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機關黨建>>動態消息
青年干部微黨課——青春應有的姿態
2021年07月21日10:28  來源:中國僑聯

編者按:6月8日上午,中國僑聯舉辦“僑心向黨 同心筑夢”中國僑聯青年干部黨課比賽,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出席活動並講話。12名來自機關各部門、各直屬企事業單位的參賽選手結合僑聯工作實際分享了個人體會和思考,匯報了僑聯青年干部學習黨史的階段性成果,展現了僑聯青年干部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現將各位選手的黨課作品發布如下。

青春應有的姿態

中國僑聯聯誼聯絡部 盧琳琳

青年朋友們,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但什麼是青春應有的姿態?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聚焦幾個鏡頭,去探尋青春的真諦。

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宣示了“為人類幸福而獻身”的價值追求。

1848年,30歲的馬克思和28歲的恩格斯聯合發表《共產黨宣言》,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導和行動綱領。

我在這裡找到了青春的足跡,她是不被現實牢籠所束縛、敢為人先的拓荒者,她是懷揣崇高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追夢人!

1887年,17歲的列寧投身革命,他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推動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開展工人階級革命,逐漸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1917年他領導俄國十月革命,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我在這裡聞到了青春的氣息,她是不畏艱難困苦、把理想變為現實的實干家,她是在現實中汲取養分、斗志昂揚的踐行者!

1915年,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新青年》雜志發刊詞《敬告青年》一文開宗明義:“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對於推動思想解放和中華民族覺醒,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這裡我找到了青春的步履,她是創新之思想、敏銳之直覺、活潑之生命的領跑者和代言人!

1919年,中華民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懸崖邊,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憤怒於喪權辱國、彷徨於山河破碎、苦悶於報國無門的愛國青年們,挺身而出,帶動全國民眾奮起抗爭,奏響了一曲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壯歌。

我在這裡觸摸到了青春的脈搏,她是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先鋒隊和排頭兵!

1921年,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內坐著十二位共產黨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僅有28歲,這支年輕的隊伍在秘密的進行會議,一個偉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艘紅船”將帶領中國從苦難走向光明,紅船的羅盤始終對准著太陽升起的地方。

我在這裡聽到了青春的話語,她是帶領中國人民沖破迷霧,宣告遠航的領航船和總舵手!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經過長途跋涉、浴血奮戰,來到陝北蘇區,他們當中軍級干部的平均年齡是28歲,師級干部25歲,士兵22歲,而領導這支年輕隊伍的政黨隻有14歲。

這裡像磁石一樣吸引來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然后他們又穿著軍裝,燃燒著熱情,投身到各個方向去。

我在這裡目睹了青春的臉頰,她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不曾熄滅的長明之星!

1939年,3200名風華正茂的南洋華僑子弟,放棄優越的生活回到祖國,加入了一支特殊的部隊,成為汽車司機和修理技工。他們通過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搶運了50萬噸物資,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在這裡領略到了青春的股肱,她是無論身居何處,隻要祖國和人民需要,吾輩將排山倒海、義無反顧,把滿腔的熱血和錚錚的鐵骨,撒向我們熱愛的那塊熱土!

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征程中,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的真諦。

1969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主動申請到陝北高原插隊,在梁家河大隊一干就是7年。這7年間,他跟鄉親們打成一片,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

22歲離開黃土地時,他立下堅定的人生目標——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我在這裡品嘗到了青春的味道,他是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散發出的縷縷芬芳,是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緊捆綁,流露出的清甜甘爽。

2015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的劉明偵,擁有在國外獨佔鰲頭的成績,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她卻毅然做出決定——回國。她說:“我們生在大好的時代,享受了豐厚的社會資源,我們對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和責任的。”

走出了戰火硝煙,風雨漂泊,在和平偉大的新時代,青春的真諦依然沒有改變。

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建功立業的人生機遇,更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乘著新時代的春風,在祖國的萬裡長空放飛夢想,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奮斗中夢想成真!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