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江門五邑僑批(銀信)專題展在粵開幕
品讀僑批中的紅色印記
劉佳琳
2021年07月30日09: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可以說我已結束了可悲的海外生涯了,回來光明康壯(庄)的祖國了!許多人未同意我的見解,但我用行動來參加了革命隊伍裡,在那數十余年的爭斗中堅決奮勇不移的意志完成我那意識和認識的。”這份寫於1959年、出自加拿大愛國僑胞梁葆常之手的僑批,近期通過公開展覽與更多觀眾見面。

7月23日,“家國情懷寄尺素——江門五邑僑批(銀信)專題展”(下文簡稱僑批專題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專題展展出大批珍貴僑批,全景再現五邑籍僑胞的拼搏奮斗歷史,講述“僑批中的黨史”故事。

“觸摸”信箋中的家國情懷

“這封僑批是當年旅居美國的華僑寄給家鄉父親的信。信中,他除了問候家人,還寄了200元錢,並且做了具體的分配,關照到了多位家人和親戚。希望這封信能讓大家更加生動地了解當年華僑遠渡重洋艱苦創業、不忘祖國家鄉的歷史。”開幕式上,江門華僑青年企業家、民間收藏家羅達全將這套自己收藏的僑批捐贈給僑批專題展。

走進專題展,細細品讀寫盡滄桑的僑批,“觸摸”僑批背后的故事,濃濃的家國情懷滲透在字裡行間。展覽展出館藏文物史料及民間藏家藏品共130多件,歷史圖片、史料圖片、圖表近150幅,分為“何為僑批(銀信)”“遞送僑批(銀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報國之志”“復興之夢”6個部分。這是繼今年4月江門五邑僑批(銀信)走進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后,江門舉辦的又一次高規格的僑批專題展覽。

勾勒黨史中的華僑聲影

“這次展覽的亮點在於,將中國共產黨歷史與僑批歷史故事交融,從一封封僑批中,深入解讀五邑籍華僑華人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反映華僑華人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積極貢獻,展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江門市博物館副館長高東輝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

在海量的僑批中,大篇幅直接講述與中國共產黨相關內容的僑批十分珍貴。在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院長劉進深入研究的9封與中共黨史緊密相關的僑批中,旅美華僑許滿大寫給兒女的僑批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在這封僑批中,許滿大以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向國內的年輕人揭示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真實社會情況及本質,生動展現了海外僑胞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政府抱有的期望和信心。僑批中,許滿大深情寄語新中國的青年,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體現了老華僑希望子女傳承愛國、勤奮、自強家風的願望,把華僑的赤誠愛國心展現得淋漓盡致。”劉進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華僑華人在中國發展和中國共產黨成長的歷史中扮演了獨特角色,每封僑批的背后都是一個鮮活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僑批,通過文物和歷史片段,重溫華僑華人奮斗史和中國共產黨發展史,就是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羅達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讓更多人了解“活的”僑批

“華僑書信是有血有肉的,僑批展現的歷史是活的,這些僑批就是小家連大家、黨心連僑心的力証。”劉進研究僑批文化已經有十余年,研究方向包括僑批的申遺、立法保護、博物館的建設等。他表示,一封僑批,一份思念,字詞雖短,卻見字如面。深挖僑批背后故事,可以激活僑胞對家鄉的永久記憶,更好地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江門在僑批活化展示方面進行大量積極探索,建成台山銀信廣場和銀信博物館,舉辦品牌活動“少年中國說”華僑書信朗誦會,走進北京、廣州、武漢等10多座城市進行巡展,參與海外僑批交流展示,創作僑批元素文藝作品等,積累豐富經驗,取得較好效果,使滄桑的僑批煥發新的生機。

“如果有機會,我們想在更多地方舉辦僑批專題展,讓更多人認識僑批文化,了解華僑的愛國精神。”高東輝說。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