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博物館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征文比賽系列征文之三十三
2021年07月22日16:16  

從僑心歸黨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參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展覽有感

臧杰斌 張志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誕辰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一百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是用實踐証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確的選擇的一百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回望百年航程,素有愛國精神和革命傳統的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在歷史進程中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從參與黨的建立,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再到投身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並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海外僑胞、歸僑僑眷與中國共產黨的這一命運融合過程,是以歷史實踐印証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能、社會主義好的心路歷程,在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團體對黨的歷史性選擇歷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今年5月17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的“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以生動鮮活的事例、偉大的歷史瞬間、珍貴的檔案史料真實地再現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救國圖存中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選擇和衷心擁護、在新中國建立和建設中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奮斗歷程,從一個群體的選擇論証了民族、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確性。在這裡,我們以展覽中的三個典型歷史瞬間和事例,來說明正是中國共產黨有先進科學理論指導、有優秀品格和優良作風,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才讓僑心歸黨,才讓黨能夠領導人民創造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奇跡。

一、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科學理論,催生了中國共產黨,指明了中國的唯一出路,吸引了華僑華人群體中的仁人志士,印証了馬克思主義行。

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唯一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並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科學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能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視野更廣闊,目光更長遠,突破過去一切政黨的階級目光短視的局限性,能夠及時洞察和把握社會發展大趨勢,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民族復興的正確路線。

“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為我們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催生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背景,展示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這一開天辟地的歷史大事件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1840年,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一夜間驚醒了大清帝國夜郎自大的美夢。從此,中國一步步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主義壓迫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100多年的漫漫歷史長夜裡,在歷史危難關頭,從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到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開明官員推動的洋務運動,從資產階級維新派效法西方君主立憲制發動的維新變法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中國各階級的積極力量都進行了救國救民的各種道路探索或革命努力,展現出了堅毅的民族擔當和堅韌的家國責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以后發生的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大小軍閥割據與混戰等,導致共和制度名不副實,社會大眾陷入迷茫,尋找新出路自然成為社會各界的追求。五四運動前后,旅居日本、俄國、歐洲的華僑和留學生從三個不同的渠道將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部分華僑、留學生先進知識分子參與了早期中國國內共產黨組織的籌建,架起了與共產國際溝通的橋梁,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做出了貢獻。在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的崢嶸歲月中,從最早向中國傳遞革命信息和傳播馬列主義的楊明齋、張西曼,到通過勤工儉學遠赴法國和蘇聯尋求革命真理的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再到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翻譯者、旅日留學多年的陳望道,這些有著旅外經歷的革命先輩書寫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與中國共產黨的特殊淵源。1922年6月30日,陳獨秀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說:“去年開會時,隻有黨員50余人,現在黨員人數上升,計上海50人……留俄8人、留日4人、留法2人、留德8人、留美1人,共計195人。”上述數字明確地告訴我們,1922年6月時,中共黨員中旅外人士共有23人,佔當時黨員總數的12%。素有革命主義精神的華僑華人群體,認同、吸納、推介馬克思主義,從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始,就認識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天然先進性,並與之構建起了共同的精神紐帶。

二、中國共產黨自我強化的黨性修養,鍛造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秀品格和優良作風,讓華僑華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僑心向黨成大勢所趨,印証了中國共產黨能。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依托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理論,矢志不渝地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近百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奮斗歷程中荊棘遍布,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避難、敢擔當,永葆斗爭精神,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作出了巨大犧牲,上百萬共產黨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奮斗贊歌。這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和不驕不躁、艱苦朴素的優良作風讓中國共產黨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廢興成毀“歷史周期率”,在中國的數千年歷史中,特別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年代裡獨樹一幟,深深地感染了包括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內的各民族各階層,讓他們由衷地把中國共產黨當作自己的“主心骨”,印証了“人心向背定興亡”的鐵律。

“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以陳嘉庚和司徒美堂的精彩事例為我們展示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受到中國共產黨感召,僑心向黨轉變的生動歷程。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在南洋深孚眾望的陳嘉庚組織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號召廣大華僑積極以財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國抗戰。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后,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不斷制造反共摩擦,引起海外愛國華僑的不安。在這種情況下,陳嘉庚決定組織並親率“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考察團”回國考察,借此機會了解國內政局真相,為中國的前途尋找答案。在重慶,蔣介石准備了8萬元來設宴接待他,而當他來到延安,毛澤東在窯洞請他吃飯,桌上隻有親手栽種的蔬菜和鄰居“贊助”的雞湯。這兩頓接待餐,照出了兩個政黨不同的未來,共產黨與民同甘共苦、同咸共淡的朴實秉性給陳嘉庚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重慶,陳嘉庚看到的是國民黨政府紙醉金迷、貪圖享樂,全無抗戰斗志。在延安,他看到的卻是生機勃勃、民主平等、同心抗日的新氣象。本是堅決的“擁蔣派”的陳嘉庚離開延安之后,政治立場發生了根本轉變,熱情地向國內外宣傳自己在延安的所見所聞,宣傳陝甘寧邊區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救國的誠懇態度和英明政策,認定“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從此走上了與共產黨合作的道路。內戰爆發以后,陳嘉庚先生以“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的名義,致電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電文中嘉庚先生提到:“……蔣政府要人,就本人多次接觸,深知其昏庸老朽,頭腦頑固,斷不足與言改革。……本人曾親訪延安中共轄地,民主政治已見實施,與國民黨轄區,有天壤之別﹔且中共獲民眾擁護,根深蒂固,……本人代表南洋華僑,吁請貴國不再援助蔣政府,以使中國內戰得以終止,人民痛苦可以減少。”陳嘉庚先生的通電猶如一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得到了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熱烈響應和積極擁護。

1949年,早年堅定追隨“國父”孫中山的美洲僑領司徒美堂受邀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關於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及國都的座談會、協商會中,司徒美堂作為華僑代表積極參政議政。他發言指出,選定國號是極其庄嚴的事情,中華民國必須拋掉,我堅決主張光明正大地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徒美堂表示,大家對中華民國絕無好感,那個簡稱不能用。他們的意見得到了多數人贊同,最終被採納。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格是其他任何政黨所不具備的,這就是為什麼以陳嘉庚、司徒美堂為代表的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群體能夠轉變政治立場,心向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復興偉業領導者的原因所在。

三、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帶領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契合了華僑華人愛國、愛鄉、愛自己家人的朴素精神情感,實現了同舟共濟,振興中華,印証了社會主義好。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著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沒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保障人民的國家主人地位、實現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由此帶領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注重公平正義,倡導集體主義,追求共同富裕,致力於促進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契合中華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境界,契合華僑華人愛國、愛鄉、愛自己家人的朴素精神追求,讓遍布世界各國的海外僑胞能夠認同社會主義,能夠團結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四海歸心,為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為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以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幾十年如一日傾心傾力支持社會主義中國建設的感人瞬間為我們展示了他們受到新中國建立的感召,以實際行動投身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的真實事跡: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拋家舍業,沖破重重阻礙,毅然回國參與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后,率先回國投資興業,促進中國經濟的騰飛﹔再到新時代,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維護祖國統一、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出了獨特而積極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海外后,海外僑胞奔走相告,額手稱慶。1949年10月1日,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接到了香港《華商報》公布的新中國國旗的設計圖樣和具體尺寸,隨即按照電稿說明,制作了一幅長246厘米,寬150厘米的五星紅旗。1949年10月9日下午三點,衣聯會成員不顧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在臨街的旗杆上,徐徐地升起了這面五星紅旗。在場的華僑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從這一刻他們站起來了!身后有了祖國可以依靠!雖然這面國旗並不符合五星紅旗規制,但卻絲毫不影響它第一次在美洲大陸冉冉升起,它代表著愛國華僑情系桑梓的赤誠之心,更代表了美洲進步華僑社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生政權的認可和支持。

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壓迫中國、欺凌奴役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吸引了大量海外僑胞,他們懷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沖破重重阻力,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為新中國打破帝國主義封鎖、實現快速發展作出貢獻。據初步統計,新中國建立后的5年內,回國參加各項建設事業的華僑將近18萬人。以錢學森、華羅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歸來的科學家成為新中國各個學科領域的帶頭人﹔以王文教、湯仙虎、侯加昌、林慧卿等華僑體育人才,對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還有眾多的華僑學生和各行各業的海外僑胞,紛紛回國以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祖國服務。

1955年9月15日,美國舊金山,胡聿賢、戴月棣夫婦,王祖耆、沈學均夫婦等20位中國留學人員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17日途徑洛杉磯時,錢學森、蔣英夫婦,李正武、孫湘夫婦等4人也登上了該船。該船上的24位中國留學人員在錢學森的倡導下成立“同學會”,並動手刻板和油印了幾十份同學錄,分發給了大家。24人中,后來6位成為兩院院士。1955年,錢學森等人歸國后,聯合已歸國的70名留美學者、科學家向仍在美國的同學、同事、朋友們發出倡議書,說明他們在國內的工作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回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力量。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予以表彰。在這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21位是海外歸國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當中的20位都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親眼目睹了新舊兩個中國的天壤之別,認定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有光明的未來。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而馬克思主義能夠傳入中國,海外僑胞和旅外留學人員功不可沒。從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廣大海外僑胞和旅外留學人員吸納推介馬克思主義理論,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從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格中這些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實現了僑心向黨的徹底轉變,再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這些人又致力於社會主義祖國建設的這一段歷程,歷史不斷反復地印証了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能、社會主義好。一百年來,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以陳嘉庚為代表的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才有了追求平等與正義、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舞台。

萬山磅礡,必有主峰。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 180 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 100 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 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定海神針”。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隻有緊跟中國共產黨,鍥而不舍,與祖國人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時刻才能終將到來!

(作者臧杰斌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張志加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辦公室七級職員)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