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七一勛章”獲得者、著名歸國胸外科專家辛育齡:願做無影燈下的“不老鬆”
2021年07月19日15:13  來源:中國僑聯

7月15日晚播出的《新聞聯播》節目報道了“七一勛章”獲得者、著名歸國胸外科專家辛育齡。

辛育齡曾與白求恩並肩戰斗,並受其影響投身醫學事業。1951年,他作為公派留學生,前往蘇聯醫學院學習胸外科技術,1956年學成歸國后,長期致力於我國胸外科創建和發展,是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在胸外科領域多個方面取得“從0到1”的突破,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他是四位榮獲“七一勛章”的僑界功勛黨員之一,其余三位是僑界老黨員、“中國僑界杰出人物”提名獎獲得者瞿獨伊,中國僑聯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全國僑界十杰”吳天一,美國歸僑、兩院院士陸元九。今天,我們一起來講述辛育齡的故事。

“做白求恩式好大夫”

“離陣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些傷員!”

這是白求恩對18歲的辛育齡說的話,他踐行了一輩子,而辛育齡在他的影響下走上了行醫之路,也將這句話作為一生的座右銘。

1921年,辛育齡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1937年,年僅16歲的他投筆從戎,加入冀中人民自衛軍,1938年正式參加八路軍,成為冀中軍區的衛生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被派往白求恩醫療隊擔任司藥。

戰斗中,白求恩常常不顧個人安危,帶領手術隊奔赴前沿陣地,在炮火連天的環境下鎮定自若地把手術做完。同志們勸他,他卻說,距陣地愈近,愈能多救些傷員。在著名的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將手術室設在前沿陣地上,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1939年5月,白求恩醫生給傷員做手術,辛育齡在現場負責傷員分類工作

白求恩超人的膽量、精湛的技術,以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年輕的辛育齡。

“救死扶傷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如果將來能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樣的醫生,挺好的。”辛育齡想。就這樣,他走上了行醫之路。1939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同年11月,白求恩光榮犧牲,雖然隻共事了幾個月,但白求恩精神影響了辛育齡一生。2012年,醫生馬千裡留學回來,在住院部看到辛育齡,進屋探望,辛育齡很親熱地拉著他的手。馬千裡拿了自己的手術服,想讓辛育齡留幾個字,辛育齡認認真真地寫下“馬千裡,做白求恩式好大夫”的期許。

從0到1的突破

1951年,辛育齡作為新中國首批公派留學生,前往蘇聯醫學院學習胸外科技術,1956年獲得醫學副博士學位,掌握了當時國內尚屬空白的胸外科技術。

辛育齡在蘇聯醫科院論文答辯會上宣讀論文

回國后的辛育齡主動申請分配到位於北京通州的中央結核病研究所(后更名為北京結核病研究所),組建胸外科。

那時,我國絕大部分省市尚未建立胸外科。為了在全國推廣胸外科技術,惠及更多的患者,辛育齡牽頭在所裡舉辦為期一年的胸外科醫師培訓班,每期20名。

從1958年到1980年,辛育齡為我國培養了300余名胸外科技術骨干,指導40余家醫院建立胸外科。在他的推動下,我國的胸外科建立了醫、教、研合一的體系。

辛育齡注重鑽研和創新,實現了很多從0到1的突破。

曾經,結核病在我國十分猖獗。辛育齡經過摸索,創新出雙腔插管麻醉下施行肺切除手術,治療200多例無一例出現意外,為胸腔外科擴大適應症和保障手術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

上世紀70年代,藥物麻醉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辛育齡開展針灸理論研究並開創了針刺麻醉下的開胸手術。1970年6月,辛育齡主刀並運用一根針,針刺“三陽絡”穴行肺切除手術獲得成功,震驚了國內外。1972年2月,尼克鬆訪華時,專程到手術現場參觀。

尼克鬆訪華團參觀針麻肺切除手術,葉劍英元帥、黑格將軍現場觀看辛育齡手術。

器官移植是醫學領域中的尖端技術。1979年,辛育齡在多年動物實驗的基礎上,成功實施我國首例人體肺移植手術,奠定我國在世界肺移植領域的領先地位。

他創造性地開創電化學療法治療晚期肺癌和血管瘤,這種療法創傷小、副作用小,推動了現今放療技術和消融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病人讓我們把胸腔打開,是何等的信任”

辛育齡常說:“病人對我們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麼會讓我們把他的胸腔打開呢?”在患者眼中,辛育齡不僅是一位醫學專家,更是一位慈祥的長者。

每一次手術,辛育齡總會把手套洗一下,讓手套觸感更滑,開胸后,動作也極其輕柔,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因為他認為,病人雖然在全麻狀態,但是要像病人清醒時一樣對待他。

辛育齡做肺腫瘤切除術

有一次,他為搶救一名在手術中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患兒,彎腰俯身,趴在床邊持續為患兒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孩子救回來了,70多歲的辛育齡卻累得腰都直不起來,經過一周的理療才恢復過來。

為了減輕病人的負擔,他長期堅持出診隻設普通專家號,而不設特需專家號。遇到經濟困難的病人,他不僅千方百計節約費用,還會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病人。救治危重病人,他可以在手術室堅守七八個小時,術后徹夜不眠,親自守護。對於那些病情復雜又做過多次手術失敗的病人,他敢於承擔風險,盡量救治。

“非典”期間,辛育齡所在的醫院被征用為非典定點收治醫院。80多歲的辛育齡給每一個重症患者會診、確定治療方案。2008年汶川地震,辛育齡捐出2萬元黨費,理由隻有四個字:“人民有難”。

他開創的電化學療法,有國際專利權,多家公司要跟他合作,他卻拒絕了商業利益,舉辦上百次技術培訓班,將技術推廣向全國,上萬名腫瘤患者受益。

無影燈下的“不老鬆”

辛育齡曾以詩詠志:“救死扶傷平生願,人生價值是奉獻。”身邊人都知道,辛育齡唯一的愛好是工作。年過八旬之后,他仍堅持每周出門診,並參加科室查房。

他說:“病人是我們學習的源泉。醫生為病人服務,也從服務中學習。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看病是我最大的樂趣。”

直到90多歲,辛育齡辦公室的燈光仍然每晚亮起。自從成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齡從未放下過手術刀。他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棵無影燈下的‘不老鬆’。”

他在手術台上堅守了數十年,將手術台當作“前沿陣地”,盡己所能地診治患者。一根針、一把刀、一支筆,他用行動詮釋著白求恩精神,也將這種精神,言傳身教給了下一代的年輕醫者。

辛育齡在指導博士生的實驗工作。圖/光明日報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