節奏總是非常慢。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及其蘊含的沉靜氣質,為充滿焦慮和壓力的中國人提供了良好的文化體驗。

清邁人工作是在享受生活,而非為了賺錢而工作,他們沒有太高的物質追求。在清邁讀書的大三學生錢小強曾提到了中國飯館和泰國飯館的例子,他發現清邁的飯店往往隻賣一餐,而中國的餐館營業時間會特別長﹔同樣是在清邁讀書的大三學生周小明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他認為泰國人隻會做滿足生活的工作量,其余時間則用來享受生活,物質方面沒有太高的追求,而中國人則是為了賺錢。

在中國,一個勤奮的餐館可能會從早上開始賣到晚上,有些餐館不勤奮的話,也會從下午開始賣到凌晨,營業時間會很長。但是在清邁,我就發現清邁的餐館基本上都是要麼隻賣中午,要麼隻賣下午,就隻賣一餐,中午下午一起賣的特別少……有時候我們會約好了去哪家餐館吃,然后到了會發現它關門了,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好像那天也不是假期。在中國這種情況非常非常少,中國的餐館除了是大年三十會關門,其他的364天都是在開門,感覺中國人特別勤奮、想賺錢。(錢小強,男,21歲,大三學生)

在清邁居住了三年的養老者王強告訴筆者,清邁人很會享受生活,不緊不慢,這裡緩慢的生活節奏能夠給人提供心靈慰藉,是療傷聖地。

此外,清邁人比較傳統,很少有功利主義的追求,從而沒有太多的競爭壓力,幸福感很高。在清邁讀書的大一學生趙小美告訴筆者,她之所以選擇從北京來到清邁讀書,就是因為這裡的學習環境更加自由和輕鬆,不像國內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激烈競爭。在清邁做旅游團領隊的李富貴告訴我們,他選擇留在清邁是因為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不像中國生活得很累、很有壓力,這種慵懶的氛圍使人非常輕鬆。

我喜歡這個地方。這裡的生活節奏比較慢,不像我們中國壓力特別大。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很累,壓力很大,人家說中國人一輩子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生孩子﹔第二件事情,就是買房子﹔第三件事情,存錢看病。中國人一輩子做三件事情,完了之后呢?我來到這個地方以后,覺得就是身心就輕鬆下來了,因為我覺得壓力不大了……這是一個比較慵懶的地方,也適合我自己,我這個人的性格也是比較懶一點。(李富貴,男,32 歲,旅游團領隊)

2. 淳朴善良的民風民俗

根據訪談資料,中國人之所以願意來到清邁、留在清邁,與清邁淳朴善良的民風民俗有著重要關系。許多受訪者都提到,清邁人民熱情好客、淳朴善良,與他們相處能夠得到非常暖心的體驗,讓人十分輕鬆。在清邁讀書的大二學生孫明提到,清邁人民的善良和熱情是他喜歡清邁的重要原因,他還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

我喜歡清邁的原因是,我以前經常丟東西,比如說,摩托車鑰匙我經常忘記拔。在清邁大學我就有一段時間天天忘記,一個星期忘記了七次,其中有三次是被路過的同學把我的鑰匙拔了放在籃子裡,然后貼著紙條說“不要忘記拔鑰匙”。(孫明,男,20 歲,大二學生)

除了清邁人民的熱情好客,還有不少訪談者提到,清邁人民在路上總是給人以善意的微笑,讓人看著心情便好,這就是著名的微笑國度。在清邁當旅游團領隊的李富貴告訴我們,清邁人見面都是雙手合十,給人的感覺特別好。

這裡的人很友善。微笑國度嘛,見到都笑笑的,然后雙手合十,給人的感覺特別好,不像現在的中國人,拒人千裡之外。比如說在街上陌生人跟你講話,沒有人敢搭訕。(李富貴,男,32 歲,旅游團領隊)

3. 開放包容的文化環境

清邁的獨特魅力還在於,它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地方,可以容納不同地方的文化,接納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來此生活,受到不同年齡段人的喜愛。

一方面,清邁是著名的佛教勝地,保留著傳統的佛教文化和信仰。在清邁讀書的大二學生孫明提到,他在早上六點鐘的時候會看到僧人布施。來清邁旅游的白領李華認為,清邁人有著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源於她發現“在清邁的寺廟門口會有一些給流浪狗募捐的小箱子,這在中國很少有”。

另一方面,清邁也是一個開放性、包容性的地方,同時有著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的文化融合。來清邁旅行的上海姑娘劉月曾提到,這裡既有東南亞的文化特色,又有法式風情。

清邁就是濃濃的東南亞特色,但是它又不像別的東南亞國家,比如說老撾、柬埔寨那些國家,可能不是那麼衛生,也不會有這種法式風情,清邁就是一個很大的熔爐,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我蠻喜歡的。(劉月,女,22 歲,無業)

4. 宜居型氣候

正如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不同時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與理想生活方式一般,人們對於環境質量、對於身體健康的追求,也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不斷發展和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問題:首先,經濟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了眾多的環境問題﹔其次,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繁重的生活壓力、長時間的通勤等對於都市人的身體健康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包括心理上的抑郁、焦慮等情況以及身體上廣泛存在的“亞健康”狀態。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建設成就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中國政府日益認識到自然環境和個人健康的重要性,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提出了“健康中國”戰略,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與此同時,中國民眾對於個人健康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他們逐漸厭棄了無休止的加班,開始對人生的意義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重視個人的心理健康和體質健康水平,也提升了他們對於環境質量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清邁所特有的自然風光和宜居性氣候滿足了中國人對於自然環境的要求和個人健康的追求,從而吸引了大量的中國人來此居住和生活。

清邁位於北緯18°,東經98°,處於泰國北部群山環繞之中,平均海拔310米,雖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但四季涼爽宜人,平均氣溫25℃,森林覆蓋率達69.9%,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在我們的訪談對象中,因為清邁的宜居型氣候來到這裡的不再是少數,他們都強調了這裡對於他們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重要性。

在清邁讀大二的學生馮大軍表示,清邁沒有中國那麼嚴重的污染,這裡的天空讓他非常喜歡。

其實泰國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泰國的天,給我的印象很深很深。它的顏色就是那種變化吧,真的特別明顯,不像中國的天,中國的天可能污染比較大嘛,然后對大自然的破壞比較多,我就比較喜歡清邁的這種節奏,它的自然環境啊,都挺喜歡的。自己有輛摩托車沒人管,自己無憂無慮就在這個城裡面,真的很舒服。(馮大軍,男,20,大二學生)

在清邁養老的退休老人牛愛琴表示,她曾有嗓子疼、一直喘氣的病,但來了清邁1 個月就好了,嗓子再也不疼了。

氣管炎……就是一直嗓子疼,老喘氣……到這兒就不犯了,到這兒就好了……好像來了就不犯了,氣溫不冷了就不犯了……不怕熱,就怕冷。(牛愛琴,女,65 歲,退休養老)

在清邁開米線店的老板陳潔告訴筆者,奮斗那麼多年然后再用奮斗賺來的錢去治病,還不如直接在一個地方舒舒服服養老。

你想啊,人生就那麼短,如果你用那麼多年去奮斗了,可能你年老的時候得病了,那你還是要用你奮斗賺來的錢去治病啊,那你還不如現在把自己身體搞好一點,老的時候健康一點。(陳潔,女,29 歲,米線店老板)

(二)慣性:地緣關系與文化親和

在上文中,我們發現對於慢節奏生活方式和宜居型氣候環境的追求是許多中國人選擇來到清邁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原因,二者都很明顯地屬於文化價值觀念或廣義上的生活方式追求。盡管如此,全球范圍內能夠滿足這種文化體驗或生活方式追求的地方不在少數,清邁之所以能夠吸引中國人來此居住,與千年以來的遷移慣性有著緊密的聯系,地緣上的緊密性和文化上的親和性形成了長久的遷移習慣和良好的移民網絡。

1. 地緣關系

在中國歷史上,東南亞地區一直與中國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前往東南亞的移民大潮在世界移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原因便是,東南亞在地理位置上與中國相距較近,而在東南亞諸國中,泰國北部的清邁距離中國大陸本土同樣是相對較近的。

而現代交通技術的發展,極大地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區隔,清邁與中國的距離也相對被縮短。根據筆者在網絡上的調查,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直飛清邁國際機場的航班隻需要5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比從北京乘坐高鐵到達哈爾濱還要快1個半小時,比起與巴黎、紐約等國際城市就更近了。相對較近的地理距離和相對較低的時間成本是吸引中國人來到清邁的重要原因。

在清邁讀大三的錢小強就表示,作為一個雲南人,他們來清邁其實非常方便。在清邁養老三年的王強告訴我們,來清邁比去美國和歐洲要方便很多,路途不會特別勞累。

比如說地理位置,從中國去歐美國家,飛機都要十個小時以上。來這裡就四個半小時到五個小時,比較方便,路途上不是那麼勞累,所以從距離上講比較好。(王強,男,55歲,退休養老)

在清邁開民宿的王敏告訴筆者,相比於歐美,清邁距離北京比較近,有利於在父母有急事的時候及時趕回北京。

這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去歐美得十幾個小時。說句不好聽的,我爸媽真的有點什麼事情,比如說在醫院,五個小時他堅持不住嗎?不會嘎嘣就沒了吧?就是這個意思,他總能等我五個小時吧!那我坐飛機,就算頭等艙再貴,我也要買啊,我也要回去啊!那我就到了北京了,對吧?所以我就覺得,有任何事情,我從這邊到北京,很方便,其實,從北京一個城區到另外一個城區要再加上堵車,是不是也要好幾個小時……(王敏,女,36 歲,民俗老板)

2. 文化親和

在國際移民中,不同國家之間所產生的異域文化風情是吸引外國人來此的重要原因,但吸引人們長期在此居住和生活的不僅僅是異域風情,反而還需要文化上一定的相似性。中泰之間既相互吸引又彼此交融的文化特性,是吸引中國移民的重要因素。

亨廷頓認為,文化決定了人民彼此認同的差異:部落、種族集團、宗教群體和國家之間的沖突之所以盛行於各時代各文明中,是因為根植於人民認同的差異和認同受到威脅。中國與泰國山水相連,盡管並不同屬於東亞文化圈,但地緣上的緊密聯系和長期的文化交流,使得彼此之間既存在著異域文化的吸引,又在許多重要領域中存在著文化親和性。這種文化親和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歷史延續性。中國與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有著千年的歷史,移民泰國是中國人民長期歷史慣性使然。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朝曾派官員由現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出發,經都元國(現泰國巴真府摩訶梭古城境內)、邑盧沒國(現泰國素攀府烏通古城境內)和諶離國(現泰國北碧府境內)等古國,沿印支半島海岸線進入暹羅灣,並穿過克拉海峽抵達斯裡蘭卡。在元朝,中國與泰國素可泰王朝建立了官方關系。1579 年,明朝還專門成立了翻譯暹語的機構——暹羅館。在明朝嘉靖年間,泰國已經出現了華人聚居地。清朝時期,中國和暹羅依然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暹羅王室經常向中國派出超過中國政府限額的使團人數。同時,在王室授意下,許多暹羅商人也隨船來到中國從事民間貿易。在康熙皇帝實行南洋禁航令期間,中國和暹羅之間的貿易也會被赦免。這一時期,中泰雙方的民間貿易也帶動了大量的中國移民前往泰國,在19 世紀后期,已經有大約150萬華人在暹羅定居。

中泰之間長期的文化交流歷史導致了中國和泰國的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交互性,同時,這種歷史延續性也帶來了大量的中國移民,形成了華人的族裔經濟和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慣性或所謂的“移民鏈”,為中國新移民來到泰國居住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又進一步增強了中國文化與泰國文化的相似性與親和性。

第二,風俗相近性。中國和泰國盡管並不同屬東亞文化圈,但在長期的經濟文化交流下,在大量華裔人口的影響下,中國和泰國在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甚至流行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首先,中國和泰國都有非常發達的佛教文化,有著相近的宗教信仰。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全國絕大部分人口都信仰佛教,清邁更是以遍布的廟宇而聞名﹔中國同樣有著悠久的佛教信仰歷史。相似的宗教信仰及其蘊含的處世哲學養成了中國人和泰國人相似的民族性格。

其次,中國和泰國在飲食習慣上沒有很大差異,泰國酸辣的口味跟中國雲南地區的傣族風味非常接近,因此,很多中國人在飲食上不會有很大的障礙。來到清邁旅行的上海女生劉月表示,她去過很多地方,但老了的話可能會選擇來清邁養老,因為“歐美的食物不適合她的亞洲胃”。

最后,中國和泰國的流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為中國人和泰國人的審美觀念沒有很大差異,泰國的流行文化能夠得到中國人的欣賞,中泰之間通婚的現象也比較常見。在泰國讀大一的學生周美玲告訴筆者,她最初想要來清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她喜歡的一個明星的家鄉。在清邁大學工作的劉雨告訴筆者,她的同學有一些留在了清邁,並且跟清邁本地人結婚了。

(三)理性:生活成本

如前所述,感性與慣性是推動中國人來到清邁的重要因素﹔盡管如此,也有很多人是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理性選擇后的結果。

在理性選擇的過程中,生活成本是人們考慮較多的因素,也往往是決定性因素。在中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時,物價水平也在不斷上漲,人均消費水平同樣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不斷上升的物價水平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成本。根據筆者在北京學習多年的經驗,人們最常討論、也最憂慮的往往就是北京的房價問題,買不起房、租不起房成為“北漂”一族最困擾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清邁相對於中國大城市和其他國際大都市在生活成本上的優勢,成為許多中國人來此居住、學習、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清邁讀大三的周小明表示,由於高考失利和泰國相對於歐美地區較低的留學費用,是他來到清邁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高考的成績不是很理想……我的狀況隻能去讀三本或者是專科,但是我都不太願意,就是我要想取得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本科文憑,那基本上就是兩種方式,去國外讀書或者是重新復讀再次高考,最終是選擇了在國外讀書。考慮到經濟方面的問題,到發達國家可能留學的費用會偏高,然后爸媽身邊的朋友們都推薦說來泰國……(周小明,男,21,大三學生)

在清邁養老三年的王強也表示,他跑遍了全球很多國家,發現清邁是各方面性價比最高的。

我10 年以前全球跑遍了,發現各個方面的性價比,清邁最好……從全世界的維度上講,清邁是一個不可復制的地方,全球同緯度上面,還有山地氣候的,又有人文文化這麼豐富的,老百姓民風又這麼淳朴的,物價又這麼低廉的,距離中國又這麼近的,唯獨這麼一個了,理解了吧!……物價真的超便宜!

清邁好多地方,雖然裝飾有點舊,裝飾不夠好,他們可能不想裝飾,嫌麻煩。但是它的咖啡超好喝,現磨咖啡,合成人民幣8塊錢一杯,超大杯哦。在三皇廣場旁邊有個店,711旁邊,前面有個水果攤,鮮榨水果攤,6塊人民幣,超便宜,非常好,在我們那邊(指的是北京)吃不到的,沒有30塊人民幣別想了。(王強,男,55歲,退休養老)

在清邁大學工作的劉雨則認為,在清邁呆久了以后,跟不上中國發展的節奏了,可能回國以后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因此決定還是留在這裡。

我在這邊讀完本科和研究生,花了六年的時間,如果我再回到中國的話,我跟不上中國的發展,因為中國發展很快,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這邊讀的本科,我跟中國很多東西都脫節了,如果要回去的話,我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大概就是這樣子……我應該會留在清邁,應該不會回中國,因為我的家鄉在雲南西雙版納,它和清邁很像,工資、生活費用都很像,所以應該會留在這邊。如果現在再回去的話,我很難找到工作,因為我現在已經31歲了,在中國31歲再找工作的話很難。”(劉雨,女,31歲,大學職員)

四、結論與討論

無論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還是在當今的人類社會中,人口的遷移與流動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社會現象。在今天,中國人的腳步已然遍布全球,其中又以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要目的地。盡管如此,作為社會經濟狀況亞於中國的泰國,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人來此定居,這是經典人口遷移動機研究難以解釋的,但是又恰恰符合了國際上最新的移民趨勢——生活方式移民。因此,本文基於在泰國清邁的田野調查,分析了21世紀泰國中國新移民的遷移動機。如前所述,包括感性、慣性與理性等三個方面。

本文的局限在於,盡管發現了上述三種遷移動機,但仍然存留著一些理論問題:三種因素的關系如何?在不同社會群體中是否具有結構性差異?是否某些群體相對於其他群體會格外看重某個因素?囿於現有的分析材料,我們尚無法做出清晰的判斷,未來的研究可結合量化研究方法做出進一步的探討。

此外,學術研究在歸納總結中往往會出現過度化的問題,即過度強調個人的理論概括而忽略了其他潛在的客觀因素。就本文而言,泰國的環境盡管得天獨厚,但從感性、慣性和理性等因素來看,這些因素在東南亞其他國家也並非不存在。此外,對於感性、慣性和理性等因素的分析雖然對理解泰華中國新移民的遷移行為具有重要意義,但近年來泰國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泰國官方與民間對其新的國家形象、文化符號的塑造與推廣,也是吸引中國新移民的重要原因。

(NAPHATTAMON SAE-PHAN(1990 —),女,泰國人,中文名潘勁平,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泰國移民研究﹔王元超(1994 —),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分層與流動。本文摘編自《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1年第3期。)

(責編:皮博、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