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博物館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征文比賽系列征文之二十一
2021年07月22日15:43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見証中國共產黨在世界政治舞台的第一次亮相的三件重要文物

王曉靖

1945年4月24日,一架小型軍用飛機緩緩降落在舊金山機場,飛機上一眾乘員受到舊金山市政府和當地華僑的熱烈歡迎,當先走下來的儒雅的老者最為引人矚目,他就是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的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取得勝利前夕,中、蘇、美、英四大發起國向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發起組織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建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組織。中國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中國代表團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董必武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這次舊金山聯合國制憲大會更是意義非凡,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首次在西方國際政治舞台上亮相。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有三件見証了董必武代表中國共產黨出席舊金山制憲會議的重要文物。

董必武,湖北黃安縣(今紅安縣)人,少時立志救國救民,曾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法律。其間,受孫中山革命民主思想影響,先后加入同盟會和中華革命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他毅然奔赴武昌,成為同盟會湖北支部評議會二十評議委員之一。五四運動爆發后,董必武開始學習馬列主義。1920年秋,董必武與陳潭秋等在武漢創建了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董必武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抗日戰爭期間,董必武為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在這次決定世界格局的聯合國制憲會議中,中國共產黨能夠派董必武作為中共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機會可謂來之不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中國人民長期堅持抗擊日本侵略者,尤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揮的巨大作用獲得國際認可,中國國際地位獲得極大提升。1945年2月,美、英、蘇在雅爾塔舉行首腦會議。會議決定,由中、蘇、美、英、法5國發起,於同年4月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聯合國家國際組織會議”。3月5日,美國作為東道國,代表中、蘇、美、英四大發起國向其他國家發出邀請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必然要派代表團參加會議。但關於中國代表團人員的組成問題,國民黨當局曾試圖一手包辦中國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的一切事宜,將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同盟等民主黨派全部排斥在外。蔣介石政府的做法遭到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及民主人士的堅決反對。中國共產黨對內與國民黨展開交涉斗爭,積極爭取各民主黨派及民主人士的同情與支持,對外聯絡蘇聯方面和美國方面中理解同情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力量尋求支持。蘇聯表示積極支持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出席舊金山會議。周恩來即時致函時任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提出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中國代表團應由國民黨、共產黨、民主黨派三方組成,各佔三分之一。赫爾利在回國述職時向羅斯福總統提及中國共產黨要求。羅斯福總統同情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去電蔣介石表示“國民黨、共產黨及民主同盟應以平等基礎參加中國代表團”,同時以獲得美國“實際援助”施壓,支持中國共產黨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代表團。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界民主人士以及蘇聯、美國的壓力下,蔣介石政府被迫同意中國共產黨方面的董必武作為出席舊金山國際會議的代表人選。當時,董必武作為中共主要領導人之一,又是代表中共的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七人之一,在重慶國統區與各界民主人士和各國駐華外交人員都有廣泛的交往,深受尊重,因此他代表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國代表團恰得其所。

中國代表團成員除中共代表董必武外,還包括宋子文、王寵惠、顧維鈞、魏道明、胡適、李璜、吳貽芳、張君勱、胡霖等共10名正式代表。舊金山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登上重大國際政治舞台,成為中共開展獨立外交的重要開端。

一、見証中國共產黨參與聯合國制憲會議的一件重要資料:《聯合國會議紀念冊》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第一件有關中共參與聯合國制憲會議的藏品,是由舊金山華僑編纂的反映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活動的《聯合國會議紀念冊》。

圖一《聯合國會議紀念冊》

1945年4月12日,董必武及其隨員章漢夫、陳家康與胡適、胡霖等人搭乘一架小型軍用飛機從重慶飛赴美國。一路輾轉顛簸,4月24日終於抵達美國舊金山,受到當地僑胞數百人熱烈歡迎。4月25日,聯合國成立大會於舊金山大劇院開幕,董必武和中國代表團全體成員一起出席了成立大會。

董必武參加了舊金山會議第三委員會的工作,即負責審議安全理事會的有關條文,與其他國代表經過數百小時的仔細推敲,為完成《聯合國憲章》這一歷史性的文件作出了貢獻。6月25日,與會五十個國家的一百五十三名代表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並於次日在舊金山退伍軍人紀念堂舉行簽字儀式。因為中國代表團在發起國中按英文字母順序列於首位,按照大會所商定的程序,中國代表團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中國代表團對簽字非常重視,先按照簽字順序在桌后站立成一個半圓形。簽字時使用的是專門從唐人街訂購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筆、墨、硯等中國文具。中國代表團共有8名代表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首席代表宋子文因故提前回國未參加簽字儀式,而胡適也因在哈佛大學講學未曾參加簽字儀式),代理首席代表顧維鈞第一個簽名,依次是王崇惠、魏道明、吳怡芳、李璜、張君勵、董必武、胡霖,簽字儀式在肅穆的氣氛中進行,簽字儀式共歷時八個小時。董必武以中國代表之一的身份,代表了領導全民抗日的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其領導下的解放區人民,也代表全體的中國人民,庄嚴地用毛筆在《聯合國憲章》上簽上了“董必武”三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字。這是歷史上不同尋常的時刻,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他向世界雄辯地証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民,已經成為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要政治力量。當晚,董必武和中國代表團其他成員一起出席了在舊金山歌劇院舉行的閉幕式,慶祝大會圓滿成功。

《聯合國憲章》簽訂之時,在西方歐洲戰場的德意法西斯雖已滅亡,但在東方,中國作為當時法西斯在亞洲的主戰場,日本法西斯仍在負隅頑抗,中國人民仍然處於抗擊日寇的戰火之中。中國人民深受戰爭的苦難,更渴望盡快徹底擊敗日本法西斯,結束戰爭實現和平。尤其舊金山華僑,他們身處聯合國制憲會議的中心,時刻關注大會的一切動態,期望會議順利完成,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早日到來。舊金山制憲會議順利結束,舊金山華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中國作為此次會議的四個發起國之一,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舊金山華僑由此深切感受到中國的浴血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的貢獻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尊重,感受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舊金山華僑深受鼓舞,因此決定由金星廣播公司將此次會議經過及憲章等編纂成冊以為紀念。這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聯合國會議紀念冊》是由舊金山華僑編纂,於1945年7月出版,封面包布燙金,銅版紙印刷,十分精美,內容豐富全面,其中包括:聯合國發起國領導人和代表照片、聯合國各成員國國旗、《聯合國憲章》中英文版、《國際法院規約》中英文版、中國代表團代表、團員介紹及代表題詞、中國代表團在舊金山會議期間的活動照片、聯合國制憲大會的活動照片等,還詳細記述了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的背景及其要點和舊金山華僑歡迎代表團的盛況。

二、見証董必武爭取華僑力量支持和對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宣傳活動的另兩件重要藏品:董必武坐過的小圓凳和《中國解放區實錄》

董必武赴美參會期間,他廣泛聯系在美國的華僑華人,做了大量海外統戰工作。他利用制憲會議的間隙,深入舊金山華僑居住區與華僑交往,了解僑情,並先后訪問了中華會館、中華學校、東華醫院等地,還在中華學校向全校師生發表了演講。6月3日,董必武與中國代表團部分團員在逸仙公園向孫中山銅像獻花后,出席了舊金山救國總會舉行的華僑群眾宣傳大會,並在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希望海外僑胞與國內同胞一致努力,爭取早日實現我國的民主政治。6月5日,舊金山華僑憲政黨、致公黨舉行演講大會,他們邀請董必武參加。董必武在演講大會上作了《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策》的長篇演講。他在演講中全面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和解放區在抗日戰爭中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民主進步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大量詳實的資料讓海外僑胞深刻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解放區的真實情況。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個小圓凳就是董必武與華人交往座談時所坐過的。它由舊金山一位老華僑保存下來,送給了美國華人歷史學家麥理謙夫婦收藏,后來麥理謙夫婦為了鼓勵同樣在美國為挖掘華人歷史作出努力的原《金山時報》專欄作家招思虹女士,就送給她收藏,最后由招女士捐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圖二 1945年董必武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會議期間與華人交往時坐過的小圓凳

聯合國大會結束后,董必武於7月2日前往紐約,繼續廣泛地接觸紐約華僑,探望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等美國朋友和國際友好人士,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策主張,進一步推動海外僑胞和世界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認知和支持,擴大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新興政治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影響。

7月20日,華美協進會在中國大廈組織學術建國討論會,董必武應邀以《中國問題的關鍵》為題進行演講。與會者多為留學生和政府特派赴美的各種人員,會場爆滿,甚至遲到者隻得站在室外的廊道上。董必武以大量翔實的事實對比了國民黨政府主導的國民大會和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的聯合政府,嚴正指出中國問題的關鍵是國民黨的獨裁和中國政治不民主,宣揚了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奉行的基本政策和在抗戰勝利后的建國主張。同時,還有力回擊了反共頑固分子的挑舋,揭露他們意圖借機污蔑中國共產黨的丑惡嘴臉。11月4日,在紐約關心國內和平的華僑設宴歡送董必武回國之際,董必武又發表演講,指出國民黨政府假借民主之名正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准備發動內戰,空前內戰即將爆發,號召僑胞一致團結起來向美國政府和人民發出呼吁反對內戰。紐約衣館聯合會是日下午即開會決定致電杜魯門總統,請美國政府不要幫助中國內戰。這些報告與演講,由《美洲華僑日報》刊載后,在國際社會廣為流傳,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上的聲望。

為了沖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爭取更多的外國朋友,提高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上的地位,為了幫助更多的國際友好人士和海外僑胞了解、認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取得的光輝戰績和偉大成就,董必武與秘書章漢夫、徐永瑛在美國籌劃並出版了英文版《中國解放區實錄》,發行5000冊,第一次向海外華僑、出席舊金山會議的各國代表、外國記者及國際友好人士,真實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解放區軍民抗擊日寇的成績,以及軍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偉大成就。董必武在《中國解放區實錄》導言中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到第七年(一九四四)為止,外間知道中國解放區的情況仍然是很少的。這部分中國土地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收復的。直到去年,國民黨政府准許了一批新聞記者訪問陝甘寧邊區首府——延安,經過許多新聞記者的努力,才把這地區的真相披露出來,才使人們對中國共產黨在邊區和敵后解放區的政策和措施有了更多的知識和了解。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績亦為人們所共知,因為他們每一個軍人都知道,他們是為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而戰的﹔他們的隊伍是團結統一的,同人民是緊密團結的,同友軍也是團結的﹔他們利用打仗及訓練以后的空閑時間從事生產勞動,以求達到自給自足,克服經濟困難、改善生活狀況並減少人民負擔。邊區每一個人都從事某種生產工作,以達到自給自足。然而最重要的是陝甘寧邊區政府和各解放區的政府,都是真正民主的。共產黨曾經並繼續盡力同一切抗日的黨派、階級和個人合作。最后,董必武大聲疾呼:同盟國的人民給予中國的物質和道義支援,是始終為中國人民所感激的。因此,他們懇切地希望他們的朋友和同盟者,對於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以這麼少的武力抗擊我們的共同敵人,又作出這麼大貢獻的中國民主解放區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的真相,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中國解放區實錄》全書分七部分,3萬多字。《中國解放區實錄》的出版發行,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國際友好人士及華僑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國共產黨。正如美籍華人鄺治中在《紐約唐人街》一書中寫道:“后來在考慮中國在戰后世界中的前途時,華人中間幾乎沒有人認為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繼續下去會有什麼好處。”不久,舊金山華僑又將此英文版本整理成中文版本,由舊金山合作出版社出版發行。

圖三 舊金山合作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著作《中國解放區實錄》(中文版)

董必武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赴美出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聯合國制憲會議,並庄重地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這在中國是空前的,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登上重大國際政治舞台,成為中共開展獨立外交的重要開端。董必武赴美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人第一次以公開身份在美國活動。因此除參加會議以外,他還盡可能多地接觸華僑華人和各國友好人士,做了大量海外統一戰線工作。他不像國民黨代表那樣高高在上,隻與華僑上層人物交往,而是在唐人街多次深入華僑街區廣泛走訪像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等在美謀生的普通華僑組織,勉勵鼓舞他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給海外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必武與同行的共產黨人,在赴美參加聯合國制憲大會期間,抓緊機會,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和主張,廣泛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解放區軍民的抗日成績和在教育、經濟、文化、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的偉大成就。他們的工作推動了美國人民、海外僑胞和世界人民了解中國共產黨了解解放區,在中國共產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藏品部館員)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