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周仁:他有鋼的毅力、瓷的品格
2021年09月16日15:38  來源:上海僑聯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字子競,江蘇南京人,早年留美,冶金學家和陶瓷學家,上海科技大學首任校長,中國鋼鐵冶金學、陶瓷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解放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館長、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長、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長、上海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還先后當選為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上海硅酸鹽學會理事長等。中國電爐煉鋼創始人之一,在中國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鑄鐵,組織引導並參與了含氟鐵礦石的高爐冶煉研究,取得了創造性成果。積極倡導開展國瓷研究,是中國古陶瓷科學研究工作的帶頭人。中國早期學術團體和學術刊物的創始人之一。

求學美國:“強國必先利器”

清光緒十八年閏六月十三日(1892年8月5日),周仁生於南京江寧縣。未滿周歲,其父即病故,留下三子一女,周仁是最小的一位。在家境日益貧困的情況下,周仁依靠親戚的微薄接濟,從南京輾轉到上海,才得以最終完成小學和中學的學業。也因為這樣,周仁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上學,生活也十分節儉,但是他學習格外用功,可謂是“幼時即嗜學”,雖“家貧”“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也沒有半點羨慕家境富裕的同學的心思,因為自己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巨大樂趣。

周仁十八歲(1910年)即從江南高等學堂畢業,同年考取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成為第二批庚款留學生。同批留美的還有后來非常著名的胡適、語言學家趙元任、氣象學家竺可楨等,胡適在其留學日記《藏暉室札記》中還多次提到當時留美同學在一起學習、聚會的盛況,其中也提到了周仁。

周仁與胡適同校,胡適學農科,周仁則選擇了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其實,周的強項在於文學和數學,但是他認為“強國必先利其器”,那麼自然要精熟於可以“利器”的機械專業。周仁從一開始,就是圍繞國家需要來設計自己的人身道路﹔誕生在新舊交替、國家危難的時代,他深感到自己的命運與國家聯系得是如何的緊密!

周仁畢業照

隨著課程的深入,周仁越來越感到制造機器絕不能沒有鋼鐵,一個國家沒有鋼鐵,就像人沒有骨架。他意識到單單掌握機械制造技術,而國家煉不出好的鋼鐵也是沒有用的。於是,在1914年考取研究生的時候,周仁果斷選擇冶金專業,他要掌握國外先進的鋼鐵冶煉技術,回國后自己造出優質鋼鐵。在摩爾電爐公司實習期間,周仁不僅見識到了當時世界上極為先進的電爐煉鋼工藝,也憑借自己的刻苦鑽研和過硬專業獲得摩爾電爐公司經理的賞識。

1915年周仁即獲得碩士學位,為了中國早日有鋼鐵,他毅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及美國摩爾公司的重金聘請,於同年8月回國。周仁懷揣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制造和冶金技術知識,連同那一腔火熱的愛國熱情,登船奔返祖國。

煉鋼之路:國家的需要就是他的方向

闊別五年后再回故土,當時中國唯一的鋼鐵公司——漢冶萍公司卻當即給青年周仁澆了一頭冷水——他們拒絕了周仁的應聘申請。

去鋼鐵公司工作不成,並不代表就不能為中國的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1915年1月,周仁與任鴻雋、胡達(明復)、趙元任、秉志、章元善、過探先、金邦正、楊銓(杏佛)八位在上海共同創辦中國的《科學》雜志,該雜志“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職志”,帶動更多的人了解、學習科學技術。1917年,去往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任教,同時受聘於江西九江點燈公司的工程顧問﹔1919年8月,原康奈爾大學的校友任鴻雋邀請周仁前往四川煉鋼廠擔任總工程師,周仁應允,隨后兩人一起去到美國,向周仁曾經實習過的摩爾電爐公司購買相關設備。周仁終於如願所償地進入了鋼鐵廠,但在此之前,他通過教育教學、擔任工程師或工程顧問等途徑一直在探索著中國鋼鐵的未來。

眼見事業即將步入正軌,不曾想從海外購買機器回來后,四川政治形勢變化,買回的機器在從上海運至重慶的途中被阻截,四川煉鋼廠建設計劃泡湯。然而,周仁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在上海與數學教兼科學家王季同(1875~1948)共同創辦大效機械廠。1922年,周仁出任今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上海南洋公學機械系主任,兩年后成為教務長。1927年,遷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工學院院長,同時著手籌備中央研究院工程組的工作。一年后在上海創建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自己既當所長又當研究員,一直做到了1949年。

工程研究所周仁等人合影

這期間,在現代煉鋼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中國大地上,周仁領導專業技術團隊,研發設計出三相電弧爐,成功煉制出煉出不鏽鋼、錳鋼、高速鋼等,中國才開始進行特殊鋼和合金鑄鐵研究和生產。

為了保存科研力量、支持抗日戰爭,周仁奔走呼號,團結技術人員,又想方設法將機械設備和圖書資料等從上海輾轉到香港等地,最后運達昆明。1939年,開始在昆明“重整旗鼓”,建廠房、調設備、做實驗。從上海帶過來的設備是不全的,他們往往需要用小火油箱代替鋼瓶、靠最原始的方法制取氧氣……工作極其復雜煩難。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依靠決心和毅力,周仁團隊才最終成功煉制出優質鋼鐵,不僅有常用鋼,還有其他多種合金,耐酸耐腐性能都能達到要求。廠裡生產的硬磁鋼可以供應電工器材廠﹔生產的低錳彈簧鋼可以供應美軍汽車生產﹔又因地制宜、物盡其用地從當地鈷礦中提取氯化鈷以及用木炭代替汽油作汽車內燃機燃料,緩解了戰時能源緊缺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后,面對當時全國各地鋼鐵廠都缺乏生產高硬度鋼鐵的窘迫現狀,周仁憂從中來。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鋼,那就無法建造汽車、蒸汽鍋爐等現代工業發展必需品。經過冥思苦想,周仁創造性地提出“以鐵代鋼,以鑄代鍛”的設想,並且在數百次實驗中証明,這一設想是可以實現的,這就是“球墨鑄鐵”,它的性能可以比肩當時世界先進水平。這一技術迅速在全國推廣,有力地推動了新中國鋼鐵事業的發展。

1953年,周仁以中國科學院"兩礦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負責包頭和大冶兩大鐵礦的冶煉及綜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在包頭,周仁不僅充分發揮其鐵礦資源優勢,還合理利用當地的稀土金屬和鈮,為1954年包鋼的建立和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了幫助蘇聯專家建造設計建造1500立方米大型高爐,周仁親自做了含氟爐渣的粘度試驗,其結果數據之縝密精確,讓蘇聯專家驚嘆不已,他們想不到,在科技落后的中國,竟然還有人能如此快速而又一絲不苟地完成一系列復雜無比的試驗,並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不難看出,周仁的“煉鋼”之路從來不是一番風順。不被賞識、缺少設備、戰亂頻發,時局動蕩……對於常人來說,其中的任何一個障礙都可能泯滅自己的理想和決心。但是周仁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停下腳步,也從未迷失方向,因為他的眼裡心裡,不再是個人的成敗得失,而是國家的前途和需要。以“強國”為不變的追求,以“利器”為實踐之路徑,故百轉千回而初心終不移。

振興國寶:帶頭研究中國古陶瓷技術

陶瓷無疑是中國一張亮麗的名片,我國在原始時期就有了生動多彩的陶制器物,后來不斷發展,增添了青瓷、白瓷、黑瓷、青花瓷等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可惜的是,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政治形勢動蕩,遭受著列強欺壓,民不聊生,陶瓷市場混亂,眾多老手藝人失業。並且,中國的制瓷藝術自古以來靠一代代師徒間手把手的傳承,沒有留下詳細具體的說明文字,更沒有形成像現代工業的程序化生產。中國優秀的制瓷工藝面臨失傳的威脅。

周仁因為家庭環境和個人經歷的關系,自幼接觸到許多精美的瓷器,也對瓷器及其制作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積累了深厚的鑒賞知識。結婚時新房非常的簡陋,但是周仁仍舊不忘在屋子裡精心布置幾件瓷器,以此增添生活的樂趣,滿足審美渴望。所以周仁來帶頭用現代技術、方法研究中國古瓷,能做到既講求科學分析其機理、規模和程序化生產,又能保留瓷器的古韻,保留瓷器的文化的根與魂。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周仁等的籌備下成立,他聯系中央大學工學院,共同在南京設立陶瓷試驗工場,並且特意從江蘇、湖南等地請來8位精於燒瓷的師傅,讓他們與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研究。隨后,周仁親自到各個官窯遺址、景德鎮等制瓷勝地實地考察,多次挖掘,常常是一個殘片都不放過,帶回來仔細研究,從花紋、材質到年代、燒制溫度等等,終於取得了各個時期陶瓷燒制的科學數據,為科學生產提供重要依據。

1953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輕工業部要抓好中國古瓷的研究,這個任務落到了周仁肩上。他用現代科學手段對歷史精品進行科學鑒定,並調查分析各地原料,經反復試驗,一批批具有傳統特色的高級瓷器試制成功,有些還超過古瓷水平。在此期間,周和合作者發表了10余篇有關陶瓷的研究論文,受到國內文物考古部門的重視和贊揚,有的經翻譯在國外發表。周的多項研究成果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

周仁領導的陶瓷研發設計高仿、民用、藝術陶瓷、工業陶瓷甚至科學儀器所用的光學玻璃等多個方面,不僅填補了中國陶瓷工藝理論方面的空白,也可以說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揚,使中國陶瓷制造重新煥發光彩。

唐代的茶聖陸羽曾經提出,最好的瓷是越州青瓷,因為它“類玉類冰”。

瓷的品格近似於玉的品格,而周仁之所以能在瓷器研發方面做出大的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品格與瓷的精神高度契合,他能為瓷器重新注入晶瑩明澈、溫潤如玉的魂。

1973年12月3日,周仁病逝於上海。1986年8月1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在院內為周仁豎立了半身銅像。斯人已逝,而新中國的鋼鐵光亮照人,制瓷古國正穩步走向制瓷強國!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