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張滌生:中國整復外科之父
2021年09月22日15:16  來源:中國僑聯

張滌生(1916年6月12日 — 2015年8月19日),江蘇無錫人,醫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一級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早年在抗日戰爭中加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新中國成立后繼而參加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醫療手術隊,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燒傷整形組織。張滌生是中國整復外科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被譽為中國“整復外科之父”。

1946年,張滌生赴美留學。張滌生深切體會到了中國和美國科技力量上的懸殊。在美國學成后,張滌生放棄在當地的工作機遇,選擇回國,加入到新中國醫療事業的建設當中。他在20世紀60年代將顯微外科與整形外科有機地結合起來,突破傳統“整形外科”的概念,在淋巴疾病治療取得國際性技術突破。他於1980年當選上海市科技先進工作者,1981年榮獲美國整形外科學會Maliniac紀念獎,2008年獲得光華科技工程獎,2010年獲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科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終身成就獎,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成就獎。

勤勉刻苦,偶入醫學

1916年初夏,吉林長春市的一戶張姓人家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因其父敬仰曾國藩,取名為“滌生”。“滌”,即洗去舊日之污,“生”,即重獲今日新生。張滌生一生“造”人“救”人,做到了人如其名。

張滌生年少時家境富裕,后因父親張曉初生意失敗而逐漸家道中落,接連從長春搬至天津,最終定居老家無錫。憶起年少時光,張滌生覺得既平凡又精彩,作為家長的長子,他處處展現其大哥哥的模樣,卻又保持著好奇心和探索欲。

張曉初對張滌生學業要求頗為嚴格,寄予了深厚的希望。1920年五歲的張滌生進入私塾開始國學啟蒙教育﹔7歲時便被送進市中心的崇安寺小學讀書,羨煞旁人家庭。張滌生初中在無錫縣立初級中學就讀,是當時江蘇省培養小學教員的名校,地處無錫教育園區,學習氛圍濃厚。1932年,張滌生考進了私立無錫中學,該學校師資雄厚,對學生綜合素質、外語要求較高。從擇校的選擇上考慮,張滌生家庭對其學習極為上心,他自己也相當爭氣。

1935年張滌生考入了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的前身,簡稱中大)。本來想考入交通大學,填報工科專業的他陰差陽錯之下進入了中大口腔系,未免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是,在參加大學裡的多次“抗日救亡活動”,學生暑期服務團等活動,張滌生逐漸在教授同學“戰時救護”知識,幫醫院進行醫療志願的過程中喜歡上了“外科”這門新興專業,並不斷在抗日戰爭中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戰火紛飛,磨煉意志

大學畢業在即,張滌生報效祖國的熱血豪情填溢心中,於是打定主意出去磨煉一番,被順利分配到貴州省貴陽市圖雲關的中國紅十字會參加抗日戰爭傷員搶救工作,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醫生。

圖雲關設有紅十字總部、156后方醫院一個、和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三者組成了“三位一體”的體系。醫院中的各科主任和高級醫師大部分都是從北京協和醫院撤退來的一流專家,多數都有豐富的留學經驗。其中,總隊部的總隊長和衛訓所的主任又林可勝教授(RobertK. S. Lim)擔任。作為中國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奠基人之一,林可勝教授深厚的醫學經驗,及其多年來總結的組織模式,運作起整個組織。張滌生自1941年到達貴陽后便在這般治學嚴謹的氛圍中,邊學邊做,輪轉於各個科室,廣泛涉獵醫學的各個領域。

張滌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成為了張先林先生的助手,自此奠定了普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基礎,開始了“修補殘缺”的工作生涯。同時,他還向外科副主任汪凱熙教授學習了普通外科,向英國留學歸來的眼科主任李泰均教授請教,學習了美容外科手術等。

經過幾番自我評價后,張滌生認為自己的外科技術已有基礎,但缺乏實戰經驗。於是,在圖雲關的第三年,1944年2月,張滌生依然決然地奔赴印緬戰場前線,進行醫護救治工作。經師部美軍聯絡官裡德(Leed)的舉薦,他成為了美軍43流動手術隊的一名正式外科醫生,為美國紐約的腫瘤醫院醫師Sunderland打下手,指導其他兩位助理,積累其外科臨床經驗。

在圖雲關工作的時候,張滌生已頗為感受到戰爭的壓抑氛圍,但在43流動部隊中,每天都要經歷觸目驚心的傷殘案例,也因為駐扎在第一線,而經常受到炮彈的威脅。張滌生硬著頭皮和閻王爺在鬼門關中搶人,適應了幾天后,便能冷靜沉穩地處理敞口了。兩個月的密支那戰役結束后,張滌生認為自己的意志、性格都得到了磨煉,為日后外科技術的提升作出了鋪墊。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作為經驗豐富的“老救援兵”,張滌生再次加入戰場前線醫護工作,被分配到長春,駐扎在白求恩醫科大學一所附屬醫院大樓內。在這裡,張滌生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凍燒傷治療中心”,領導一個擁有兩名主治醫師和20余名醫學院實習醫師的中隊,集中治療在東北各地后方醫院的大量傷殘人員。1951年支援朝鮮任務結束后,治療中心的工作任務由志願軍總后勤部隊接替,負責人是后來和張滌生合稱為“南張北宋”,中國整形外科的另一奠基人宋儒耀教授。

遠赴重洋,取長補短

日軍投降后,1946年,張滌生隨美國運輸艦,在海上飄飄蕩蕩大半個月,抵達了美國舊金山,開始了長達兩年的留學生活。初來美國,人生地不熟,張滌生震驚於美國的繁華,深切體會到了中國和美國科技力量上的懸殊,越發覺得自己在學有所成,報效祖國上任重而道遠。

在美國這樣一個陌生環境中,張滌生遇到了諸多不便與挫折,但他都積極地解決了。張滌生並沒有因課業繁重而成為一個“書呆子”,相反,他積極涉獵西方文化,交響樂,美術館,博物館,隻要時間允許,便會忙裡偷閑,前往參觀欣賞,提高了自身的人文情懷,為日后的國際交流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學業上,張滌生師從美國整形外的先驅,費城州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的艾偉教授(Robert H.Ivy),成為一位公派醫師。進修期間,張滌生完成課業的同時,參與了醫院查房和手術工作,因其扎實的外科基礎,破例成為艾偉教授的第一助手,參與手術過程和手術掃尾等工作。他還學習了麻醉技術中的鼻道盲插法,在多次細致觀察后便熟記了操作步驟。張滌生在學業上屬於“膽大心細”派,隨時不懂就問,他表示:“一切都得靠自己,老師不會指點你要讀什麼,要做什麼,教你如何去做。”在系統地整理復習完當天所學知識后,張滌生在周末經常去圖書館翻閱文獻資料,並每個周六前往德國整形外科醫師梅(HansMay)的醫院去觀摩手術,學到了更廣闊的的手術范圍,以及一種新的手術方式。

敢為人先,國際領先

“在我畢生從事的醫學實踐過程中,常懷有一種強烈的敢為天下先的執著欲望,力求不斷創新技術,開拓新領域。人家做過的,我們要學習﹔人家沒做的,我們就要創新做第一例。”這是張滌生對於自己成為一名“能夠獲得廣大病人信賴的醫生”的自我要求,也是對中國醫學后背門的美好希冀,即要“樹立勇於探索,敢擔風險,無私無畏的崇高精神。”

張滌生美國學成后,放棄在當地的工作機遇,選擇回國,加入到新中國醫療事業的建設當中。他開創的諸多手術方法,和嘗試的各種醫學實驗——20世紀60年代首創烘綁療法、顯微外科動物實驗、開辟了“淋巴醫學”和“顱面外科”兩門的新專業——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處於醫學界領先地位,而他在各種高風險手術上的成功——切除背臀部巨大腫瘤、改善眶距增寬等——也受到舉世矚目。張滌生能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其早年戰爭中鍛煉出來的“智勇雙全”,和留學所得的知識和已有經驗,更重要的是,他不計自身利益般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他在自身領域不斷乘風破浪。

20世紀60年代,在治療“象皮腿症狀”的過程中,張滌生受到了兩方面的啟發:一是1964年,福建泉州陳鳳儀醫師根據已有的應用烘料治療法成功的50個案例經驗﹔二是逐漸被應用於醫療技術方面的國內微博技術。張滌生結合國外現有的常用治療方法——比分切除肢體腫脹部位的皮膚和皮下組織,自創了“烘綁療法”,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治療‘象皮腫’的最好保守方法”之一。

“烘綁法”針對性緩解、解決了困擾中國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已久的絲虫病——當絲虫病發展到晚期時,人體下肢淋巴管會被死亡的絲虫堵塞,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進而形成“象皮腿”。然而,“烘綁法”已然“走出國門”,受到了全世界醫學界的關注。張滌生先后於1980年11月前往新加坡第15屆外科學術會議,報告了《烘綁療法治療肢體慢性水腫》專題,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贊揚——東南亞一帶也常年受到絲虫病的侵擾,因此張滌生的報告具有顯著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於1984年二次前往澳大利亞參加第三節國際淋巴學會學術交流會議時,也宣讀了烘綁療法的相關研究論文。

張滌生在1981年第六屆國際顯微外科學術會議上宣讀了報告《中國顯微外科的進展》,介紹了近幾年來中國開展顯微外科手術的資料情況。“來而不往非禮也。”張滌生年輕時出國深造,學成后以學者繼續走出國門,同時吸引國外專家學者來中國進行訪問,這肯定了張滌生的學術造詣,也肯定了中國醫學的發展,正如國際顱面外科創始人法國P.Tessier教授所言:“一個人的成功常常反映了他所在國家的繁榮與否。”

張滌生指導顱頜面手術

人才培養,普世情懷

為人師層面上,張滌生一直關注人才培養的綜合方案,尤其重視在國際交流層面,打開渠道,為培養人才創造條件,提供海外資源。他一共培養碩士16人,博士生22人,博士后1人,所帶學生中有曹誼林、李青峰、林小熙、李聖利等,可謂人才濟濟。1979年以來他分別選送了80余人次學生出國。張滌生認為自己有一定義務“將自己的學生送出去見見世面”,去和發達國家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他還會根據學術會議的主體,推薦適合該方向的人才去進行報告總結。2002年南京召開全國外科學會,他便邀請了曹誼林教授和裴國獻教授,果真不負眾望,成為大會發言的亮點。

張滌生自己親身踐行國際交流層面的人才培、知識傳輸工作,將自己所學所得傾囊相授,反哺於國際社會。在前往美國留學的36年后,他作為特聘學者於1982年赴美講學,在全美手外科學會年會上宣讀論文《關於手部晚期燒傷的治療》和《早期手部燒傷的切痂植皮》,在麥林尼克紀念基金專題報告會上作了《中國整形外科發展和現狀》的專題報告,並在美國羅徹斯特市的梅禾醫療中心和醫生學者們進行學術交流。張滌生在1987年再次訪問美國,在八個城市為專業同行們作巡回講學,他授課傳業的身影也出現在新加坡、法蘭西、意大利、日本、瑞士、泰國、新德裡等地。

除此之外,張滌生希望通過整合資源,以更高的視角,去進行人才的培養。1981年,張滌生在九院新建一座專科大樓,其中科室氛圍燒傷、顯微外科、顱面外科、淋巴外科和美容外科等專業病房,是全國劃分科室最細,醫療隊伍最全的整形外科醫療教研單位,在20世紀80年代那個年代受到了舉世關注。他利用自己在國外的人力資源,讓九院和不少國家建立了雙邊交流協議,從而將九院推廣到海外去,也將中國的整復外科“推出國門”。

“醫者,大愛奉獻之道。”張滌生從年少懵懂,誤打誤撞進醫學行業,再到真正熱愛,將專業知識報之一國,無論身在世界何處從始至終心系祖國醫療建設的發展,將“仁”和“愛”相結合,秉著一顆包容開放的心,汲知識至廣至深。而其“敢為天下先”的孤勇精神將很多“不可治”轉化為“可治”,並深入鑽研,將個例的“可治”轉化為普世的“可治”,是為真正的人道情懷。

(責編:王路凱、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