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0多萬人次瀏覽,860多萬條留言,1100多萬個點贊,其中省外瀏覽人次210萬,海外瀏覽人次12.8萬,分布於122個國家和地區……“百年征程 初心永恆——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網上展館上線兩個多月以來,不僅國內網友紛紛點贊、留言,遠在他鄉的海外華僑也熱情響應。
“百年征程 初心永恆——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網上展館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牽頭主辦,江蘇省紀委監委機關、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等28家省級機關單位部門聯合主辦,新華日報社全媒體視覺中心、中江網首頁編輯部制作,7月10日正式上線。
“百年征程波瀾驚,雄心壯志鑄輝煌,國運昌隆民做主,人心歡愉黨擎旗。江蘇百年創新篇,譜寫盛世與華章,海外僑胞同慶賀,祖國富強民亦剛。”加拿大江蘇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徐凌在參觀完線上展覽后即興賦詩一首,她說:“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正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鑄就歷史偉業的生動縮影。”
網上展館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優勢,將實體展覽裡的圖片、文字、視頻、實物等3990項展項內容,通過360°VR全景、億像素等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化復原,生成可聽可看、可讀可感的網絡傳播產品。澳大利亞江蘇總商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王寧是一個攝影發燒友,“信步走在”一幅幅照片前,他感嘆:“以畫面生動教育人,以數據對比說服人,以百年巨變感動人。”遠在迪拜的阿聯酋《中東綠洲報》總編輯王水波也對這種融合呈現形式非常贊賞,“別具一格,動一動鼠標就能沉浸其中,仿佛來到了南京展覽現場,看得人心潮澎湃。”
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20年前,在荷蘭很難找到中文標識,而如今中文標示隨處可見,已有70多所荷蘭中學將中文設為教學科目之一。這一變化正是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具體例証。而這一切成績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海牙中國文化中心前工作人員陶越感慨之余,希望廣大海外華人不僅講好中國故事,也要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用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讓外國民眾充分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黨。
美國《新世界時報》記者王傳明在線上觀展結束后,忍不住跟讀者分享了家鄉南京玄武湖的故事,“我去美國生活前,常去家附近的玄武湖晨練,湖面上時常飄著死魚,湖水氣味也難聞。2016年春天,我回南京探親,再看玄武湖,湖水清澈透明,岸邊花草樹木成蔭,嗅著花香,聽著鳥鳴,真讓人心曠神怡!”王傳明有一個特別的U盤,裡面存放了數千張這些年來他拍攝的玄武湖不同地點、不同季節的照片。“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王傳明表示,從玄武湖這一個側面,就可以看出黨和國家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線上展館將江蘇省豐富的黨史資源轉化為永不落幕的網上黨史教育基地,在英國留學的大學生肖爾雅的祖母是攝影家、新華日報退休記者曉庄,曉庄的鏡頭定格過無數我黨發展史上的重要瞬間,展館選用了曉庄的30多張攝影作品。“相當一部分照片我已十分熟悉,甚至連它們背后的故事也能道出一二。在感嘆先輩們為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奮力拼搏的同時,我們每一位‘后浪’都應從前輩的篳路藍縷和披荊斬棘中汲取前進的動力。”肖同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