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中國僑聯主辦,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浙江省僑聯、五邑大學共同承辦的2021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來自中央統戰部九局、全國人大華僑委、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中國致公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中國僑聯和各省僑聯的有關領導干部,全國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僑界專家學者共200余人出席會議。
浙江省僑聯主席連小敏、廈門大學教授范宏偉、暨南大學研究員張小欣、五邑大學教授張國雄,分別作了主旨發言。
連小敏主席的發言題目是《從浙江實踐到國家擘畫:習近平新時代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光輝指引》。他從“三個服務”到“兩個重要”、從“浙江優勢”到“重要力量”、從“五個關系”到“大僑務觀”、從“資、智、文”到“根、魂、夢”、從“維護僑益”到“依法護僑”等5個方面,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的僑務工作論述和實踐,全景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僑務思想體系萌發於僑鄉、探索於浙江、發展於當代的歷史軌跡,有力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久彌新的偉大真理力量。他指出,在總書記理論光輝指引下,近年來浙江省僑聯堅決把好僑向、發揮僑力、集中僑智、維護僑益、凝聚僑心,以“甘於奉獻、善於創新、樂於相助、勇於爭先”的浙江實踐,助推“中國之治”顯著優勢在“重要窗口”僑務領域充分彰顯。浙江省僑聯系統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堅持高處站位、大處著眼、實處發力,努力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跑出僑聯事業發展的加速度。
范宏偉教授作了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嘉庚精神》的主旨發言。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中國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祝賀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的信中說,廈門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大學。100年來,學校秉持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打造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范宏偉教授認為,以陳嘉庚先生為代表的華僑群體是近代中國衰敗危亡的受害者和見証者,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和貢獻者,華僑的命運始終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陳嘉庚先生一生創業、興學,形成了一系列的高貴品質和崇高精神,貫穿陳嘉庚先生一生的主線,是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嘉庚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種詮釋,是華僑群體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一種努力實踐。實現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嘉庚精神是我們砥礪前行的動力。
張小欣研究員的發言題目是《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不忘僑校初心使命》。他回顧了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指出,暨南大學名不虛傳、作用獨特、前程遠大,充分肯定學校在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方面的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近年來,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做了大量工作。在招生辦學、教學改革方面不斷深化,擴大港澳台僑和外國留學生生源,創造新的教育培養模式﹔在舉辦學術會議、建立學術基地方面創新發展,承辦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研討會,成功申報新的國家級研究基地﹔在課題研究、書籍出版方面推陳出新,承擔多項國家級涉僑課題,編撰數十部涉僑書籍﹔在文獻資料收集、學術成果轉化方面卓有成效,力圖“活化”華僑華人歷史文獻,講述好華僑華人與中國、華僑華人與世界的故事。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將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推動華僑華人研究向更深更廣的方向邁進。
張國雄教授的發言題目為《黨心連僑心:家國情懷與民族復興的統一》。他用報刊文獻、僑批檔案、僑鄉文化遺產等鮮活的歷史資料証明,海外僑胞的家國情懷有堅持不懈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理想,從推翻帝制、援助抗日,從支持社會主義建設到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始終貫穿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主題。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維新曾是海外僑胞的希望,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也曾受到華僑的擁戴。但經歷過各種政治力量的比較,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讓海外愛國僑胞看到能夠讓中國復興的真正領導力量及希望所在,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才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主心骨。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鴉片戰爭以來海外僑胞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目標,是海外僑胞家國情懷、政治追求的根本表達、利益代表。愛國僑胞選擇了共產黨、跟定了共產黨,黨心連著僑心。
四位僑界專家學者的主旨發言對於加深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重要意義,增強理論自覺,推動理論研究工作和僑務實踐工作富有啟發,成為此次會議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