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華僑華人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力量
趙 健
2021年09月10日09: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共中央發布的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中,專門增加了一章《海外統戰工作和僑務工作》,其中,在闡述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時表示:引導華僑、歸僑、僑眷 “致力於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將華僑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系在一起,是中國共產黨重視僑務工作的新體現。

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涉僑方針政策,始終將海外僑胞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英正式向日本和德國、意大利宣戰之際,中國共產黨發布了《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公開呼吁:“全體華僑應與各友邦政府及本地民族協同一致,反對日本法西斯的進攻。”《中共中央關於太平洋反日統一戰線及華僑工作的指示》中也強調:“中國人民、中國僑胞及南洋各民族的中心任務,就是建立太平洋各民族的反法西斯日、德、意的民族統一戰線。”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就充分認識到海外僑胞與住在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將其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給予了高度重視。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揮華僑作用,發展中國和華僑住在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和平。何香凝在中僑委第二次僑務擴大會議上明確指出:“華僑應當促進與當地人民的友好關系,增進華僑與當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共同保衛世界和平”。廖承志在中僑委第二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上表示:“我們鼓勵華僑成為當地人民的一部分,然后成為推動當地與中國友好的力量。這樣對當地經濟有所貢獻,而且對亞非國家的團結也有所貢獻。”

改革開放之初,廖承志發表《批判“四人幫”所謂“海外關系”問題的反動謬論》一文,強調:“加強同海外華僑的聯系”,“發展我國人民同華僑所在國人民的友誼,加強我國同華僑所在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中外文化和科學技術交流”。這篇文章,為中國改革開放后制定僑務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在其后制定的中國僑務政策,都強調要發揮華僑華人的橋梁作用,既要鼓勵他們為住在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發展做出貢獻,也鼓勵他們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為發展我國同其住在國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做出貢獻。要 “以僑為橋——溝通中國與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將華僑華人稱為中外友好和互利合作的親歷者、見証者、推動者。他希望海外僑胞成為中華文化的熱情傳播者,中華民族文化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鑒的積極促進者,住在國人民同中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民間使者。這些重要論述,正是對海外僑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肯定和期許。而新修訂發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中的相關條款,即是這些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海外僑胞有著獨特的優勢,他們移民歷史悠久,與住在國人民和睦相處,榮辱與共,為世界各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充分體現了天下一家親的理念。

近年來,海外僑情發生較大變化,華僑華人數量增長較快,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經濟科技實力大大增強,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參政意識日益增強,社團組織不斷增多,組織程度不斷提升,僑務資源總量明顯增多,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獨特資源。經濟方面,華僑華人是世界各國經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外交方面,華僑華人是中外友好的積極推動者﹔人文交流方面,華僑華人是獨具優勢的踐行者。總之,華僑華人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並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展望未來,在促進世界各國政治上相互尊重、經濟上合作共贏、安全上對話協商、文化上交流互鑒、環境友好上同舟共濟等方面,華僑華人都將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系中央統戰部培訓中心副主任)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