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廖承志——創立“八辦”為抗戰籌措經費
密素敏
2021年07月23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廖承志看母親何香凝作畫。
  (資料圖片)

抗戰時期,如何以堅決抗戰到底的決心凝聚海外人心成為海外宣傳的重要任務。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負責人廖承志,及時組織在香港的新聞界知名人士創辦了《華僑通訊》和國新通訊社,對國內抗戰形勢進行全面報道,轉載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對抗日戰爭的分析文章和著作,刊登揭露國民黨消極抗戰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被南洋華僑報刊轉載,海外僑界反對投降、反對國民黨搞摩擦、堅決要求團結抗戰到底的主張佔了上風。

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規定,海外僑胞的捐款全部由政府統一接收、統一分配,八路軍、新四軍幾乎得不到。后來,南洋一進步華僑團體派代表專程去武漢找到中共代表團,提出建立八路軍、新四軍接收華僑捐款的獨立渠道,卻被當時的中共代表團負責人王明所拒絕。華僑代表到香港找到八路軍辦事處,廖承志對華僑捐款給八路軍、新四軍表示歡迎,他說:“毛澤東、周恩來在與國民黨交涉中早就提出分籌分匯的建議,但沒有結果。你們可大張旗鼓地為八路軍、新四軍募捐。”此后,廖承志又以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的名義在香港《大公報》上刊登啟事,通告各地僑胞,凡是捐贈給八路軍新四軍的款項和物資,一律由“敝軍駐港代表廖承志收轉”。啟事在南洋華文報紙上轉載后,華僑捐款的積極性大為提高。

1937年10月的一天,廖承志匆匆趕到毛澤東在延安居住的窯洞,聽取毛澤東關於在香港設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的指示。鑒於延安和八路軍、新四軍都深處敵后,與海外華僑、世界其他國家聯系不便,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八路軍、新四軍駐香港辦事處(簡稱“八辦”)。

接到建立“八辦”的指示,廖承志於1938年1月到達香港。在與潘漢年、吳有恆、連貫、張唯一、李少石、廖夢醒等人研究后,決定在香港皇后大道18號開一家“粵華公司”茶葉商行作為掩護,后樓就是“八辦”。在廖承志的出色領導下,粵華公司生意興隆,辦事處充分利用香港特殊的政治環境與地理位置,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成為八路軍、新四軍與海外聯系的重要通道,擴大了中共在海外的影響。

廖承志、潘漢年等人在研究以“粵華公司”為辦公地點時,也未雨綢繆設立了南華藥房、義順源等備用地點。“八辦”的出色工作引起了日本的忌恨,連續向港英當局提出“抗議”。迫於壓力,港英當局在1939年3月11日清晨突然包圍粵華公司,逮捕了連貫等5人。經周恩來反復交涉,被捕人員最終獲釋。經此事件,“八辦”認真分析研究了形勢和處境,決定撤銷粵華公司這個半公開的機構,採取化整為零的形式進行聯絡和辦公,先前廖承志、潘漢年為應對意外情況而設立的備用地點,此刻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八辦”工作沒有因為此次被捕事件受到很大影響。

為了防止日本和國民黨特務的迫害,做好特殊環境下的工作,廖承志、潘漢年組織“八辦”的同志開展隱蔽斗爭方法的學習,制定了嚴格的紀律和秘密工作要求。例如,辦事處成員不准照相,尤其不能把照片送給別人﹔不得與親戚、同學、朋友通信來往﹔出門或者返回時要注意是否有人跟蹤﹔自己的住處要保密等。這些紀律規定和執行情況十分成功。此后,研究人員對“八辦”歷史進行回溯時,竟然沒能找到一張“粵華公司”的老照片,“八辦”人員遵守紀律之嚴,可見一斑。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