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陸元九:祖國是我永遠的摯愛
2021年09月15日09:40  來源:中國僑聯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在榮獲勛章的29名同志中,有僑界老黨員、美國歸僑、兩院院士陸元九。

——編者按

微信圖片_20210723140149.jpg

陸元九,男,漢族,1920年1月生,1982年12月入黨,安徽來安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作為早期出國留學的博士,新中國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懷抱,潛心研究,矢志奉獻。首次提出“回收衛星”概念,創造性運用自動控制觀點和方法對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進行論述,為“兩彈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榮獲“航天獎”。

“我選擇這個專業主要是考慮到可以接觸到一個新的領域,學到更多的東西。”

1920年1月,陸元九出生於一個教員家庭,受到了家庭教育的良好熏陶。1937年,陸元九考取中央大學。當他得知學校新設“航空系”,所學為國際前沿,而且將來還有出國學習機會后,他果斷選擇了該系的發動機專業。

在硝煙中求學的陸元九,從小便目睹日本軍艦耀武揚威,和同學們為躲避日軍轟炸、在防空洞中學習的情景也令他印象深刻,他用功苦讀,以期早日成才,報效祖國。

1945年,陸元九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的資格,他沒有選擇熟悉的發動機相關專業,而選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儀器專業,跟隨國際上著名的自動控制專家德雷伯教授學習技術前沿的慣性導航技術,就為了能接觸一個新的領域,學習更多的知識。這項關鍵技術當時被美國政府列為重要軍事研究項目。

經過努力,1949年,陸元九成為德雷伯門下該專業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獲得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慣性導航博士學位。

“自己是中國人,回去給中國人做點事情。”

也正是這個分量頗重的博士學位,讓陸元九的歸國之路困難重重。

畢業后的陸元九被麻省理工學院聘為副研究員、研究工程師,他預備實習一年后就回國,於是一邊工作,一邊為回國做准備。但由於當時戰后的特殊原因,他一直未能如願。

為了家庭和便於工作,他辦了綠卡,但對於學校受美國政府施壓,動員他辦理美籍,他不為所動,因為他心裡明白,拿了公民証,就無法輕易回國了。

為擺脫因工作涉密對回國的限制,陸元九先是調往麻省理工土木系的一個研究室,后來又離開大學,到福特汽車公司進行民用科技研究。

微信圖片_20210723140510.jpg

1955年的一天,郵局公告欄中的幾行中國字讓陸元九看到了希望。公告大意是,在美國的中國人包括留學生,自願回國的現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難,可找印度駐美國大使館接洽……

幾經波折,一年后,陸元九一家終於登上了回國的輪船。踏上祖國的那一刻,陸元九心中百感交集:“這回國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

后來說起回國的選擇,陸元九並不認為是思想境界使然,他的想法很是朴素:自己是中國人,回去給中國人做點事情﹔近20年沒回家,應該回去看看父母﹔孩子逐漸長大,希望將來別再像自己那樣受歧視。

“在自己的祖國工作,再苦再累都覺得是快樂的。”

回國后不久,陸元九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參與籌建自動化研究所。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陸元九大膽提出,要進行人造衛星自動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衛星”的概念。不久,我國第一個探空火箭儀器艙模型在陸元九及其同事手中誕生。

陸元九在自動化所參加陀螺和慣性導航及自動化控制等多項研制工作,還把自己的陀螺、慣性導航方面多年學習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作了梳理和規劃,編成了教材《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上冊)》,這是我國慣性技術方面最早的專著之一。

1980年,陸元九(后排右一)陪同德雷伯教授(前排右二)到上海儀表廠參觀png.jpg

在陸元九的帶領下,中國航天先后開展了靜壓液浮支撐技術等預先研究課題以及各種測試設備的研制工作。經他推動,國家批准建立了慣性儀表測試中心,為我國慣性儀表研制創立了堅實基礎。

他經常向身邊工作人員說道:“在自己的祖國工作,再苦再累都覺得是快樂的。”

“導師挑選的題目應該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對質量、安全的極高要求。陸元九常說:“對上天產品,99分不及格,相當於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還要評好壞。”這種嚴格,被陸元九運用到科研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中。航天無小事,人才培養更是至關重要。

陸元九在自動化所工作時便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在所裡建立了研究生制度。關於培養和引導學生,他有自己的想法,“正常的情況,導師要研究生研究的課題,自己並不知道答案,‘如果知道答案,何必還要學生重復呢?’要創新就是要求老師輔導學生共同解決尚無答案的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師生也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他希望年輕人能“進步快一點”,一代一代繼續接力,走出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在他的帶動下,航天系統自培高學歷人才成為風尚,為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