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黃世明:一生鑽研學前教育中國化
2021年08月04日14:13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 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美國歸僑,著名幼兒師范教育家。一生致力於將學前教育中國化。擔任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校長期間,開始探索中國化、科學化的學前教育發展之路。她努力將從海外學習到的學前教育理論和觀念本土化,確立游戲在學齡前兒童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並注重對教師的業務培養。關愛特殊兒童,研究學前教育中特殊兒童的培養,並提出系統教育方案。她還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標准。提出並設計幼兒園系統課程,主張家庭化教學和地域性課程。

人物簡介:黃世明(1899一1984年),別名際平,號愛宜,福建閩清人,美國歸僑,著名幼兒師范教育家。曾任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校長,國立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訓育長,國立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訓育長兼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附屬幼兒園園長,上海瑞金一路幼兒園園長。曾當選上海市盧灣區二至五屆人大代表。

黃世明

黃世明生於福建省閩清縣一個貧寒之家,因家庭過窮,成了棄嬰,被好心人送入育嬰堂,在此長大。后由教會出資供其上學讀書。黃世明曾就讀於毓英小學、華南女子中學和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

1923年,黃世明考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師范大學幼教系,完成學業后在美國幼兒園工作。1928年,黃世明回國,執教於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1929年,因工作出色,進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深造。

1

探索中國學前教育發展之路

1932年,黃世明擔任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校長,期間,開始探索中國化、科學化的學前教育發展之路。她的本土化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對中國學前教育及幼兒教師培養具有深遠意義。

1938年抗日戰爭,黃世明排除萬難,將福州協和幼稚師范學校完整地內遷到閩北山區,在極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辦學。1943年應教育家陳鶴琴之邀,黃世明來到江西省泰和縣,執教於國立幼稚師范專科學校並任訓育長。

1945年抗戰勝利后,黃世明隨校從江西省泰和縣遷來上海,兼任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育系、家政系教授。在校舍后的活動房中,創辦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實驗幼兒園,即今名震滬上的瑞金一路幼兒園前身。

2

踐行學前教育理論本土化

黃世明是學前教育與幼兒教師教育早期中國化的積極參與者,她認為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學前教育模式,必須將其與中國傳統教育相結合,適合中國的國情民性。因此,她努力將在海外學習到的學前教育理論和觀念本土化,重視幼兒游戲活動,確立游戲在學齡前兒童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注重對教師的業務培養,認為教師言行舉動是孩子最先模仿的榜樣,倡導教師對幼兒要有誠摯的師愛,嚴謹的師表。

黃世明探索出培養“科學化的兒童”的路徑。提倡教育實驗和科學精神,在教學實踐中創立了一套基於兒童生命體驗的教育模式,明確提出了幼兒課程教育就是活動,並深入研究游戲對幼兒成長與幼兒教育課程的影響。

3

強調幼教行業師資標准和課程整體性

黃世明關愛性格孤僻、不合眾的孩子,並研究學前教育中特殊兒童的培養工作,提出系統教育方案。她還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標准:在學歷上要求至少是高中起點的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畢業,還特別提出幼兒園教師至少是高中畢業,修滿幼稚師范科二年制以上者。

黃世明提出並設計了幼兒園系統課程,主張家庭化教學和地域性課程。她認為幼兒園課程要以習得系統化的生活經驗為目標,必須基於生活,著眼於兒童的能力和心理發展。她還提出幼兒園活動須學習家庭化教育,強調教育的整體性。她還主張幼兒園課程要充分體現本土化,適合本地域的實際生活狀態。

4

一生專任幼教育事業

1952年,國家進行院系調整,國立幼兒師范專科學校並入南京師范學院(即今南京師范大學)。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出任首任院長,黃世明婉拒院長陳鶴琴多次邀請,放棄教授頭銜和優厚待遇,專任瑞金一路幼兒園主任一直到1960年退休。其一生忠於幼教事業。在她的努力下,瑞金一路幼兒園成為上海最優質的幼兒園。

1960年,黃世明退休,但仍關心幼兒成長,關心教育事業,經常貢獻余熱。她一生忠於幼教事業,在中國的幼兒教育界中享有較高威望,曾當選上海市盧灣區二至五屆人大代表。

1984年,黃世明病逝。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