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江蘇鎮江市“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永新參會,並就“為群眾辦實事”有關情況作現場介紹。
王永新表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僑聯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深入開展“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立足僑胞所盼、僑聯所能,打造“我愛僑家”工作品牌,用心用情用力為僑辦實事、解難事,不斷增強僑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截至7月底,已完成領辦難題1項,辦好各類實事9項。
王永新圍繞5個聚焦匯報了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市僑聯開展的各類實事。
聚焦企業發展,開展暖企行動。
舉辦專場政企對接交流會,邀請市有關部門的同志圍繞“鎮合意”服務品牌、招商地圖、稅務政策等向僑界企業家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解讀。
組織“送法進僑企”活動,深入了解僑資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律師現場答疑解惑。
開展“僑界專家進丹陽”活動,邀請10多位省農業專家走進丹陽與涉農企業的同志進行交流,現場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並簽訂園區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把短期走訪變為長期服務。
聚焦僑界訴求,提供維權抓手。
面對個性化的僑界矛盾和糾紛,聯合北京盈科(鎮江)律師事務所共同設立市僑聯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利用盈科律師事務所的品牌優勢、團隊優勢、資源優勢,建立合力為僑服務的常態化機制。
聚焦海外聯誼,厚植文化認同。
舉辦“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江蘇鎮江營,向150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傳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江蘇地域文化,豐富海外華裔青少年假期生活,受到海外華裔青少年及其家長的喜愛。
積極參與全市“歸鄉”宣傳,經市僑聯牽線,鎮江籍著名藏書家、文字學家丁瑗先生所著《所堂字問》原稿順利回歸故裡,並在江蘇大學舉行捐贈儀式,幫助海外僑胞和丁家后人實現了“古籍歸鄉”的夙願。
聚焦黨群共建,建設社區文化。
主動認領公益改造民生實事項目,聯合愛心僑企捐建潤州山路社區廉政“潤心亭”,並專門舉行揭牌、捐贈儀式。廉政“潤心亭”的改造,不僅方便了小區居民生活,也成為了社區開展黨建活動及廉政文化宣傳的場所。
聚焦貼心服務,架設連心之橋。
走進揚中市、丹徒區、京口區、潤州區等基層村社區,為僑界及基層群眾送服務、送文藝、送醫療、送法律等。
針對老歸僑年齡普遍較大、就醫不便的實際,與江大附院簽約,為京口區、潤州區34名老歸僑發放醫療服務証,重點解決就醫全程陪同服務、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預約專家門診或住院服務等。
開展夏季僑界集中走訪慰問活動,走訪生活困難的歸僑僑眷、僑界空巢老人,在鎮創新創業的新僑及企業、僑界先進人物等,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
王永新表示,將按照習總書記對僑務干部“當好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貼心人,成為僑務工作的實干家”的要求,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按照省委、市委“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的部署要求,知僑、懂僑、愛僑,繼續為僑界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讓黨放心、讓僑胞滿意。
來源:江蘇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